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100 微信读书 |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4/100 微信读书 |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作者: Baron_0201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0:38 被阅读0次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岸见一郎

    62个笔记

      序章 何谓阿德勒心理学——常识的反命题

    >> 过去,阿德勒的思想曾被誉为领先时代一个世纪的思想,如今已经获得证明。阿德勒死后将近一个世纪的现在,我们发现,时代仍没有追上阿德勒。人类直到目前,仍不肯用现实的态度,面对阿德勒构想的世界。

      第一章 与弗洛伊德的相遇与诀别——探索欲望的根源

    >> 像这种与他人相比,觉得自己矮人一截的感觉,就称作“自卑感”。为了克服这种自卑感所付出的努力,就称作“补偿作用”。现在,“自卑感”“补偿作用”这些名词早已广为人知,大家都会使用。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这些名词的人,就是本书的主角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第二章 从“从哪里来”变成“往何处去”——原因论与目的论

    >> 人并非活在同一个世界,而是活在自己诠释的世界里。

    >> 这些理由被拿来当作原因。利用某个原因来说明目前发生的事情或状态,阿德勒把这样的行为称作“因果关系的假象”(《追求生命的意义》)。所谓的“假象”,指的就是实际上并没有因果关系。意思是,本来没有因果关系,但当事人表现出让人觉得有因果关系。

    >> 当我不想和那个人维持关系时(这才是找缺点真正的“目的”),我就不得不找出他的短处。这样才能把不和他继续维持关系这件事正当化。

    >> 目的论,就是人以对自己“有好处”的“善”为目的,并在这样的观点之下采取行动时理解事情的方式。

    >> 生气的目的,是为了主张自己的想法,并强迫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主张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通过生气这样的手段,真的可以把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吗?

      第三章 生活形态——对自己与世界所赋予的意义

    >> 想要改变生活形态,光有决心还不够,必须还要知道应该改善哪个部分。但追根究底,我们连自己的生活形态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所以第一步还是要有意识地去挖掘自己过去在无意识中学会的生活形态的面貌为何。除此之外,还要知道有哪些和过去不同的生活形态可选择。

    >> 人只能活在自己赋予意义的世界中没错,但假如被赋予的意义中个人性的比例太重,和他人共生就会产生困难。

    >> 人会为了某种目的,对于自己经历的事情赋予某种意义。

    >> 阿德勒曾说:“意义并不是由状况决定的。我们应该通过赋予状况意义来决定自己。”(《自卑与超越》)

    >> 若认为生活形态不是自己决定的,很容易把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或归咎于状况使然。但阿德勒十分强调一切取决于自己的重要性。因为他希望厘清责任所在。由于某种外在因素而决定了自己现在的状态这种想法,是阿德勒极力排斥的想法。

    >> 很多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说他很讨厌自己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他有某些短处或缺点所以讨厌自己,而是他希望借这些短处、缺点作为理由,避免和他人往来。不害怕和他人往来的人都很有自信,所以很容易找出自己的长处。

      第四章 共同体感觉——超越对自己的执着

    >> 阿德勒说:“人的烦恼,全都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阿德勒心理学讲义》)“终极而言,我们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除了人际关系之外,没有别的。”(《自卑与超越》)人并不是独自活着,而是在其他人之间活着。一个人没办法成为“人类”。“个人必须在社会性的脉络下才能成为个人。”(《阿德勒心理学讲义》)还有一个原因是:人无法独自活下去。这个意思不是说人很脆弱,而是说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与他人共同生存,人才能成为“人类”。人无法在一个人的状态下成为人类。人原本就是社会性的存在,最好还是要和他人共生共存,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离开社会或共同体存活。

    >> 阿德勒说,不敢直视大人的脸的小孩,表示他心里对那个大人存在着不信任感(《孩子的教育》)。目光闪躲这件事,即使只有一瞬间也算,表示这个人不想和对方缔结关系。呼唤小孩时,小孩会靠过来多近,也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对他人的想法。大多数的小孩,会在某个距离停下脚步,然后探索眼前的状况,再决定要更靠近些或远离些。

    >> 问题在“共同体”的意义。它是“无法达到的理想”,绝对不是指既存的社会。这里所说的“共同体”,是指目前自己所属的家族、学校、职场、社会、国家、人类,以及包含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人类,更进一步地说,是包含有生命与无生命的宇宙全体(《心智的心理学》)。因此,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并不是从这个字面上联想的、对这个既存社会的归属感的想象,或者要大家去适应这种狭隘的共同体。

    >> 总是以“我”为视角作思考的人,不仅无法理解他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变得自我中心。他们无法理解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从来不在乎自己无法理解的人与现象,而是把他们从自己的世界中排除。

    >> 人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去思考怎么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他人以及自己赋予什么样的意义才能活得幸福。

      第五章 优越性的追求——“善”的实现

    >> 阿德勒说:“因为我们习惯用成不成功等成果判断一个人,而不是通过那个人面对困难、超越困难的能力判断他。不仅如此,我们的文明,不太重视根本性的教育,比较重视显而易见的成果或成功。”

    >> 孩提时期经历身边的人死亡的经验,对小孩的内心会造成非常强烈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令他生病。

    >> 阿德勒说:“当你站在错误的立场看事情,心理学几乎派不上用场。”

    >> 人在订立目标时,以个人层面来说应该是幸福,以人类层级来说应该是进步,但实际上人在订立目标时,却总是订立一些对于达成这些目标毫无贡献的目标。

    >> 如前述,“善”这个字本来的意思是指对自己“有用处”的事物。人绝对不会去追求自己不想要的事物。唯有这种善,才是人最终的行动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会订立次要的目标。

    >> 所谓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综合前面说的,可以归结成三点:1.控制他人2.依赖他人3.不想解决人生的问题

    >> 通过生气让他人为自己着想,通过悲伤让某个人一直待在自己身边,或者是不断地责骂别人,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就是想控制他人,这正是方向错误的优越性的特征。

      第六章 脱离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活在简单的世界中

    >> 精神官能症患者或拥有精神官能症性质生活形态的人,都不认同同伴的存在,因此也不愿对同伴付出,作出贡献。

    >> 整理精神官能症性质的生活形态如下:1.认为我没有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解决人生的问题,为他人付出,作出贡献的能力。2.认为每个人都是我的敌人阿德勒说精神官能症患者、有问题行为的小孩、犯罪者,这些人都会形成这样的生活形态。虽然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根本的生活形态是一样的。

    >> 容易形成这种生活形态的小孩,阿德勒举出三种类型。首先是有器官缺陷的小孩。这类的小孩之中,有些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适当地补偿缺陷,不必依赖他人,努力面对人生的问题,也有的人依赖心变得很强,希望别人替自己承担人生的问题。第二种是受溺爱的小孩。他们会认为自己无法处理人生的问题,依赖心变得较强,习惯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照顾,总是一心想控制他人。第三种是被怨恨的小孩。他们感觉自己不被任何人所爱,在这个世界不受欢迎。对这样的小孩来说,他人通常都是敌人。

    >> 在现今的社会,小孩出现问题行为常会被归因于被爱得不够,事实上,更多的问题是来自父母给予过多的爱,或是小孩子对于爱的饥渴,也就是父母太过宠爱、小孩已经十分受宠却还希望得到更多的爱。

    >> 在这个情结下的牺牲者,通常受到母亲过度溺爱,被教导不用对别人产生关心,相信自己的愿望都能被满足。

    >> 关于被溺爱的小孩,阿德勒是这么说的:“母亲过分溺爱小孩,在态度、思考、行为、语言上都过分协助小孩的话,小孩立刻会化身为‘寄生虫’(榨取者),期待别人为他做所有事情,总是死皮赖脸地要大家关注他,用尽一切努力要让别人为自己服务。他们会显现出自我中心的倾向,压迫他人,时常受到他人的纵容,把没有付出只希望得到视为自己的权利。像这样的训练只要持续一两年,就足以让他的共同体感觉以及互助合作的倾向变得停滞不前。

    >> 母亲是小孩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遇到的“同伴”。但是,阿德勒说,母亲不可以让小孩子以为这个世界只有你才是他的同伴。要帮助他知道,这个世界除了母亲之外还有其他的同伴,不是只有母亲会关心自己,还有别人也会关心你。

    >> 前面的引用文中出现的形容词“榨取者”,意思就是“榨取他人的贡献”。

    对自立的抗拒

    小婴儿为了活下去,一定要使唤父母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中。他还不会说话,只能靠哭泣让旁边的大人伺候自己,不这样他就无法活下去。阿德勒说:“小婴儿是最厉害的,因为只有他能控制别人,别人无法控制他。”(《阿德勒心理学讲义》)

    但不允许他控制父母或身旁大人的日子总有一天会到来。小孩若不改掉如小婴儿般控制他人的习惯,就无法变成大人。虽说如此,仍有小孩在精神上一直保持在婴儿时期,拒绝长大,希望一辈子都能活在幼年时期。因为在幼年时期,自己什么都不用做,身旁的人都会替自己准备好所有事,他一点也不想离开这样的舒适环境。

    >> 阿德勒说:“小婴儿是最厉害的,因为只有他能控制别人,别人无法控制他。”(

    >> 被溺爱的小孩会出现下面这些症状:尿床、进食障碍、夜惊症、不停咳嗽、便秘、口吃等。

    >> 希望不断得到大家关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种想法本来就是错误,也是不可能的事。

    >> 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他希望得到他人对他的爱,却又不愿作出相对应的付出。这样的心态即使等他长大之后,依然不会改变。

    >> 但很遗憾的,什么都不付出的人,不会被这个世界接受。这正好说明了,为何这样的人总是容易感到挫败。

    >> 在被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不知道怎么和现实世界相处,这个世界和他过去身处的世界完全不同。

    >> 人生为何如此痛苦?他认为苦难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自己的身体终究得面对衰老死亡的命运。第二是外界会以压倒性的、毫无慈悲且具破坏力的力量袭击人。第三,与他人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与他人的关系所产生的痛苦远比前面两种来得难受。

    >> 处理问题时遭遇困难就想逃避,这样的生活形态,阿德勒形容它是“不是全部,就是什么都没有”(《孩子的教育》《人为何会罹患精神官能症》)。这种生活形态不只发生在精神官能症患者身上。比如说对一个不用功念书的小孩说:“你明明可以读得很好,为什么不读书。”不说还好,这么一说他就绝对不会再念书了。因为他想保留我其实很会读书的可能性。

    >> “维持现状确实很痛苦。但这和着手解决问题(结果却解决不了)时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的痛苦相比,后者的痛苦更厉害,导致他宁愿选择现在的痛苦。精神官能症患者会忍耐所有精神官能症的症状产生的痛苦。无论是有精神官能症或没有的人,必定会对自己很没用这件事做顽强的抵抗,只是精神官能症患者的强度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 那些自认自己无法解决当前问题的人,会利用这类自己内心受到惊吓的事件,作为回避面对问题的理由。

    >> 幼年时期的经验就像活生生的碑文一样铭刻在小孩的心中。小孩无法轻易忘记这些事情。”

    >> 理解精神官能症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将所有的精神官能症症状放在一旁,直接调查该患者的生活形态以及优越性目标就对了。”

      第七章 阿德勒的教育论——人生的问题以及赋予勇气

    >> 当然,想要达成目标、解决问题,努力是必要的,只要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最终都可以实现。阿德勒引用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话:“他们之所以做得到,就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到。”(

    >> “想要和他人相处愉快,必须以对等的人格互相对待。”(

    >> 大抵所有人际关系的纠纷,都来自自己插手管别人的问题,或是别人插手管自己的问题。不只是亲子关系,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这样。

    >> 人的价值并不依存于他人的评价。人不会因为别人说他是坏人,他才变成坏人;或因为别人说他是好人,他才变成好人。在意他人评价就意味着这个人对自己抱有想象,会去配合别人对他的期待。

    >> 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希望大家注意,人的价值并不是来自贡献,而是来自“贡献感”。

    >> 被赋予勇气的小孩,只会关心一件事,那就是怎么解决问题。但是害怕失败的小孩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只会关心自己。他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失败,害怕到甚至不愿试着去解决问题。被赋予勇气的孩子们则不会这么想。他们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即使解决问题了,也不会借此炫耀,或表现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

    >> 所谓的赋予勇气,是帮助小孩产生自信,相信自己的人生问题自己可以解决。小孩要靠自己的判断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大人只能从旁协助,不能替他承担责任,也不可以影响小孩的意志,让他转向别的目标。

      第八章 与他人的关系——个体的独立性与他人的共生

    >> 人的本质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与他人共生,人才能成为“人”。一个人无法成为“人”。

    >> 若执着于人一定要做些什么才算有贡献,有时甚至会忘了最重要的目的,也就是保持对他人的关心;另一个极端则是,消极地认为自己光是活着就已经造成他人的麻烦。

    >> 连恩说:“能够领悟到自己不一定是他人认为的那样,是了不起的成就。这就是自我身份认同,也就是“为自己的存在方式”(Being-for-oneself)与“为他人的存在方式”(Being-for-others)达到一致的境界。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意识,是充满痛苦的。”

    >> 我们不用特别寻求他人的认同,人只要活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即使没有通过语言直接获得认同,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充分被认同了。

    >> 竞争是最损耗人的精神、健康的事。

      第九章 怎么好好地过完这一生——看清现实与理想

    >> 有人会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当作当下状态的原因;同样地,也有人会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当作当下,或是当作从今以后的生存状态的原因,这么一来,当下的生存状态就被限制住了。当下的生存状态一旦被决定,这个把未来纳入射程范围的原因论,会让我们在面对困难的问题时,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正确来说应该是,相信自己可以躲开这样的努力),反而会说服自己是个不幸的人,或者现在虽然过得幸福,但通过这样的想法减轻将来失去时可能受到的冲击。由于它背后有这样的目的,所以这种“面向未来的原因论”,也算是一种目的论。

    >> 阿德勒常常使用“活着的喜悦”这样的说法。活着很辛苦没错,但不一定要活得很深刻才能对活着感到喜悦。即使人生无法经常感到舒服畅快也可以感到喜悦。“活动着”(energeia)的生命,会珍惜每一瞬间,但也用不着每分每秒都活在紧张感中。

    >> 最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看向未来但同时又专心在当下这种双重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无论现实状况如何,都不会失去理想,同时又很重视当下的生活。

      后记

    >> 有一句希腊谚语说:“一只燕子造不了春天。”某天,父母下定决心,试着对小孩说“谢谢”,结果没想到真的换来小孩面露笑容的回应。父母才在心里想,什么嘛,原来那么简单。但下一刻,小孩又开始惹父母生气。刚才的幸福感顿时烟消云散,父母开始反省自己,怎么一不小心又变得跟以前一样了,原来阿德勒说的话这么难做到。这些日常的人际关系虽然不是人生中的大事件,但确实是人生的试炼。阿德勒也说:“心理学并非一朝一夕学得会的科学,除了学习还必须实践。”(《孩子的教育》)

    >> 阿德勒强调,我们过去的人生对于我们未来打算如何生活丝毫没有任何影响。只要能这么想,我们就能鼓起勇气活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100 微信读书 |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i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