改革开放的初期,如同一年的初春;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新奇,仿佛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公社饭店开始营业,去饭店吃饭进门先要买饭牌。(就是一厘米宽三厘米长,上边用红漆写着“炒饼”“混沌”“面条”的竹板)然后拿饭牌去厨房窗口领饭。可想而知有多麻烦!人家国营饭店就是牛,你爱吃不吃!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那时候我们还没有上小学,经常在外边跑累了,去饭店后厨转一圈。后厨煮肉的叔叔、婶子就用铁钩子在锅里挑一块肉或者一截肥肠分给我们,我们双手攥着肉一边走一边往外跑....那个年代吃肉的机会不算太多,尤其是肥肠那种特殊的味道一直诱惑着我一直到现在。二十年多年前韩晓有《我想去桂林》里唱: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总是没时间!我们也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想吃却吃不上,可是等我们可以随时吃的时候,身体却不允许了。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后来上了小学,农村的经济条件有了显著进步。老家附近养大牲口的多了,所以我爸他们兽医站又开始兼管辖区内肉制品的检验检疫,见到质量比较好的马肉或者驴肉的时候,也会给家里买点。起初接触这种肉,那种很浓烈的草味儿,让我接受不了。冬天的早晨,奶奶做的大白菜炖驴肉或马板肠的香味总是让我难以忘怀。后来,驴肉火烧大行其道的时候,我感觉这些驴肉味道好像缺了点啥。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工作以后,去西安出差。看见路边的小店挂着大招牌“葫芦头”,感觉很诧异,走进去的时候一股奇异的味道,简直让我沉醉其中。那个时候,只知道好吃,很快满足了口腹之欲。后来才知道,西安的“泡馍”分有很多种,“葫芦头泡馍”是其中之一,是西安著名的小吃。有两个传说由来已久,一说是由唐代孙思选的药葫芦里的配料烹制面成。孙思邈是唐代名医,不仅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还有一本重要的食疗书《千金食治》,后被尊为药王,现在耀县的药王庙供奉的就是他。相传他当时在长安吃专卖猪肚、猪肠的“杂糕“时,发现肠子腥味很重,于是将自已芦头留下,属店主用药葫芦里的香料烹制,即可除去腥味,故名。另一种说法是,葫芦头源于宋代市食的 '煎白肠'。当时长安有两家'杂糕摊',其中何乐义经营的以猪大肠为主的杂糕摊驰名长安,因为猪大肠膘脂较厚,形状似葫芦,故名。后者的可信度较高。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在西安,葫芦头泡摸远不如牛羊肉泡普遍。“春发生”专营葫芦头老店。这家烹制的葫芦头的确没有异味。但制作的手续非常繁复。除清洗外,还经过培烤,小火翻煮四个小时后,再晾干水分,更与猪骨猪肉合煮三小时始成。至此,浓而白似牛乳,大肠香软可口。葫芦头泡馍即将掰碎的馍块置于碗中,将滚开的料汤浇在馍块上,再用手勺扣住馍块,将碗里的汤沥入锅中,如此反复三五次,以馍浸透为止然后撒一把香菜末。吃法跟北京的卤煮火烧类似,但味道又别具一格!
走过贫穷的人们,习惯里被写进忧患意识,讲究储存、不浪费、细水长流。而每个时代的“吃主儿”也有同样的意识,讲究不糟践东西。如同,这些下水。在那个不富裕的年代里,勤劳的人们却用自己的智慧让这些不受欢迎的东西,变身成我们这代人特殊的回忆,被写进味觉基因。
奶奶作为一个会吃能做的饭店老板娘,历经风云变幻几十年,任何食材在她手里都会化腐朽变神奇。回忆起儿时给我做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吃,现在的生活中几乎找不见一丝痕迹。民间那些失传的技艺,也许永远消失在离开的时光里。
在空荡荡的味觉空间里,只留下我们苍白的慨叹!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 人间烟火-牵肠挂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