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大公司招人,一般会在末尾加上一条:有经验者优先。也就是说,到了一定层面,经验等同于学历,甚至比学历更加有用。这让很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其实,这不是绝对的。
在我国古代,就有没有带兵经验的面试者,被一个不会打仗的HR,一眼相中,并携手创造大汉皇朝!
这个人叫韩信。
他的伯乐是萧何。
韩信未发迹前的人生,各种被嫌弃,胆小怕事胯下受辱,这样一个污点满格的家伙,想必换成是谁,都不会重用吧?
但是不然,韩信带上大宝剑走上起义的道路后,受到的待遇,比普通人好得多!
众所周知,韩信先是在项羽手底下谋生存,项羽待他不薄,给了他一个郎中的职位,相当于作战参谋,只需中规中矩,等项羽夺得天下,至少会封侯。
后来韩信跑到项羽的对手刘邦那儿去。
刘邦直接让一个外来和尚管粮饷,这可是个肥缺,多少人梦寐以求,可韩信,却依旧瞧不上,所以趁夜跑了。
为什么?专业不对口呗!
韩信的理想就是带兵打仗,而不是给别人出谋划策,这才是他离开项羽的根本原因;至于刘邦那儿,同样如此。
但刘邦却让他独当一面了。
韩信管理粮饷那段时间,萧何不放心,曾去盘问,韩信对答如流,有多少堆、一堆多少袋、一袋多少斤、一斤大概多少粒、大军一天用多少、能用多少天……
正是基于此,让不曾打仗的萧何,认定韩信他娘的就是个人才,如果把这一套用到排兵布阵,威力不堪设想!
况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韩信在项羽身边待过!以韩信的性子,估摸着已经把项羽的用兵方法,全都熟记在心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萧何作为刘邦背后的男人,怎会判断不出韩信的重要性?因此,萧何月下追韩信。这跟当下的商战是一个道理,忒把对手的人才挖过来。
最后,也是萧何的无奈!
当时正值刘邦的低谷期,‘先入关中者王之’的口头约定被项羽无视,还差点一命呜呼,只好听从安排,灰溜溜去往汉中。
路途过半,就有数十位将领逃亡。所以这时候需要一支强心剂!而从项羽那边投诚过来的韩信,成了最佳人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