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跟同事去拜访一位客户,见面寒暄几句后,开始介绍公司、业务、产品,不知道当时是什么缘故,记忆深刻的是,我们坐在客户对面,介绍了近半个小时,中间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互动,这个单子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沟通过程我无法控制,但我明确地知道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有问题的。
我们toB/toG类产品小伙伴,有很多人会被安排去见客户,可能进行产品宣讲,可能进行意向了解,比较多的是进行需求收集,这个环节沟通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得到的东西会影响后续产品方向。在这方面,我个人主要遵循的流程及原则主要如下:
(一)要打有准备的仗,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句话,但实际上很少人能知行合一,而且,见客户前到底要怎么准备呢?我个人通常是这么做的:
1. 了解项目背景、涉及的内外干系人和决策链、进度前情及当前状态等
2. 确定此次沟通需要达到的目标
3. 围绕沟通目标,通过官网、公开及内部资料尽可能地对方了解业务
4. 围绕目标制定问题清单,针对沟通顺畅和不顺畅准备要有不同的准备
5.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针对要沟通内容准备解决方案或者原型,辅助沟通
6. 最好将公司的产品、宣传材料准备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准备环节非常重要,准备充足见客户,会显得我们很有经验,也更能获取客户的信任。
(二)围绕6W2H分析法,多维度信息收集
除了进行产品或者方案宣讲,一般情况下,我们这个角色去客户那里就是为了获取信息的,我个人建议以6W2H为核心方法进行信息收集,谁、因为什么、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或地点、想做什么下、想怎么做、建设规模或者预算如何等,无论是大场景还是小场景,都按照这个思路去进行提问和信息整理……如果再能了解客户意向、决策链,那就很完美了。
(三)倾听要多于表达,要让客户多说话
文章开头是个反例,好的沟通一定要有与客户的互动,一般建议:提问、倾听、反馈/确认,以这样的路径操作,同时要学会提问,用好的问题引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并且能让客户多表达。
另外,需求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学会从多个纬度的问题来确认一个内容,例如:这个环节一般是谁来操作?是除了这个角色之外其他人没有权限操作对么?这个角色有AB角色么?始终通过正面问、反面问、补充问,确认环节角色的唯一性。
(四)客户不尽相同,沟通要因人制宜
沟通就是为了信息尽量对称,经验丰富的人肯定都知道,客户由于性格、能力和岗位等不同,往往会造成人为或者非人为的信息不对称,下面说几个我想到的典型:
1. 从来没总结思考过的客户,你要直接问他的想法,肯定得不到答案,这时就要我们有想法,拿我们的想法跟对方多碰几次,引出真实业务信息。
2. 有过初步了解、还拿不定主意的客户,最好能拿到行业案例或竞对给他分析和介绍我们自己的优劣,让他从中选择,从而帮助我们了解真实业务信息。
3. 非常有主意的客户,他会让你严格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执行,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快分析风险、暴露风险,出现分歧时,要让项目从更高层面干预,最好的结果是既能满足客户的诉求、也能最大化的符合公司的利益诉求。
4. 领导层,少说废话、多说成效,先说成果、价值,再说业务和软件本身。
另,沟通时要特别留意的是,很多客户会有意或者无意地藏需求,比如他不想沟通需求时间太长、或者他不想暴露矛盾、或者是他不想承担责任等等,总之不能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五) 沟通内容和待办的确认,沟通总结及时上报
每次沟通结束,我基本会做两件事:
1. 跟客户确认本次沟通内容和待办事项,以及下一次沟通的时间、内容、材料以及客户希望达到的目标
2. 沟通过程中我会进行记录,结束后会进行总结,并且及时报告给内部领导、项目经理等
最后,说说人性的事情。
做需求分析和产品经理的头几年,我一直存在见客户紧张的情况,虽然我不断改善,但是面对资历比较深的客户,还存在不自信。后来我请教了一个做销售的同学,问她是如何应对哪些一眼能将人看透的客户,她说:你可以把他们都看成小狗小猫!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这个同学的方法真的让我能捧腹大笑三天,不过深层解读下来其实就是:不要把客户看的太高大上,客户也是“动物”,客户也有自己的软肋,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仅仅是个爸爸妈妈,也在打工、甚至薪酬没有你高,还有可能实他比你还社恐?!
后来我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发现基本都是要么自己太想把事情做好,要么是想把自己或者产品包装得过于完美,首先这根本就是妄想,从来没有东西是完美无缺的;其次根本不需要,适当的粉饰会锦上添花,但过分完美反而显得太假了!最后作为一个“小喽喽”,你如果能引领客户最好,不能的话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过分想象夸大自己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