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高温又是台风的盛夏时节,
多想每天宅在家里一步也不出门。
可是不得不做造型的时候,
是不是恨不得将自家变成一个美发沙龙?
但是,剪个头莫名被宰了成百上千,到店之后被洗脑办卡,剪完之后货不对版,理发师的“艺术创造”……
诸上,可以概括为美发行业中的明显痛点:价格不透明、排队时间长、强制办卡、非标程度高。
自 2014 年开始,美发经历过一波创业热潮,有做供应链的弘火、星沙龙,以及系统服务商美管加等。
到中间的服务环节,则有上门和到店两种思路,像上门的KAKA,以及到店的南瓜车、快发、优剪等。
上门和到店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上门服务则会有美发工具上的限制,到店则加重了租金和运营成本,扩张需谨慎。
在国外,有一家美发店不烫发 不剪发 但是却做到了年收入1亿美金。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美国家庭主妇AlliWebb开设的Drybar美发店,做得就是不剪发、不染烫的洗吹造型服务。
自2010年开业至2015年,Drybar的收入从100万美元飙升到7000万美元;预计2016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亿美元。
AlliWebb的梦想,年业绩做到10亿美元,把公司打造成美发界的星巴克。
每个月,都有超过50000名女性使用Drybar的服务;截至今年3月,Drybar旗下共有57间门店,预计2016年底扩张至75家门店。Drybar在美国计划开到300到400家,并且将向加拿大和英国扩张。
只做洗染及护理造型;预约制,服务流程全部标准化,满足高频次需求。
全自营,权力下放到每个单店。
做商圈/社区店,密集开店,结合新零售做“美发超市”。
所以,在中国也是可行的。
不过,标准化是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儿,很大程度依赖于供应链和对运营的把握。
一、市场分析到位
在开店之前,对市场已经有精准的分析:
1、吹发才是高频需求
女性在美发上最高频的需求不是剪发、烫发和染发,而是吹发。按照头发生长周期,剪发可能是1-3个月一次,烫、染的时间间隔就更久。但吹发造型不一样,想要迅速打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出席场合,比如聚餐、参加活动、购物逛街或者其他时刻—通过吹发就能快速完成。
2、爱美,就得做造型
另外,自拍狂潮的兴起及各种晒图也推动了吹发造型。女孩在社交平台和图片视频上秀自己,新潮和多变的造型变成一种迫切的需求。将DIY发型的视频上传到微博、抖音等社交网站,收获粉丝,不仅成为网红,还给自己的店铺和吹发带来人气。
二、海底捞式师徒制、预约制
选择了到店模式,租金及运营是降成本的重点。
用预约制和标准化降低成本,进行规模化扩张,每家店按工位比例配备人员。所有服务都拆分成固定的步骤,在标准时间内完成,拥有标准的一套服务体系。比如,洗头一项就被拆解成了数十步,从开始洗头到吹头、造型到护理,整套流程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过程中员工严禁向顾客推销任何产品和办卡服务。
在经营方式上,则仿照海底捞的师徒制,权力下放到单店,店长用完整且可量化的培训体系让员工快速成长,并且设有奖励及淘汰机制。
由于服务足够标准化,时长确定,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坪效。
三、商圈+社区店
满足快速洗护染需求,用户会买账吗?
也许可以从行业数据来看看。点评 2014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美业市场(体验性消费)有 5000 亿的市场,其中美发占了 3000 亿。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商务部 2016 年美容美发典型调查企业数据统计测算,截至 2016 年底,行业营业额为 3129.34 亿元,同比增长 2.70%。可以看出,市场是逐渐扩大的,不过 没有剪发和烫发业务,模式更轻,剩下的洗护染业务能否抓住足够用户,则是另一个问题了。
假如营业时间早 8 点半到晚 9 点。希望能达到的效果就是,如果 9 点上班,或者要见客户,用户能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楼下的 V+洗个头、吹个造型再去上班。
总结一句,这种经营模式是相当互联网的打法,重资产、标准化、密集开店。以火锅店类比的话,经营则是海底捞师徒制+呷哺呷哺的高坪效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