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审计人员,都有一句口头禅“XX说……”。我在刚开始做审计的前几年里,也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现在我偶尔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把这个,归为我们审计人员常犯的误区之一。
为什么说这是审计人员的误区呢?
我们之所以常说“XX说……”,是因为我们把XX说的内容作为审计证据,甚至是审计结论。这种从谈话获取的口头说明或者答复,在专业上称为“口头证据”。就证明力来说,口头证据在所有审计证据中是最弱的。
一方面,口头证据,容易造成争议。审计人员可能会对口头证据存在误解或记忆错误;谈话者也容易改口,口头证据难以落实。
另一方面,口头证据缺乏客观性。口头证据通常会带有个人的观点、感情、倾向性等,因此这类证据可靠性较差,证明力较小,
常见的口头证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正面的口头证据。谈话者可能有意隐瞒实情或美化自己,而做一些正面的口头说明。最常见的情况是,你问业务部门他们平时是如何管理业务的,他们通常告诉你,他们管理最为规范的情况,而大多数业务其实是没有做到那么规范的。
二、负面的口头证据。谈话者可能基于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做出一些片面的、主观的判断。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某部门对其他部门的评价上。
既然我们说口头是审计人员容易陷入的误区,我们也知道了口头证据的两个表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对待口头证据呢?
首先,不要相信他说的,要看他做的。谈话者给我们提供信息时,我们不要盲目相信,而是要看谈话者或被谈论对象具体做了什么,是不是与谈话者描述一致。
其次,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审计报告的结论。假装自己是个局外人,拿到这个审计报告,针对报告中的每一个结论,问一下这个结论怎么得出来的,有什么依据?有哪些案例支撑?这样多做几次,就会避免陷入误区。
最后,重视口头证据的作用。虽然,口头证据不那么可靠,但是它可以给审计人员提供口头证据有时可以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便于取得更为可靠的审计证据,提高审计的效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佐证作用。
综上,审计是一个严谨的职业,审计证据应该用事实来说话,希望大家在审计的道路上,能够有更多判断, 避免人云亦云,陷入别人的“口头陷阱”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