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么着急,总是觉得自己完全没有练习内功的时间。大人这么想,对孩子也这么认为。
揠苗助长犇犇原来也热爱过绘画,难得的一段时间。
出于对犇犇的帮助,我把他送到一位老师那里去学绘画,期望他能够在老师那里,学得更多的绘画技术,为他的热爱添砖加瓦。
每周日下午,我把犇犇送到老师的住处,每周日傍晚,我把犇犇和他的作品接回家,这些作品有胖胖鞋,有装饰花边,有油画,有国画,起初,我们是欣喜的,感觉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作品,真了不起。但是犇犇好像并不这么想,他好像越来越不爱绘画了,在家里连画笔也不再摸一摸。直到一位朋友带着他的孩子去观摩了一次上课,我才明白了,孩子每次上课时,都被老师裹挟着完成作品去了,每一次,为了给家长们呈现孩子们的成果,老师每次都会带着孩子们去完成一个模板,如果孩子们模仿得不行,老师可以直接上手进行修改,帮助他完成。
也就是说,每次,我都会看到孩子回来向我演练他所学的招式——或许,这连招式都还算不上,只是一些动作而已,但其实他对这些招式或动作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并不理解,而这些招式又这样的无聊,即使有模有样,也毫无意义。从此,犇犇再也没有拿过画笔了,他对于绘画的热爱,终于被我扼杀殆尽了。可是,从内心里,我原本更希望他能遇到一位先教他画鸡蛋的老师。
为什么难有画鸡蛋的老师?因为没有几位老师敢自信地等待一段带着孩子练内功的时间,投家长所好,各自平安,此为上。为什么达芬奇对老师要求他画鸡蛋的事情记忆深刻,因为这样的事情少之又少。至于画鸡蛋的故事为何加在课本里,那是因为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它都是特例,太家常的故事怎么会带给我们惊异呢?太特例的事情即使带给了我们皮毛的惊异又怎样呢?毕竟,这个世界上,人都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别人才是书中批评的对象,我们自己永远都是最好的。
还好,犇犇的语文学习没有遭遇这样的尴尬。
从小,犇犇都并不那么喜爱语文,他只是爱阅读,喜欢写作,而学校的课程也能那么耐心地让他去大量的阅读,我总深深感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总是略带微讽地自嘲——我是两个语文老师的孩子,但我喜欢数学/英语。即使我们告诉他,热爱阅读的孩子语文不会差,他似乎也不深信,毕竟,数学和英语的分数那么容易满分,毕竟,不爱阅读的孩子也常常能比他考更高分。在语文的知识点上,他总会丢三落四错上几分。直到小学高段出现,他才第一次感受到了阅读带给他的优势,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感到自信,尤其是每学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更是如鱼得水。这学期开设《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无论是人物评论的四篇两千字写作——除了第一篇和爸爸深入讨论过,其他三篇基本都属于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还是老师一个月里对话的课堂,都带给他那么多的兴奋与成就,在他看来,课本与《西游记》相比,显得那么无趣,爬满了需要听写的生字而已。然而,这种自信也推动了他的生字听写,他中午开始在听写满分榜上上榜了。
其实,暑假里,我曾和犇爸讨论过一个问题:《西游记》在五年级开设真的好吗?老师每周都在群里苦口婆心地鼓励孩子们和她一起阅读《西游记》,可是直到两个月的暑假完毕,都还有一半的孩子在完成《西游记》一栏没有签到打卡,一些孩子才刚刚开始阅读,更不要说完成四篇两千字的人物评论了。后来我们觉得,只要有十几个孩子能做到,那说明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做到,剩下的孩子做不到,并非全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做不到,而是因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觉得没必要做到,甚至逃避或者拒绝做到。——因为他们看不到阅读《西游记》以及其他整本书与考试之间的直接意义——更别说去思考这样的阅读与孩子的精神成长有何关联了。
这一点上,我始终坚信干老师所说的:要在一个人的复杂的心灵上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需要具备一些要素,比如持久的刺激,对言语材料有足够时间的关注,与之反复对话等,而实现这种持久刺激的教材其实并不是文选,而是长篇小说。“大框架”更有助于一个人更新良好的言语·精神结构。……一本教材在学生“言语·精神”上的影响,许多时候远不及一本打动学生的长篇小说,如果不是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中反复操练,一本低劣的教材对学生的影响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教材毕竟是教材,因为里边蕴含了考点,就成为了大家愿意倾注全力的法宝。无论老师还是家长,觉得只要每日在这些文选中去潜练招式,习得知识,就够了。明天那么遥远,我只要当下就好了。哪怕饮鸩止渴呢,好歹我当下的问题似乎解决了。时的,时似乎。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在南明课程中,即使对教材深度解读,也顶多全“其中”,如果我们就为取得这“其中”而全力以赴,那和南明教育的遇见真是彼此的错误。
当然,总有人会把这些深度的学习和考试对立起来,觉得二元只能得其一。就像如何看待南明旗下像犇犇这类的孩子爱阅读和取得语文分数的关系,很多人会觉得花时间阅读会浪费孩子“获得考试分数”的时间,二者是悖离的。我想起自己过去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每带一届新的学生,我都需要首先给他们澄清一个问题:高一高二是在练习内功,高三必须熟悉招式。因为高考内容除了6分默写和课本有关,另外的144分几乎都是“凭空而来”,很多功利性太强的孩子总会觉得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太浪费时间,甚至很多理科班主任也觉得语文应该直接上手练习考试,更有甚者,很多学校连语文组自身也都只上文言文,现代文一篇不上。——这一点,我真要感恩康中的语文前辈践行着优良的传统,没有在我一毕业时,就用这种可怕的想法给我洗脑,我们一直都上着有模有样的语文——即使到今天,我的师父依旧在他的课堂上不断探索和坚守着真语文,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不可能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所以我对孩子们说,高一高二,就是练习内功的时候,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功,再好的招式,也不过花拳绣腿;如果拥有强大的内功,考试那些招式,半年足矣!
如果用三年的时间不断去重复那些单调的招式,看似离成功很近,其实根本就没有搭建起通天之桥,永远囿于一寸之地,还不断用整齐的原地踏步来天天安慰自己,不尬吗?!
我又想起犇犇小时候,有同事把孩子送去早教班识字,孩子们每天带着几颗认识的字骄傲地回家。犇犇的爸爸呢,也并不着急,只是每天带着他的儿子阅读六本简单的绘本,而且阅读的时候,犇爸从来不教其中的任何一个字,除非孩子后来积累了一定的字量,主动询问,他们好像更欣赏书中的绘画。就这样两年,在我这个忙碌的班主任眼里,仿佛是突然,孩子就在五岁的寒假里会自由阅读简单的桥梁书了。后来我常想,两年的时间,只是阅读绘本,有几位爸爸,能忍住自己不去对孩子的认字指指点点,有几位妈妈,能坚持不让认字败坏阅读绘本的胃口?——我一定是那种败坏孩子阅读胃口的妈妈,为什么?因为我会太着急。因为我太不懂得给时间让孩子成长了,因为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太不自信了,因为我太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了,或者,换句话说,因为我太不懂得教育的本质了。
毕竟,揠苗助长是时代的趋势,在许多人眼里,“相信种子、相信岁月”,不过是南明的口号而已,它不是一句理念,更别说是一种教育生活。然而,提出这个理念的人,懂得教育背后的本质,所以才敢那样的从容!
才敢从容!可是我们何时才能再从容?大多数的我们,即使在孩子面前,也表现得那么焦虑,我们的焦虑不断向孩子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如果他们不好好成长,就应该对养育他们的父母充满愧意——在这焦虑的表象里,我们所呈现出来的,不过是对自身的一种莫大的无助感而已!而通过这种焦虑我们实际告诉了孩子什么?——连爸爸妈妈都搞不定,这件事我一定做不到。通过这种焦虑我们又教会了孩子什么?——焦虑!无法用心地去应对事情,只用焦虑来缓解自己能力无法进益的问题,通过向周围的要求而不是自我的修炼来表现“自己正在解决事情”而已。
当凡事难以从容时,我们的教育已经输了一半了。
于是又想到我们的“妈妈阅读群”,群里所有的妈妈几乎都是白天忙着上班,有时上班间隙完成任务打卡,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晚上阅读打卡。我们之所以这样坚持,是因为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与方法,开始增强了对这个世界的把控力而已。说实话,自从有了这个群以后,我已经在“家长事务群”很少发消息了,过去还总会分享一下文章,毕竟过去的潜意识里还在把“家长事务群”当作学习共同群,而现在它们的功能已经决然分开——毕竟,我们找到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妈妈群里每一个阅读的自己,都逐渐变成了一束阳光,即使不能普照大地,至少努力把家里照得明亮。昨晚忙到十点四十,回来还要阅读打卡,但是看到妈妈们的思考,又充满欣慰,满是自豪,毕竟,我的生命底色,也只是一个妈妈,毕竟,我们的第二本书马上就要读完了。
我问犇爸:如果我是一朵停在家里的乌云,你会怎样?他说:“可能,我不会逃避你。”但毕竟,只是可能而已。
且别说孩子的分数需要修习内功,方有招式。无论为人师,还是为人母,我也有我的内功要不断地练习——舍此,还有更正确的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