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痹证
痹者,闭也。痹证是指同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致使营卫失调,气血经络滞涩不通,发生肢体疼痛、麻木不仁,以及脏腑功能障碍的一类病证。高士宗所谓“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痹证的病因有两条途径,《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是外因。“阴气者……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情志或饮食不节,损伤脏腑是内因。痹证的病机主要在于营卫失调,《痹论》指出:“营卫之气亦令人痹乎?……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内经》提出的痹证很多,归其大类,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以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为主的痹证。其中以病邪性质而分,有风、寒、湿、热痹,《痹论》云:“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行痹以风邪为主,是以肢体疼痛游走无定为特点。痛痹以寒邪为主,是以肢体疼痛剧烈为特点。着痹以湿邪为主,是以肢体酸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为特点。其中“痹热”一说,提示了热痹形成的机制在于“阳遭阴”,即阳热伤阴。痹证虽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所起,然因邪气各有偏胜,体质各有差异,故有邪从热化而为热痹者,临床并不少见;更有感受湿热之邪而成湿热痹者,临床更为多见。再以肢体部位而分,有五体痹,《痹论》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骨痹以身体沉重为特点,《素问.长刺节论》亦去:“病在骨,骨重不能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脉痹以血脉凝涩不通为特点。筋痹以筋膜拘挛、骨节疼痛为特点,《长刺节论》亦云:“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肌痹以肌肤麻木酸痛为特点,《长刺节论》又载:“病在肌肤,肌肤尽冯,名曰肌痹。”皮痹以皮肤寒冷或麻木、隐疹为特点,《长刺节论》云:“虚邪搏于皮肤之间,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云:“病皮痹,隐疹。”再以全身游走性痹痛而分,又有周痹和众痹。《灵枢.周痹》说:“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及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周痹是由风寒湿邪侵入血脉之中,随着血脉上下流走,但不左右转移,多在一侧上下游走疼痛。《周痹》又说:“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就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众痹表现全身游走性的肌肉、关节疼痛,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互相转移,发作迅速,其发作部位颇为广泛,故称众痹。
第二种,以脏腑病变为主的痹证。《痹论》说: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冯,若沃为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肺痹:表现为咳嗽、烦闷、气喘。
心痹:表现为血脉不通畅,心烦、心下悸动且突然发作气逆而喘,咽干、喛气。
肝痹;表现为夜卧发惊,口渴多饮而小便频数,腹胀满。
肾痹:表现为腹胀,足痿无力,头倾不举。
脾痹:表现为四肢倦怠,咳逆呕吐,胸脘痞满。
肠痹:表现为腹中气胀,饮多尿少而常发泄泻。
膀胱痹:表现为少腹痛,小便短涩,或鼻流清涕。
上述两种痹证,一在形体,一在内脏,形体痹表现以肢体麻木、关节疼痛为主症;脏腑痹则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主要病变,二者相互影响而病症迥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