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大唐华服(二)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大唐华服(二)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3-13 10:00 被阅读0次
大唐华服

《旧唐书●舆服制》中的服饰制度

本文以《旧唐书·舆服志》为依本,分析唐朝服饰制度对前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壹、隋朝始复旧仪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与纷争,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天下再次形成统一。政权分裂使得政治制度无法无章,在上一篇的阐述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为争夺正统性地位,往往标新立异,服饰制度也是杂乱各异。隋朝在北周的基础上建立,北周起于鲜卑,本民族的特质无论如何不可能完全消除,因此 “且后魏已来,制度咸阙。天兴之岁,草创缮修,所造车服,多参胡制。”  “后魏、北齐,舆服奇诡,至隋氏一统,始复旧仪。”

隋高祖杨坚获取统治权后,便下令更改北周服制,依据五德终始说,确定隋尚火(赤)色,并且着手对最须符合礼制的祭服加以详议。

1、服制中服饰种类的整合

 但是,长期以来的混乱造成经学的正统性论证非常困难,隋文帝和隋炀帝都积极推进对古礼经学的整理和恢复,力图能制定符合华夏正统的仪礼规范。我们从《通典》中可以看出,隋朝在拟定服制的时候并不依据周制的服制,而是兼收并蓄,加以判别之后构建出来的。隋朝在取舍冠式上,综合了周制、汉制及南朝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冠式种类,同时在形制上,隋朝也加以明确和创新。

2、隋朝服制中的服饰形制创新

隋朝在服制制度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强化了服饰的功能性表征,一方面对各类服饰的形制加以详定,《隋书·舆服志》比前朝的记述也更为完整 和详细,借助于细节的描述,对冠旒(流)、章纹及配饰等进行了创新性的处理, 比如衮冕使用九章,且将宗彝、黼黻(抚扶)章纹重复;另一方面,将服饰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和常服,细化了功能,既保持了仪礼,又注重实用,这种分类方法被后世一直沿用下来。

贰、唐朝服制大成 

1、唐朝服制改革

第一次是武德七年(624年):高祖颁布《衣服令》,称武德令。 

第二次是显庆元年(656年):高宗纳大臣谏,鷩(必)冕以下不用,但制度条文并没有改变。

第三次是开元十一年(723年):玄宗废除大裘冕,只用衮冕和通天冠。

服制改制在隋唐一直进行,一方面尊古明正,显示王道;另 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实治理的需要,充分考虑服饰制度执行的可行性。后一点充分体现隋唐之后服饰制度与君主治国策略愈加紧密 ,神秘性元素弱化,实用性增强。

(1)承周制,恢复六冕,以表华夏正统

隋朝在隋炀帝时期有恢复周礼六冕,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只有衮冕。唐朝建立之后,确定以《周礼》为据。

《旧唐书·舆服志》指出:“东京帝王,博雅好古,明帝始令儒者考《曲台》之说,依《周官》五辂六冕之文,山龙藻火之数,创为法服。虽有制作,竟寝不行。舆驾乘金根而已。服则衮冕,冠则通天。其后所御,多从袍服。事具前志。而裘冕之服,历代不行。”

《旧唐书》记载:“天子之服,有大裘冕、衮冕、鷩冕、毳(翠)冕、絺(吃)冕、玄冕、通天冠、缁(兹)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仄) 、白纱帽、平巾帻、白帢(恰),凡十二等。”这里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正是周制中的六冕。

(2)常服进入舆服制,服饰功能性细化

唐朝服制除了在正统性上力推其承继周礼的政治倾向,同时对前朝各代的服制加以整理,兼收并蓄,尤其是对隋朝中服饰种类的分类方法加以肯定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对其穿着的功能性进行了细化,更加符合着装场合和状态的需求,使得服饰制度在朝廷日常中能够加以显现。

唐朝源于北方政权,善习骑马,因此在日常着装方面力求舒适实用,便于行事,对于汉制中过于拘束的服饰自然不太习惯。因此唐太宗制翼善冠,很多场合都以常服行事。

常服纳入服饰制度,至少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使服饰制度更趋严密,并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二是由于常服的各种规定渐趋严整,使得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的常服逐步取代了朝服公服的地位。自太宗贞观以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朔望常朝,亦用常服”。唐文宗在元正朝会时,“常服御宣政殿 ”,接受百官朝贺。这就使得舆服制中的礼服规定常常备而不用。

(3)黄色专属与强化皇家权威

唐以前,北齐臣子服朱紫玄黄,各任所好,天子则是绯袍。隋朝天子和臣子都穿黄袍,基本一样,唐朝,黄色成为天子专属,体现了皇帝独尊的政治意识。直接用黄色把君臣的界限清清楚楚地划开了,而且一划就是一千多年,此后各朝都以黄色为天子专属了。

《旧唐书·舆服志》

“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

“龙朔二年,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旧令六品、七品着绿,八品、九品着青,深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请改八品、九品着碧。朝参之处,听兼服黄。"从之。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

(4)皇后服饰的改革

皇后服饰较前朝有减损,但形制应多遵古制,只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图片资料,这三种服饰的具体形制目前尚有争议。

《旧唐书·舆服志》:

袆(灰)衣: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灰迪)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蔽膝,…大带,…青袜、舃(细)。白玉双珮,玄组双大绶。 

菊衣:用黄罗做成,蔽膝、大带及衣革带、舃与衣同色。其他与袆衣相同,只是没有翟纹。亲蚕礼的时候穿着。

钿钗礼衣:头戴十二钿,无翟纹的大袖连裳,通用杂色;素纱中单、蔽 膝、大带、革带、履。宴见宾客的时候穿着。

相关文章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清代服饰 朝冠:冬夏两式、冬天所带之冠称之为暖帽,夏天则为凉帽。 冬朝冠形制:薰貂、黑貂、为其时。檐上仰,上...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 清代服饰 朝服:有冬夏两式,形制采上衣下裳之制。冬朝服有两式,均用明黄色。祭祀圆丘、祁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

  • 中国历代服饰赏析

    第十章 清代服饰 帝后 皇族女眷:皇后、皇太后、贵妃、妃、嫔;皇子、亲王、郡王的福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

  • 巍巍华夏,着我华裳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服,汉族的传统服饰,当华服穿在身上时,体现的不仅是服饰的华美、颜色...

  • “华服小当家”服饰传承课堂走进长沙市传统名校——大同小学

    华服简报 为了让“华服小当家”服饰传承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更加精彩、成熟,也为了吸取更多的授课经验,完善华服的...

  • “华服小当家”的亲子时光|不一样的亲子体验,陪孩子一起长大吧

    10月20日,“华服小当家”少儿美术----AR服饰创客亲子体验课程在龙岗天安数码城开展,此次活动由“华服小当家”...

  • 生活的华服

    生活的华服 我小心的拾起一地鸡毛, 认真的片片粘在生活的华服饰上, 美丽的华服熠熠生光, 穿在身上四处游荡,...

  • 北京如烟汉服同袍社,期待各位同袍加入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衣冠服饰,直接成为“华夏”定义的组成部分。作为衣冠古国,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服饰,一...

  • 2018-04-21

    【今日·首届中国华服日】 华服也被称为汉服,是汉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

  • 宋朝女子服饰图鉴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似唐朝女子服饰的贵气飘逸,提起宋制女子服饰,或许我们想到的是婉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历代服饰赏析---大唐华服(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xd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