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也是要面子的哦
迟到千年 2022-7-31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孩子很要面子、孩子的自尊心强,这是有了孩子后的深刻感触。
玩子是个敏感且有些内向的孩子,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我们的情绪。
在他很小还不会说话表达的时候,有时候我显露出了不高兴,被他观察和捕捉到时,他立刻撇起嘴来想哭。其实,我并没有打算批评他,但我的心中确实有一些情绪,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
孩子是体验派,德雷克斯说过:“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他们的解释能力却很差”。他们会非常敏锐地察觉到大人的情绪和情感,然后用他们的理解来回应大人。
等到玩子会说话和表达后,他自己做了错事被发现了,我们正要说他时,又或者我们并没有打算说他而是想安慰他时,他总会说着“爸爸不说/妈妈不说/阿姨不说/奶奶不说”。
如果此时,我们仍然说着安慰他的话语,他会立刻撇起嘴哭起来。玩子不想再谈及这件事情,他想让它赶紧过去,谁都不要惦记。
起初我们都没有理解玩子的内心需求,单纯地以为他只是害怕被说、被批评而已,所以每次当我们安慰他时,他反而哭闹了起来,安慰的话语竟然毫无用处。
随着经历的次数变多,以及阅读了一些育儿书籍,我渐渐地理解,玩子知道自己犯错了,他是要面子的,他希望我们不再提及这件事情,仅此而已。那就让这件事情随风而去吧。
当玩子长大一些,表达更加流畅,他要面子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家里玩耍不小心摔倒时,他自己赶紧爬了起来。可是,当我们看到他摔倒后,说着:“玩子,没事儿,自己爬起来吧。”他马上会说一句:“我没有摔倒,我是要爬着走。”说话的同时,两条腿扑腾扑腾地就爬了起来。过一会儿,趁着不注意的时候,站起来,然后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从两岁开始,白天玩子不再穿尿不湿,开始练习主动如厕。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会主动地跟我们说要尿尿或拉粑粑了,但小孩总归是小孩,有时玩得太过于投入时,就会憋着尿或粑粑到极限,从而尿裤子或将粑粑拉到身上。
奶奶和阿姨不会因此说他,或是责怪他,利索地为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和裤子。可是,她们会在我和玩子妈妈回家后,当着玩子的面跟我们提及玩子尿裤子或将粑粑拉到身上的事情,我想这便是她们做得不太好的地方。
刚开始的时候,玩子听到后会不好意思地说:“我忍不住了啊。”后来,他调皮地说:“我是故意的。”
我知道他知道尿裤子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所以他不希望大家再继续说这件事情了。就让这件事情随风而去吧。
而后,偶尔尿裤子后,他以半蹲着腿的方式找到我们,干脆利落地说:“给我换条裤子吧 。”
他可不会主动说我尿裤子了。我们呢,默默地帮他换条干净的裤子,谁也不多说一句话。
上幼儿园后,我问他:“你在幼儿园想尿尿时,会主动跟老师说吗?”他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我憋着,等老师叫我们排队尿尿时,我就去尿了。”我继续问他:“那如果在幼儿园想拉粑粑怎么办呢?”他说:“我想拉粑粑的时候,我就把粑粑憋回去了。”的确如此,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在幼儿园里拉粑粑。
我想玩子知道尿裤子是一件让人尴尬的事情,让老师给擦屁股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所以他不希望这两件事情在幼儿园发生。
尽管如此,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阿德勒的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在童年的时候追求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归属感,第二件是价值感。
归属感是我知道有人爱我,我的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爱我的。
价值感有三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获得外界对自己的认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表扬,自己是开心的。第二个层面是我自己觉得自己蛮特殊、与众不同,自己认可自己。第三个层面是我能够给予其他人帮助,我对其他人来说是重要的。
获得外界对我们的认可,我们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在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活。
尽管我们能够理解它是错误的,我们仍然会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段,无意识地追寻它,因为它比自己认可自己来得相对容易。
玩子那些看起来要面子的事情,其实也是他在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表现。
他有了个体的独立意识、有了自尊心,所以才会通过看起来像是要面子的表现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我们要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继续给予他无条件的爱,保护他的自尊心不被轻易的伤害。只有自尊水平足够强大,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心,才能面对未来荆棘的成长之路。
我想说,其实追寻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两件事情,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和确认的呢?它们藏在潜意识中,以至于我们无法轻易地发现它们。
也许在我们自诩为给予孩子、爱人、亲人无条件的爱时,少一些期许与要求,包括那些讲出来的、又或是藏在心里的,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