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作者: 小蒋不素小蒋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19:02 被阅读0次

    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作者:岸见一郎

    一、阿德勒


    1、阿德勒是谁?

    奥地利出身的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 20 世纪初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派。我们现在一般根据创立者的名字而称其为“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同弗洛伊德荣格心理学的三巨头

    因全球畅销书《人性的弱点》和《美好的人生》而闻名的戴尔·卡耐基也曾评价阿德勒为“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而且其著作中也体现了很多阿德勒的思想。同样,史蒂芬·柯维所著的 《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 中的许多内容也与阿德勒的思想非常相近。

    二、阿德勒心理学(个体心理学)


    1、脱胎于跟弗洛伊德的分野

    阿德勒心理学可以说是与希腊哲学一脉相承的思想。

    阿德勒原本是弗洛伊德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成员。但是,两人后来因观点对立而导致关系破裂,于是阿德勒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创了“个体心理学”。

    (1)原因论 vs 目的论

    ① 原因论

    1、介绍

    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2、缺点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

    ② 目的论

    1、介绍

    阿德勒推崇的是目的论

    即决定论的反面,即过去不能决定一切且你可以改变现在和未来

    2、“个体心理学”

    (1)为什么叫“个体心理学”

    1、认为个人不可分割、否定二元论

    阿德勒所命名的“个体心理学”这一名称也许很容易招人误解。在这里我要简单做一下说明。首先,在英语中,个体心理学叫作“ individual psychology”。而且,这里的个人( individual)一词在语源上有“不可分割”的意思。青年:不可分割?哲人:总之就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意思。那么具体来讲,什么不可以分割呢?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正因为否定二元论,所以:

    2、一切都是我们“咎由自取”

    比如:

    • 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

    • 人是在捏造自己的情绪,比如愤怒

    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3、我们可以自我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如何把手中这张牌打好。

    3、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甚至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反过来说就是,我们的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

    注意:这里的人际关系不光是跟外人的,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4、“勇气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也叫“勇气的心理学”。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

    (1)为什么叫勇气心理学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2)不要寻求他人的认可的勇气

    我要先说一下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大前提: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① 为什么

    1、“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2、你不能让所有人都认可你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 10 个人,其中势必会有 1 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 个人中也会有 2 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 7 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② 怎么做

    1、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

    哲人:你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2、自己也不要干涉别人生活

    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3)被讨厌(行使自由)的勇气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4)信赖的勇气

    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信赖来区别考虑。

    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青年:是啊,银行融资本来就是这样嘛。

    哲人: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青年:这里的信赖是指什么呢?哲人: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信赖的反面是什么?青年:信赖的反义词?……哎哎,这个……哲人:是怀疑。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

    (5)承认错误的勇气

    ① 当你错了

    “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等于“承认失败”。

    ② 当你没错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还有,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会试图让对方屈服。

    尤其是亲密关系之间,对错并不重要。

    (6)敢于改变的勇气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可以试着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7)敢于平凡的勇气

    三、应用


    1、自我

    (1)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是的,这两者有明显差异。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 60 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 100 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 60 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 100 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2)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

    但是,我不是热爱自己的自恋者,而是厌弃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正因为厌恶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正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所以才会自我意识过剩。

    就像上文说的“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2、自卑感

    ① 介绍

    (1)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略。

    (2) 把自卑当成借口

    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 A 所以才做不到 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拓展: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青年:什么叫“弱势具有特权”?哲人: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3)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青年:其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吧?

    就像女人要用名牌包包和昂贵的化妆品。

    ② 怎么做

    1、不是跟别人比,是跟自己比

    好吧,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2、善用自卑来成长

    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青年: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正确利用自卑感

    3、反对赏罚、重在鼓励

    举一个容易明白的亲子关系的例子。在教育孩子或是培养部下的时候,一般都认为有两个方法:批评教育法表扬教育法。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① 为什么

    1、为了操纵

    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或者一种驯化。

    2、地位的不平等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阿德勒心理学把赏罚叫做“纵向关系”,把鼓励看作“横向关系”。

    ② 怎么做

    1、不评价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例如,父母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运动样样满分,然后上好大学、进大公司。如果跟这种——根本不存在的——理想的孩子形象相比,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种种不满。从理想形象的 100 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2、拒绝赏罚

    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3、鼓励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赏罚就像干涉,鼓励类似援助。

    比如:

    •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

      事实角度

    • 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

      情感角度

    4、价值感

    (1)价值感来自?

    ① 主观解释

    钻石之类的东西也只不过是石块而已。也就是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

    所以,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② 人际关系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那我也许会把这 1 美元的纸币放入壁炉当燃料或者当卫生纸用。同样的道理,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青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哲人:是的。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青年:这样就又可以与“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说法联系起来了吧?哲人:正是如此。

    (2)怎么获得价值感

    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存在即合理。

    比如,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或者一个大家族里,最大的长辈活着,整个家庭就有凝聚力。

    贡献产生价值感

    1、他者贡献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幸福即贡献感”

    当然,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是你无法干涉的问题。是否真正作出了贡献,从原理上根本无从了解。

    2、注意事项

    不可以为了认可欲求而贡献。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

    3、例子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

    5、归属感

    ① 自己争取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②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

    我们在寻求归属感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会去关注更小的共同体。

    这种时候,如果认为学校就是一切,那你就会没有任何归属感。然后就会逃避到更小的共同体,例如家庭之中,并且还会躲在里面不愿出去,有时候甚至会陷入家庭暴力等不良状况,想要通过这样做来获得某种归属感。但是,在这里希望你能关注的是“还有更多别的共同体”,特别是“还有更大的共同体”。

    6、距离感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7、爱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8、平衡感

    口吃者是只看事物的一部分便来判断其整体。与此相对,工作狂则是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也许他们会辩解说:“因为工作忙,所以无暇顾及家庭。”但是,这其实是人生的谎言。只不过是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本来家务、育儿、交友或兴趣应该全都给予关心,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9、活在当下

    ① 介绍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青年:连续的刹那?哲人: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② 怎么做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③ 应用

    1、旅行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

    2、人生规划

    您是说没必要进行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哲人: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走一步看一步。但是你要敢于走,多尝试。

    10、人生的意义

    所以阿德勒在说了“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之后还说:“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md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