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看到很多人提到坚持写作,一位小学的数学老师就专门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她的意思是坚持写作真的不容易,坚持写了三天就不知道写啥了,经常拿着手机思考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
不做不知道,一做才明白无论做什么都不容易。
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把读书和写作结合到一起,想要保持输出,就需要不断的输入,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成了流水账,生活的日常就那么多,总不能一直翻来倒去的,那样写着写着自己就会觉得失去了乐趣。
回家这几天每天早晨我基本还保持着早起的习惯,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读书,这也导致了我身边一直放着书。
我娘每天早晨都会早起,基本每天也都会来我屋里看看,看到我在读书的时候心里应该也蛮欣慰的,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努力过...
每天下午我基本都单独待着,我娘时不时的也会过来看看,每次基本都看到我在抱着电脑,于是就教育我,意思是也不好好学习,没事的话就出去干活。
这也是我之前写的,在农村你只要抱着电脑,大家都以为你在玩,背后会说你没出息,各种嘲讽的话。
我娘还算好的,之前我跟她讲过这些,她都明白,但是真正看到我抱着电脑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还是觉得我在玩。
农村的不少父母都是这种想法,与其抱着电脑,抱着书才叫在学习,而且他们不管你有没有用心在看,仿佛拿起书就散发着光芒,是他们的骄傲。
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读了无数本书,到头来什么都没记住?
不少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源很简单,首先你应该问问自己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想要从书中学到什么,而是为了读给别人看,于是就会有一天读一本书的情况发生,甚至还有人一天读三本,你想想,一天读三本书,你能够消化多少呢?
我们在读书之前都应该想清楚这个问题,如果你发自内心的想要从书中学到什么,那么当你拿起书的时候内心是极度渴望的,看到好词好句会不自觉的想要把它标记出来,然后也会因此得到一些思考,甚至通过这些思考还会联想到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故事,进行串联,然后自然而然的加深了阅读的记忆。
前几天我读书的时候读到了一个故事感觉特别好,这个故事有三页,我读完第一遍回过头又读了一遍,读了两遍还不过瘾,于是我拍了下来发到朋友圈,还写了句:好东西要懂得分享~
我觉得不只是读书,做任何事情都一样,做之前我们都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想清楚了再去做,避免消耗时间做了无用功。
昨天看了一段马丽的采访,我觉得蛮好的,于是就摘抄下来。
马丽说:“你知道我老公他是第一个可以把我身上所有的缺点正面跟我摊牌的人,就跟我讲,我当时挺吃不住的,我们认识没多久,我当时感觉这人疯了吧?然后我很生气,我想为什么?你要是觉得我这么不好,为什么要选择我?就是,人都喜欢听好的,不喜欢听不好的,但是当我冷静下来,我一晚上几乎没怎么睡,第二天我再见他的时候,我就跟他讲,我说我谢谢你,因为我突然发现,没有人跟我这样说过话,我觉得挺感谢他的。”
看完这段采访,我心想:能够冷静思考问题的女人,真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