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月亮正圆,四下安静,我独自走在河边的小路上。树影婆娑,微风拂面,那静静漂移的月亮,竟让我想起一张慈祥柔和的面庞。
阿姨并不是母亲的姊妹,也并非我的表姨堂亲,她是我婆婆家的邻居。
那时候回村里看婆婆,她一般都在婆婆家串门,静静地坐在那里,总是微笑着,细眯眯的眼睛弯成两道月牙。
她说话声音不高,腔调很长,听起来极其柔和,令人舒畅。
我们回去跟她打招呼,她笑着问我的近况,我们便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她跟婆婆有一搭没一搭聊天,一坐就是一下午。
那年我办了一个辅导班,辅导孩子放学后的作业,中午有家长顾不上接,也可以吃一顿饭,需要请一个做饭的阿姨,在婆婆的推荐一下,邻居阿姨便来到了这里。
她对每个孩子都充满了爱怜,孩子吃的多,她会说,看这个小家伙挺能吃,眼里满是欣慰,吃的少的孩子,她总会提醒,要多吃点,要不怎么能长高个儿呢?她还便说便比划,眼里满是慈爱的目光。
那么多孩子混混吵吵,打打闹闹,却从没见过她发脾气,有过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她总是笑眯眯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她。
几个月后她要走了,他的小儿子快结婚了,她要回去张罗这件大事。
走之前她专门到我家里来了一趟,说你有什么活儿,需要做的吗?比如缝被子什么的,就要走了,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呢。
我听婆婆说过她的手很巧,在农村好多人做衣服都找她的。可是我能有什么活儿呢?我也不好意思,真的让她来帮我缝被子,这活儿以前我确实没怎么干过,因为一直在外读书,家务活儿我并不在行。
但结婚后这些活儿我都自己摸索着干,缝的不好,深一针浅一针也没关系,外面套上被罩儿便万事大吉了。
但我又不想辜负她的一片好意,猛然间便看到了床头的小枕头,那是一个像小西瓜一样大的,八角玲珑的枕头,用各色布头儿对接而成的,那是老公的姥姥在世时送给我们的。
那时姥姥已八十多岁了,竟一针一线缝了这个枕头给我们,这个枕头精巧细致,放在床头几年了,我愣是舍不得拆掉洗一下,怕洗完了我笨拙的手无法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又不愿套罩子,怕遮住了它精美的样子。
我把这个枕头给阿姨,并告诉她,几年了我不敢拆洗。阿姨把小枕头拿到了辅导班,第二天便给我送来了,完好如初,针脚完全一致,看不出任何改动的痕迹,只是变得干净清爽,像新的一样。
然后我和阿姨又一块儿去市场,她在一个裁缝店给我看好一种衣料,说这衣服做出来你穿肯定好看。
衣服我是做了,但现在我后悔的是,我为什么没有给阿姨也做一套呢?我那时候太年轻了,考虑事情太不周到了。
阿姨回家后我们有一次回村,天已擦黑,我们正在婆婆家聊天,阿姨过来叫我,说有好东西叫我看。我狐疑地去她家,才看到原来她的大铁锅里炖着一锅鱼。她舀出一碗来说,尝尝吧,看我炖的香不香。
刚才在家才听婆婆说,阿姨的女儿最近出嫁了,女婿给她送来了鱼,这鱼被她炖香气四溢,她的手艺真的是挺好的。
为什么我这样后知后觉,别人对我的好,我为什么不能尽快的回报,让她也感受到这种博大的温暖,当时总想来日方长,我记住了你的好,那天我定当回报。
但来日并不总是方长,那一年我有事正在外地,甚至婆婆也一起跟我住在外地,从电话里知道了阿姨去世的消息。
她年龄并不很大,只有六十出头吧,听说儿子媳妇闹离婚,她也生了点气,婆婆叹息一声说,她的命运也是,丈夫瘫痪了多年,刚走没几年。
我和婆婆都默默地,没有眼泪,没有嚎啕大哭,因为她只是我们的邻居。
但是每当月亮升起,那圆盘一样柔和的光辉里,阿姨便向我微笑了。她让我感到这世间除了亲人的关爱,还有另一种爱,这种爱,让我们感到这个世界是如此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