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散文

作者: 闲香斋林进结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19:47 被阅读167次

                    登庵山记

                          林进结

        春节过后,东山县作协组团到梧龙村参访。在参访了梧龙大庙、古村落群等名胜古迹之后,村支书提议到庵山走走。

          我从未听过庵山的名字,东山有名的山,我大多走过。像大帽山,苏峰山,大肉山,西山岩,牛犊山都有各自的风光引人向往。庵山?的确闻所未闻。听说过梧龙的庙,听说过梧龙的沙,听说过梧龙的海,也听说过梧龙的木麻黄,未曾听说过梧龙有什么有名的山。搜寻一遍,“庵山”二字确未在大脑中储存过,想来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景象吧

          心里这么想,情绪却不敢流露。毕竟主人盛情,我们也需要为梧龙这个文化村点缀点缀,于是调整了心态,随队前往。

        庵山在梧龙村后,是一座小山丘,实在不起眼。古时的梧龙村就依此而建,这小丘也就成了村庄所谓的“后靠山”。既是“后靠山”,那是要讲究风水的。可到了山脚,望了望,杂草很多,似乎有些凌乱,没有看到入山的路。大家随向导从山脚人家的自留地中穿过,才进入山体。村支书解释说,因土地征用还没有谈妥,所以山脚的路还未修好。进山以后,豁然洞开,眼前一大片龙眼荔枝林中开出了一大块空旷地,并向远处高出延伸,形成了一个树洞。地面满是落叶,厚厚的一层,踏上很柔软很是舒服。支书说,这是刚开辟的路。这山原本都是荆棘丛木杂草,村里组织村民一米一米垦出来的,想把它建设成一个乡村公园。他指着路边一大块岩石说,这个地方已经整理好了,夏天,村民可在这里纳凉泡茶。我看他指的地方,一块巨大的岩石十分平整,岩石中间裂开一个缝,一树榕树生长在石缝里,树径巨大,树根粗壮发达,树冠蔓延,覆盖了整块大石头,像一个天然的凉亭,又像一把伞插在大岩石上。更奇的是,大石下面有几块小石块相叠着,紧靠大石头,成了一座天然的石梯,方便人们上下。看了这,心里说,也许真的有值得一登的地方。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不久听得前边的几位女士惊叫连连,我们几个落在后边的赶紧往叫声集合,原来是在惊叫这小丘竟然生长着一株古老的树!听向导讲,这树叫“木丹”,和庵山这地名很有关系。据说庵山这地方原本是有庙的,庙是水浒流寇到此修建的,这颗古老的树便是庙里的和尚种的。看了树的招牌,便知道向导把树硬搭上水浒流寇所言荒谬。不过此树是和尚或尼姑所种我还是能有些赞同,因为周边并没有类似的大树,如果这里曾是大片的古老树林,很难相信现在只剩下这孤零零的一颗。而且地面也没有发现有古树群的遗存。所以这颗树当时应当是种在庭院里的风景树,现在寺庙(亦或是雅人结庵的草堂)湮灭,就只剩下这颗大树任由人们去猜想。想着这树有着这样的底蕴,登山探景的兴趣一下子就浓了起来了。这棵树的大,说真的,的确超乎人们的想象。这树挂着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的牌子,是一级保护的白桂木,树龄已达五百五十年,与村落始建的时间接近。向导拿皮尺丈量一下,树的胸径达三点八米,而且树叶非常清翠,树径很高,树冠旺盛,覆盖四周,树下几百平方的地面空旷,除了草,没有其他的树木存在,这样高龄的树还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叫人不由内心暗暗惊叹。许多人去抱了它,像是在这个清寒的季节里拥抱春天一样。我独静默在哪里,看着春山萌发的花花草草,惬意之心油然而生。

        在木丹处停留一小会儿,大家又继续向上走去。一路之上见到了木锦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到处弥漫。山上还有其它富有特色的树。沿着开辟出来的路向下望,树林繁茂,有各样不同的品类。山坡上和路边山石旁的松柏造型各异,或葱郁苍劲似迎客之松,或生于石磊罅隙犹如天然之盆景,或屈曲盘旋俯身向下如崖松倒挂,真是形态奇美,各具风骨。值得一说的还有那相思树。相思树的名称本就极具诗意,引人联想翩翩。我一直以为园林应予大力种植才是。这小丘上到处是相思树,倒也意境天成。这里的相思树都不高大,树皮古意,树叶翠绿。枝干四处延伸,树丛开阔,枝叶相拥,株株相连,绵延一片,一路相伴。用手摸摸树叶,光滑脆嫩。它的芽枝新吐,点点微红,煞是好看。我在松柏相思树下盘桓了好久,不忍离去,心中早已生出不虚此行之感了。

          大队已经走出了很远了,我赶忙紧步跟上。山丘很小,没多大的功夫,就快到山顶了,只见协会的几个兄弟围着一堆石头转。转什么呢?我凑了过去也转了几圈,终于发现了秘密:这些石块极像天然的石雕群!或是风化了的古老化石。你看,有山猪喂崽,有鹰兔搏击,双蜥对峙,石龟观天不一而足。同行的黄老兄是个快手,马上捕捉到它的神奇,图文早早发到闽南日报赚稿费去了。我这才想起一路上其实也见到许多风化石,只是心急赶路忽视了它。这些风化石由于风吹日晒风化成很多种物象,像珊瑚,像溶洞,像假山,从山路一直连缀到了山上。再连上山脚的石凉亭,这座小丘的山石从山脚到山顶其实就是一串遗珠,独自默默地发着光华。

          这些天然石雕群延绵到山上,和山顶稀疏地耸立着的高大的木麻黄连成了一个整体,组成了一个宽阔的观景台。山顶风酥,阳光足,视线好,四围的景象一览无遗。有几位作者已经站在石头上啊啊啊地向远处呼唤。我也站到了高处向四周眺望。南边是梧龙村落,西边是热闹的县城西埔镇,北边是繁忙的西铜公路,东面和东南面是东海绿洲和无际的大海。天高云淡,鹭鸟闲飞,人与自然在庵山小丘得以融合。悠悠的乡村,繁华的城市,广袤的原野,延绵的木麻黄,浩渺的大海……整个东山的图景几乎被收入眼底。看着这些景象,心底不禁涌出了许多感慨,其实许多美好的景象就在我们的身边,像庵山,村里想把它开辟成一个公园,可它本来就是一个天然的原始的园林。庵山虽小,自是一方天地。一个人心若超然,身自物外。庵山默默无闻,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不一般的景象。小山小景,无碍放眼天下。这庵山是造化天赐,闹中取静,若辟舍静读,日观四景,夜枕波涛,面朝大海,再来一壶一茗,听风赏月,人生得意,何越于此啊。于是不禁和村支书开起玩笑来,“林书记,求赐块山地,退休了来此搭庐隐居。”

          这时,诗人海钦兄喊道“林老师站好,拍张照片,来个伟人挥手。”这回我赶紧摆好姿势,做个造型,“海钦兄,要照出笑容,要照出笑容。”这个小丘,我真真喜欢,想想以后也不可能常来,留张相片,也可以经常拿出来看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记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ho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