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北大学感悟三下乡 青春筑梦行摄影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作者: 鹿里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0:27 被阅读0次

    “本文参加#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就像许多人儿时的记忆,在满天繁星的夏日里乘凉时,听着奶奶讲着那些代代相传的生动传神的民间故事;有搬个小板凳屁颠颠地跟着爷爷去村口欣赏自己一点都不懂的戏曲;也有自己和小伙伴一起玩过家家,可能是有点向往长大的感觉,一般都会扮演父母的角色;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童年记忆······ 在这么多童年记忆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戏。说实话,我不爱看戏,主要是觉得情节发展太慢,几个人物在戏台上绕来绕去,“咿咿呀呀……”唱上好一阵子,不像电影上那些个轰轰烈烈的场面,有些假气。

    但是小时候,我爱往戏场子里钻。那时候十里八村的人,听说哪个村子唱戏,都要到唱戏的那个村看戏。并且唱戏那个村的每家每户都要主动去把附近村的亲戚请来看戏,一块热闹几天,一起分享这难得的文化娱乐。那时候全村上下弥漫着节日气氛,家家户户其乐融融一片祥和景象。就连平时很凶的家狗也变得格外温顺听话,跟在主人的身后摇着尾巴友好地望着邻村来看戏的人们。因为十里八乡的人,听说哪个村子唱戏,闻着味儿似的聚拢过来,一派热闹景象。特别是卖零食的小贩,哪能放过这样的商机,我就是冲着那些小贩去的。虽然小时候一点都不懂,但也会像大人们一样有哭有笑,可能在那种氛围之下被感染了吧。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作为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源泉,在普通百姓的血液中流淌,这种民族记忆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现实是它还是以你想象不到的速度消失。唱戏的原因无外乎三种:为家里的老人祝寿,祭祀已故的亲人,或者村子里的干部自发组织,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那个年代,唱戏没有只唱一天的,少则三天,多则一周,于是有些小贩干脆垒起锅台,把“饭店”开到了戏场子里。人们看完戏,也不回家,随手买些吃食填填肚子了事,因为他们怕耽误看下午场或者晚场。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有了电视以后,村子里唱戏的次数逐渐减少了。据说,一些民间戏团因为生意清淡,自动解散了不少。倒是电视上的戏曲节目慢慢多了起来,还有专门的擂台赛。那些经典唱段也时不时灌进了我的耳朵,倒觉得蛮好听,对戏曲的兴趣总算有了一些,听得多了,还能哼唱上几句:“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处之中无话不谈……”“我这走过了一洼又一洼,洼洼地里好庄稼……”觉得爷爷之所以爱看戏,应该是对唱腔着迷,并不在乎情节吧!    

      不知道是谁发明了“唱戏机”,现在漫步在大街上的老人,很多都拎着一台,边走边听边唱,惬意得很。

            7月,我们一行人与戏班子同吃同住,下乡体验,睡地铺,吃大锅饭,与每个人真实地聊天,体会他们生存状况的艰辛恶劣,很有冲击感。年轻的戏曲演员还能坚持多久?他们又在靠什么坚守?戏曲表演这种传统艺术身上背负的东西与它面对的现实反差太大,为什么戏曲传承必须把手伸向国家,而不能完全走向市场?为什么戏曲艺术一边是几百年的精髓,一面是演出一步步走向廉价?为什么如此古老的艺术形式一边免费在演,一边为演员的费用发愁?这与时代的快发展有关,但又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不要再让戏曲人发出这么无奈的声音,不要让戏剧艺术走向继续消失的道路。古老的戏剧传承急需新鲜血液的补给。

    我不知道自己到了爷爷那时的年纪,是否也会成为一个戏迷。我倒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戏迷,在乡村追逐着“草台班子”的身影,在舒缓的剧情里慢慢回味从前的看戏时光,为某个流着鼻涕的孩子分一份吃食……人生一台戏,当转换了角色,应该会更加珍惜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伟大的艺术往往散落于民间之戏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h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