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娱乐八卦十万钻工会
没有听诊器之前,医生是这样听诊的

没有听诊器之前,医生是这样听诊的

作者: 9a28ffe1c9f4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1:17 被阅读35次

    没有什么,能比听诊器更象征现代医学了。

    听诊器之于医生,就如同钢笔之于作家、教鞭之于教师。

    但回顾历史,这听诊神器的发明不过短短200年。

    那么在这之前,医生是如何“听诊”的?画面比想象中还要香艳。

    在中国,自古就有“望闻问切”。

    大夫替病人诊断病情时,会使用到诸如切脉、摸骨等方法。

    不过,古人思想保守,讲究男女授受不亲。

    所以为年轻女子看病时,老医师会使出红绳隔空切脉的特技,这也避免与大家闺秀的直接接触。

    影视作品中的悬丝诊脉的桥段

    而在西方,同样也有着一套“视触叩听”的诊断手法。

    只不过,医生和病人间的接触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早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就提出应用“直接听诊法”来评估患者病情。

    说白了,此法就是直接将耳朵贴紧病人胸廓,来诊查心肺的声音。

    为了治病,即便是女病人也不例外。

    在这之后,医生的听诊技术是不断进步,但工具却依然没有诞生。

    所以“直接听诊法”也被视为有效的检查方法,沿用千年。

    有人将此视为从医的小福利暗暗窃喜,也有人为此窘境困扰不已。

    而那位叫做雷奈克的羞涩年轻医生,便是后者。

    正是因为遇上那位丰满的女患者,尴尬的雷奈克医生才发明了史上第一件听诊器。

    何内·雷奈克(René Laennec )

    何内·雷奈克(René Laennec )出生在1781年,那时正值法国医学的黄金时代。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医院就成了医疗教学与实践的中心。

    而大量的病例解剖,也证实了某些疾病可能引起胸腔内的异常声响。

    所以,病人身体的声音也更受到医生的重视,是探明疾病的重要线索。

    现在的南特大学

    当然,雷奈克也是位有医学天赋的学生。

    他的叔叔居洛木(Guillaime)就是位名医,曾任南特大学医学院的院长。

    所以在叔叔的言传身教下,雷奈克很自然就走上了医学之路。

    14时,他就考入南特大学医学院,并在4年学成后加入了南特军队医院接受诊疗训练。

    20岁时,他就有幸在巴黎最著名的慈善医院学习。

    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医生科维萨特(J. N. Corvisart ),就在这家医院工作。

    科维萨特当时就非常推崇叩诊与听诊法,并利用医院的大量尸体来证实临床叩诊所闻。

    而他也是拿破仑的御用医师,一生带出无数才智非凡的学生,其中一位便是雷奈克。

    科维萨特(J. N. Corvisart)

    年纪轻轻,雷奈克就颇受科维萨特青睐,并斩获不少殊荣。

    23岁时,他就获得了一名法国医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但可惜的是,雷奈克始终未能如愿受政府医院聘用。

    直到35岁,还是经朋友的推荐,他才摆脱私人医生的身份,开始在内克医院任职。

    也正是这一年,他发明了医学的象征——听诊器。

    9月13日,雷奈克如往常一样被传召,前往巴黎的豪门为贵族诊病。

    一进门,他就看到那位面容憔悴的贵族小姐。

    她正眉头紧锁,捂着胸口,看起来病的不轻。

    在一番询问后,雷奈克很怀疑这位小姐是心脏出了问题。

    然而这一次,就算医术再精湛,他也无法探明病因。

    叩诊手法

    因为这位贵族小姐的体型实在太丰满了,特别是胸部非常厚实。

    当时雷奈克用了叩诊法与触诊法,都无法起作用。

    毕竟,隔着厚厚的脂肪,病人体内的动静都被隔绝无几了,效果是大打折扣。

    但又碍于风俗,雷奈克更是惶恐不安,迟迟不愿意使用直接听诊法

    要说是老妇人不介意还好,但这位贵族小姐还年轻。

    她望着雷奈克,几度面露难色,也实在不愿接受男医生附在自己的身上。

    此外,雷奈克也是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性格还内向羞涩。

    要知道,直到43岁他才摆脱光棍这一身份与一位寡妇结婚。

    所以,整个诊断进行得十分不顺利,医患关系异常紧张。

    然而,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雷奈克脑内却浮现出了一个欢快的场景。

    早上在卢浮宫广场散步时,他就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自己小时代常玩的一种游戏。

    一个孩子附耳于一根长木条的一端,而另一个孩子则在另一端用大头针刮出密码。

    在这个声学小把戏中,即便不用亲眼所见,孩子也能准确说出密码的内容。

    想着这传递情报的小游戏,再结合现下的窘境,雷奈克灵机一动就有了方向。

    既然声音能这样传递,那病人胸廓内的声音也一定能被听到。

    于是,雷奈克便马上拿起一叠纸,卷成圆柱状的纸筒

    就像儿时玩游戏一样,他把纸筒的一端往贵族小姐的胸部一放,自己的耳朵则凑近另一端。

    就是这一瞬间,这个简易的纸筒,便成就了临床医学的一大跃进。

    果然,雷奈克耳朵立即传来了清晰的心跳声。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声音透过某些固体的传递还有放大的效果。

    这次的声响,比他过去任何一次直接附耳于患者胸口来得更加清晰。

    雷奈克打造的第一个听诊器

    初尝成功的果实,雷奈克异常兴奋。

    在这之后,他就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值得切入的研究点,决定打造出一种听诊神器。

    经过多次试验,换了多种材料,他也做出了效果最佳的听诊器。

    这是一个空心木头圆柱,长约30cm,直径约2.5cm。

    雷奈克的设计图

    最终,雷奈克将希腊语 stethos(胸膛)与 skopein(探知)结合构成复合词, 为这一工具取名为“ stethoscope” ,也就是“听诊器”。

    除此之外,雷奈克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可拆卸的听头,用于听取胸廓内声响。

    这已经具备现代听诊器的特征了,所以雷奈克也被尊称为“胸腔医学之父”

    他发明的听诊器不但能更清晰听到人体内脏的声音,甚至能听到胎儿微弱的心音。

    雷奈克在学生面前示范使用听诊器

    此外,雷奈克也结合死亡后的尸体解剖所见,让叩诊与听诊法更加规范全面。

    自此,整个医学界对疾病的认知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而在这之后,人们也不断改良听诊器。

    1855 年, 纽约的乔治·凯曼(George Cammann)则将雷奈克设计的单耳听筒,改良成由两条橡皮管连接的双听筒。

    而这一灵活的结构,也成了现代听诊器的设计标准。

    现代听诊器

    别看听诊器仿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其用处却很大,到今日依然是医生最常用的诊断工具。

    此前,想要确定人体出现了什么异常,大多需要等到病人死后解剖。而听诊器,则是医学史上首个可以诊病的非致命的器械。

    现如今,医学院也常把它与白大褂搭配,送给新生当做开启医学之路的礼物。

    只要几百块钱,这设备就能让医生查出病人身体的早期疾病征兆,性价比奇高。

    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的欧洲,是出了名的卫生条件差。

    满大街的肆意倾倒粪水不说,欧洲人民也不爱洗澡,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洗几次澡。

    而直接听诊,则直接增加了疾病的传播率。

    有时候还没诊断出病人出了什么情况,医生就已经染上传染病了。

    所以听诊器的出现,则取缔了这种不卫生的接触,减少了医源性感染。

    当然,听诊器肉眼可见最大的用处,便是缓解了医患间关系。

    那个年代,都是清一色的男医师,但生病的可不只有男性,还有女性。

    所以直接听诊法,自然免不了尴尬。

    而听诊器不但缓和了这一窘迫局面,还成了患者心中的一剂良方。

    对很多病人来说,听诊更像是一种沟通,可获得来自医疗人员的安慰。

    现如今,若医生看病时没用上听诊器,一些病人甚至会觉得医生不靠谱,诊疗不到位。

    所以说,听诊器意义是远远大于用来听听心跳那么简单。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神奇的“悬丝切脉”法,就有这一解读。

    老医师并不能凭着一根红线诊断出病人有什么端倪。

    但他们会在事先买通后宫妃子身边的婢女,以打探病情。

    最后再结合“悬丝切脉”的“戏法”,老医师下的诊断书才更有说服力。

    诊断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例如现在有X射线、心电图、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等。

    与传统听诊器相比,这些技术确实提高了医生的诊断能力。

    但因为成本高、操作麻烦等原因,传统听诊器的地位在今日依然屹立不倒。

    除此之外,医生亦需要学会最基础的各种诊断法。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若没有数字辅助,这便成了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工具。

    豪斯医生在监狱中使用的叩诊手法

    故事回到雷奈克身上。其实他的成就并非仅限于听诊器。

    如今医生们提及“雷奈克”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听诊器,而是肝硬化。

    他在研究酒瘾患者那因受损而结痂的肝脏时,就发现了肝上的暗棕色的特殊光泽。

    而这病就是“雷奈克氏肝硬化”

    不过可惜的是,雷奈克生来就瘦弱,年仅45便与世长辞。

    在临终遗言里,他就叮嘱将自己所有的医学财产都赠予他的外甥。

    而在这些物品中,被他视为“最珍贵的遗产”的,则是当年制作的第一个听诊器。

    听诊器金属的听头接触到皮肤的那种冰凉,是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的回忆。

    而对于背叛了医生小福利的雷奈克,我们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来源:SME科技故事)

    *参考资料

    RenéLaennec.Wikipedia

    Stethoscope.Wikepedia

    Arthur Hollman.An Ear to the Chest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t ethoscope[ J] .J R Soc Med .2002

    Ariel Roguin.Rene Theophile Hyacinthe Laënnec (1781–1826): The Man Behind the Stethoscope[ J].Clin Med Res. 2006.0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听诊器之前,医生是这样听诊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fw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