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六课:唯名论革命

第六课:唯名论革命

作者: 小柳子皖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22:58 被阅读0次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铺好了路

唯名论产生的背景

阿奎那创立的经院哲学,实际是被基督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哲学。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丰盛在1323年,至此,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才重新成为欧洲教派的核心思想。因此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统治欧洲思想界不过三四百年的时间。

但是阿奎那把亚里士多德供上神坛的同时,也埋下了危险。

上节课说到,阿奎那认为上帝可以在5000年前创造一个有一百多亿年历史的世界,这个想法高度符合上帝无所不能的特性。这个想法也使经院哲学内部产生了“唯名论”派别。

与“唯名论”派别相对应的是“唯实论”。唯名论与唯实论,讨论的其实是“共相”与“个体”的关系。

打个比方。你在路边看到一朵蓝色的花儿。唯名论者认为“蓝色的花”只是名称,而不是这朵花的实质,因为颜色是太阳光反射的结果。我们看到花朵是蓝色,是因为花朵把太阳光中的其他颜色都吸收了,反射回来了蓝色。这么说,这朵花唯独缺少“蓝色”这个属性。


唯名论和唯实论者的观点

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唯实论者)认为:

1、上帝是理性的上帝,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安排的秩序井然。比如地球处在宇宙中心,稳定不动;比如所有的星星都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宇宙由五种元素组成,其中土元素的使命就是往宇宙中心降落等;

2、对宇宙中的事物进行的理性描述是实质;

3、之前总结的一切规律可以作为后来的基础;

唯名论者认为:

1、上帝是全知全能、喜怒无常的,完全不可预知、不可约束,无法用理性描述。比如,太阳从东边出西边落,只要上帝愿意,完全可以让太阳从西边出东边落;人都是从年轻到年老,只要上帝愿意,就可以让人从年老到年轻;只要上帝愿意,土元素就可以飞起来等;

2、对宇宙中的事物进行的理性描述,只是表象;

3、之前总结的一切规律不足以作为后来的基础;


唯名论革命的意义

唯名论者并没有做什么研究,但是他们从神学的角度为现代科学铺好了路。因为他把严肃的理性的上帝的面纱给揭开了,露出了反复无常不可预知不可约束的上帝形象,这极大的冲击了欧洲固有的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引发了思想界的大地震。

唯名论者的观点在欧洲十分流行,在主要城市广为传播。随后发生的一些大事让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逐步瓦解。比如:

15世纪印刷术的出现,让不同的人对教义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了教会的分裂;同时期,欧洲出现了黑死病,死了将近1/3的人;英法之间的战争打了百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一切,让人们意识到灾难无法预知,上帝喜怒无常,稳定的世界其实并不存在。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在欧洲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原来人们认为《圣经》把世界上的一切都规划好了,现在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地球上存在这么大的地方,为啥《圣经》只字未提?人们意识到《圣经》的局限性,世界上的一切并不能事先完全规范好。

这些事情的出现,让唯名论者指出的那个不可捉摸的上帝变得真实起来。

然而,对天文学的改观,最终导致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全面崩塌。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观星特别重视,因为星星的移动告诉我们的祖先季节如何变化,食物(动物、植物)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离开,雨季什么时候来临旱季什么时候开始等;总之,古人的生活离不开星星。天文对于古人而言,是事关生死的大事。

古希腊文明把天上的星系打造的非常完美。到了托勒密时期,达到了大乘,对太阳、月亮、恒星以及行星如何运行都做了非常精密的解释。但是并不圆满。因为,他对行星的运动解释太过复杂,而且对有些现象不能解释。

16世纪初期,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假设太阳在宇宙的中心,这是一幅全新的宇宙图。他更好的解释了金星、水星总是在太阳附近。但是日心说有个不可解决的问题:既然地球在运动,为啥我们感觉不到动。唯名论者解释为,上帝无所不能,他能让地球动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动。

对于如此离经叛道的想法,教会的做法是什么呢?实际上,教会什么也没做。教会不压制科学,允许做各种思维逻辑上的推理,允许在思想上打破亚里士多德的种种教条。但是“研究有自由,宣传有纪律”。只能从工具角度去宣传自己的理论,不能说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以此攻击别人。

继承了希腊式逻辑推理的教会,骨子里还是比较宽容的。教会还有一个自罗马时代以来的很棒的原则: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教会在欧洲1000多年处于绝对的权威,但是始终没有当世俗的领袖。教会有能力把握一切权利,但是教会没有,而且坚持了1000多年。

所以在教会的自由统治下,各地的领主都有很多自由的权利,欧洲各种思想甚至异端都能找到庇护者,找到生长的沃土。结果就是现代科学之花逐步绽放。

对比之下,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相当成熟,到最后,为了维护统治者地位,只允许出现一种正统思想,不能出现异端。这就造成全天下所有有知识的人尽归于统治者麾下。同时,中国讲究集体主义,个人要向集体看齐。这可能也是为何近代科学之花没有在中国开放的原因。

相关文章

  • 第六课:唯名论革命

    唯名论产生的背景 阿奎那创立的经院哲学,实际是被基督教化的亚里士多德哲学。阿奎那的经院哲学丰盛在1323年,至此,...

  • 人文课堂哲学课第7课

    标题:唯名论革命 一、唯名论的产生背景 (1)阿奎那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发展 上节课讲到阿奎纳的经院哲学重新让亚里士...

  • 07世界观升级|唯名论革命

    关键点 一.唯名论产生背景 二.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区别 三:唯名论的意义 一.唯名论产生背景 11世纪末,亚里士多德...

  • 唯名论

    唯名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经院哲学的建立和发展,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开始成为欧洲教派的核心思想,统治欧洲达到了三四百年。 ...

  • 第五课 从自然哲学到现代科学

    4月20 日课程直播 (4月21日整理) 一、中世纪的大学 二、经院哲学 三、唯名论革命 四、现代科学发展 人文主...

  • 人文课堂第七课 唯名论革命

    本节课程内容思维导图 唯名论产生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成为欧洲教派的核心思想 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哲...

  • 唯名论、元语言唯名论、蕴相殊理论

    阅读笔记第177/365天 今日阅读《用得上的哲学》 ——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 作者:徐英瑾 第五章...

  • 西哲笔记24

    12—13世纪,唯名论已不盛行,与唯名论有联系的柏拉图哲学也几乎成了异端,正统派的权威是实在论者、新柏拉图主义...

  • 2019-12-24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与哲学的关系 1.唯名论和唯物论之争 唯名论:只有特殊的人或者物,才是真实的存在。颠覆正统教义,...

  • 15.5 如果白马非马,中国也非国吗?

    一、唯名论与唯实论 在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意义上,西方学界对社会的本质有巨大争议。 1、马和白马 如果你认为“马”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课:唯名论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lj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