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哲思
What is Truth-《超越感觉》第三章笔记

What is Truth-《超越感觉》第三章笔记

作者: 海若音 | 来源:发表于2017-02-01 20:31 被阅读0次

    真理是什么?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真理,即永恒不变唯真正理。真理亦可分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即绝对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广义的道理;相对真理是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有局限性的道理。]

    《超越感觉》的第三章的开头提出对相对真理的讨论,从文中的例子来说,相对真理持有者会说“我不可能错,因为这是我的真理。”,接下去文章评估了这个论点的5个假设前提,去驳斥了这个观点,并在之后提出看法:[真理是被发现的,不是被创造的]。最后(第9版)花了很多篇辐说明”因果“,因为[很多判断真理的挑战来自于确定因和果之间的关系]。

    文章的主体在于评估上文提及的5个假设前提:

    1.假设我们自己确信的真理来源正确。

    我们很多确信的真理来源于童年,而童年时我们被告知的一切都依赖于已在观察世界之前,就已植入我们的脑海。文中引用了一段童年经验的持续影响的解释,来支持这个观点。其中说道:“脑中的旧画面会淹没新鲜的视觉,并将其投射到被激活的记忆世界中去。“

    关于投射,心理学上的解释是:

    [投射一词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就是个人的人格结构对感知、组织以及解释环境的方式发生影响的过程。]

    在这个解释中,投射是一种”不自觉地反应“,值得我们关注,这不就是我们未察觉的控制我们自己的一种内在机制吗?我们有时候会没来由的觉得某个初次见面的人讨厌,可能真的与这人无关,而是这个人可能刚好触发了自己以往的记忆中的一个片断,引起了不快的感觉而已。反之亦然。而实际上,在进一步接触和交往后,往往会发现他人并不是自己最初想的那样。

    2.假设感知没有缺点。

    文中用了一些例子来论证“感知是经常出错的”。比如:学生在考试答错题后再看书,才发现书上说的和最初的理解完全是两码事;观众亲耳听到的人猿泰山的吼声,其实是三种声音合成的;观看球赛回看时,才发现裁判没错;最典型的例子还是证词,反映了感知的反复无常。视线受扰、疲劳、强烈的感情和对事物的期望等都会影响感知的正确性。

    所以当再去以感知为依据来判断一件事的时候,要小心了,这个感知的可靠度如何,有没有其他的佐证?

    3.假设关于这件事的记忆完整正确。

    这里又用了一位心理学家的解释来说明记忆可能会扭曲最初的感知。我们会在向他人解释自己的经验时,对实际说的和实际做的做一些改动,使经验更简单,更有趣,甚至接下去这些虚构的记忆会替代真实的记忆。除此之外,还引用了一个实验证明包括儿童和成人,还易受外界诱导而产生一些其实没有的回忆。

    我们常说,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往往因厌恶、恐惧、喜爱等情绪而有意识地去忘记或强化某些记忆的片断。而在这里,书上指出了更隐秘的人脑的小把戏:改动记忆,编造记忆

    那么一个人的记忆可能并不能作为一个唯一判断依据,需要多人的记忆或更多的证据来将信息补充完整和纠错。

    4.假设信息质量完好。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公共信息指引的错误,也有很多的变化使得信息需要不断地更新。

    因此,我们的信息也是需要审视的,我们判断的信息依据是否是错误的?是否过时了?

    5.假设明智的人的真理不会错。

    “经常,当时被最受尊重的头脑视为真理的事,日后被证明是错的。”历史上著名的例子有:地心说的错误。

    对真理的探究并不那么简单,权威也不能例外。

    抛去假设后,那么什么是真理呢?文中给出的定义是:关于某事物的真理,就是完全如此的--那些事实完全按原有的顺序,按原有的比例。

    反复读了几遍这个定义,我才理解了原来一直知道的那句话:“真理是朴素的。”不是某些伟大的人才能掌握真理,真理就是去伪存真后的,人人都可以碰触的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东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hat is Truth-《超越感觉》第三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sl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