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3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也不求舒适。
看到这个解释的时候,最初更多的是不理解。什么叫做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也不要求舒适?
越想越觉得有些奇怪,从字面上理解的话,意思成为君子首先就要找虐吗?
我需要冷静!
我们应该要做一个好学之人,把心思重点放在学习和成长上。
这样一说,我能理解了些,把浑身的尖刺顺了顺,没有一开始“凭什么”的炸毛感了。
先结合一下自己最近的状态,因为想要日更,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写字、输出内容上。不论写的好坏,因为心思放在这里,所以我少了许多的时间去思考别的问题。比如我吃什么?再比如我要不要买些什么?我更愿意花时间在手机上打字,其他生活上的琐事,方便且能节约时间就好。
这样来看,孔老师说的太对了。
把时间放在自己更在意的事情上
至少我确实是这样,我想我像君子那样,把精力放在一处时,另一处必然少了很多精力。
我开始更在意时间的流逝,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吃喝上,工作时,我不在意要吃多精美的食物,我觉得只要能吃饱,并且节约时间就好,均衡是附带的标准。
今天早上写日更50天的纪念文字,花了快三个小时,虽然不快,但有满足感。我愿意支出这些时间在写字上。当然我也总结,我可以更快速写更多。
别人认为的就是我想要的吗?
另一个点,别人认为的就是你一定要做到的嘛?好像并不是。只有自己认为怎么舒适,我们才算过得舒适。
不管是“饱”还是“安”。都应该由自己评判,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别的什么人知道你穿的鞋子是不是合脚呢?
我“饱”我知道,我舒不舒服,以什么样的标准生活才满意,别人说了都不算的。
不得不提到“知足常乐”这个词。
很有意思的,现在的社会的价值观总在说金钱可以用来衡量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客观的说,我非常认同。金钱门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筛选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但,物质基础已经很不错的现在,也请抽出一点时间好好想想,我们对金钱的欲望被各种信息偷偷摸摸的放大了多少倍?
“知足”也不是说有口干净的饭吃就好,对吧?
精力放在哪里,哪里就是想要的“饱”和“安”
“饱”“安”也是一样,首先是有自己的标准,而后才是精力放在哪里的问题。
我们肯定不能否认这一点,太多的优秀而伟大的创作者把精力放在研究学习和成长上,比如各行各业研究者、科学家。
他们的伟大和优秀,不就是因为精力放在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上吗?这些优秀的人不是不“饱”也不是不“安”,只是他们不在意生活上的“饱”和“安”。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精神上满足自己,把精神喂“饱”,让心有所“安”。
在生活上,适合自己,自己觉得满意就好。
所谓君子,应该是生活上自己觉得满足的一种状态。其他方面,主要在于要喂饱自己的心与灵,着重点在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上。
至于生活上别人怎么看,并不会影响君子们。
这样理解,感觉内心又充盈了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