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关于吃素还是吃肉的讨论就越来越激烈了,素食主义者觉得吃素是王道,肉食主义者认为吃肉是天性,两边儿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难分伯仲。
那么,到底是该吃素还是该吃肉呢?我们的祖先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考验呢?人类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肉的呢?最近,《环球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为我们捋清了人类吃肉的历史,也帮我们弄清了,吃肉这件事儿,对于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意义。
大家知道,我们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所以要探究人类的历史,肯定还是要回到灵长类动物身上。目前为止,科学已知的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是普尔加托里猴,大约生活在6500万年前,那会儿正是恐龙和一大批物种灭绝,但草木葱荣、枝繁叶茂的时候。普尔加托里猴长的很萌,像是小鼠和松鼠的混血宝宝,牙齿也是非常细小,是坚定的素食主义者,只吃果实和花朵。它的后代大约在1500万年前丰富了日常食谱,加入了种子和坚果,但仍然保持着吃素的习惯,偶尔才会用虫子来佐餐。
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我们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那些看上去萌萌的,身材矮小的类人猿,还是吃素,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拥有膨大的盲肠,盲肠擅长消化植物纤维,但无法消化大量的肉食,如果大量吃肉,他们就得面对各种毛病,比如结肠痉挛、胃部刺痛、腹胀、恶心,甚至是死亡。
终于,在大约250万年前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等来了改变的机会。由于长期吃脂肪含量高但纤维少的种子和坚果,他们的消化系统渐渐发生了变化,负责消化脂肪的小肠变长了,负责消化纤维食物的盲肠缩小了。但是,那会儿地球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降雨量减少了,原先茂密的热带雨林变成了茫茫大草原,可以吃的树叶、花朵、果实越来越少,优质的植物更是少之又少,但草原面积扩大,却给食草动物制造了绝佳的生活环境,所以食草动物不但没有受到威胁,反而越来越多。
尤其1月到4月是旱季,在这段漫长时间里,古代猿人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吃的花果枝叶。其中一部分,就是人类的祖先,那真是饥不择食,只好开始吃肉类。一般来说,因为身躯弱小,工具和武器也不够先进,早期人类所能得到的肉食,基本都是大型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吃剩的,什么剑齿虎之类的猛兽吃饱了,一抹嘴走了,我们的祖先就胆战心惊地从树上下来,跑到这些猎物残骸旁边,用古老的石器把残留下来的肉类收集起来,然后大家分着吃了。大约在距今一百万年的时候,人类的祖先开始学会用天然火来加工这些食物。做熟了的肉,不仅味道更好,也更容易消化,所以呢,人猿的肠胃可以用很少的消耗,获取更多的养分和能量。同时呢,另一部分坚持食用植物类食物的古猿,就灭绝了。
为了有更多的肉吃,人类就不能只吃人家吃剩下的,那么怎么办?打猎呗。打猎这个活动,和吃肉联系最密切,对人类的进化,也是居功至伟。为什么那么说呢?首先,打猎让人类祖先开始直立行走,因为和找植物吃不一样,打猎需要行走更多的距离,直立行走,比四肢着地行走,更节省能量。科学家做过计算,用四肢着地的方式走路,能比直立行走多耗费四倍的能量。另外,越来越修长的腿部,也利于散热,防止体温过高,还增加了耐力,空余出来的两只手,又可以来使用武器,或者用手语彼此联系,这使得人类学会了集体协作:你想,围猎一只大型食草动物,需要群体分工啊,有埋伏的,有挖陷阱的,有出来轰的,有负责短兵相接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语言和群体分工,就逐渐诞生了。
最后一点,长期吃肉获得的营养,对人类的进化,尤其是脑部的发育,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块肉,它的热量,是同样重量的一块植物根茎或者果实的好几倍,还有其他更宝贵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对大脑神经元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能吃到更多的肉,大脑容量就越大,人类就越聪明,越能在狩猎中占上风,从而能吃上更多的肉。从此,我们的祖先就走上了这么一条成功的进化之路。
所以,一定程度上看,吃肉决定了人类的进化之路。今天,任何一个人类习以为常的生理习惯背后,都是一段人类祖先与自然博弈、艰难进化的历史,而且越是简单的生理进化,背后越是需要一整套复杂的自然选择系统支撑,这正是物种进化的魅力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