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系列中的第98篇。
最初计划《寻味中国》时,只是想做个篇幅短小的系列。毕竟在国内逛了这么多地方,阅历也有,照片也有,写起来压力也不大。一篇篇写下去,风格就变了,在游记的基调之上,更注重理解当地人文风土与饮食的关系,结果当然是越写越累。
渐渐地也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只能写自己接受的食物。一直认为自己有极大的包容度面对各类饮食,实际并非如此。显而易见的是,《寻味中国》系列中从未出现过甜食点心,因为我不碰。甜是人类最基础的口味,仅次于咸,缺了甜,岂不就是“寻半个味的中国”?
这也就是为何,我想应个景写粽子,却迟迟难以下笔。作为北方人,从小接触的是甜粽子,或者说是无味的白粽子蘸糖吃,这就已经让我很难接受了,若是那种中间夹个粘答答的红枣的粽子,真不知如何下口。
后来遇到南方咸粽子,不能说有多喜欢,起码可以接受。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粽子只是在特定的日子里出现,即所谓的应节食品,本就是可有可无。
几次冬天在南方沿海城镇旅行,在很多餐馆里见到肉粽子,才意识到,粽子并不一定是应节的,之前对它的认知远远不够。
海南更是如此。在这个岛屿上的所有乡镇,大一点的菜场每天都有粽子售卖,肉粽配碗汤粉就是一顿正餐,粽子之于海南人,是一种日常的食物。
因此,粽子也成为海南的特色饮食,著名的有儋州粽、定安粽、澄迈粽等,前两个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作为外地人,其实也很难区分这三种粽子间的差异,它们的外观差不多,都是四角粽,短粗矮胖,个头却不小,标准是一斤一只。粽子用茄柊叶或粽叶包成,其中的茄柊叶又叫柊叶,形如芭蕉叶,大的有半米多长,号称粽子叶里的大哥大,一张叶子就能包成一只大粽子,再以草绳或棉绳密密捆扎。海南粽的制作的复杂度要高于国内大多数地区。
据说海南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种,除了猪肉的,还有猪脚的、叉烧的、鱿鱼的、虾仁的、干贝的等等,听起来好丰富。其实以我在海南几年里所接触到的,只有一种,不就是个粽子,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干嘛。
这一种就是蛋黄咸肉粽,主料是糯米或籼米,配以用酱油和其它调料腌制的猪肥瘦肉,中间夹一只咸蛋黄。海南肉粽的馅料足,口感软绵,滋味浓郁,虽有肥肉,但已化入米中,并不会觉得有多油腻,只是酱油、黄酒、盐分等加的较多,口味重,偏咸。
海南排名靠前的几种粽子,有人说儋州粽子口味更丰富,鸭蛋黄极为出色,也有人说定安粽子用的黑猪肉更香。我个人觉得,后者要好吃些,海南岛生产能力有限,除了热带水果,农产品多需要从大陆补充,而定安、屯昌的黑猪肉却是少有的外销产品,品质确实不错。
对我个人来说,最困惑的是海南粽子个头大了些,一只下去就能把胃填满,若是吃菜,粽子就要找人分食,分食又不适合我这种单身生活的人。
应节食品,无论是粽子还是月饼,传统上都是个大、高糖、高脂,在食品匮乏营养不良的年代,它们很能满足人们的饮食渴求,带来很大的幸福感。时至今日,这些食品的营养构成反而常受到诟病。
对于离家在外的人,到了节庆,不吃就觉得缺点什么,一个人吃又没意思,结果是它们都能勾起一种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
后记:
本篇没写顺溜,展不开,加之旅途奔波劳顿,精力不足。这几天沉入了对端午节和粽子的思考,不是口味,而是文化与历史,略有所得。准备写一篇分析性的文字,就如前不久的狗肉篇,敬请期待。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