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这是二十五年前普通话测试的一篇文章,我们师范生,对三笔字和语言基本功要求更严格,那些文章每天老师都领读,篇篇我们几乎都能熟读成诵,那时,我对冯骥才开始有所了解,就是从那句“真好”开始——
冯骥才,1942年3月25日出生于天津市 ,祖籍浙江宁波(今江北区慈城镇)。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
1961年,毕业于塘沽第一中学。196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画作和美术评论文章。1974年,与李定兴合著长篇小说《义和拳》。1979年,发表小说《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1980年,凭借《雕花烟斗》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发表散文《挑山工》。1982年,任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同年,发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1984年,发表小说《雪夜来客》《神鞭》。1986年,中篇小说《神鞭》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任第七届政协委员;同年,出版散文集《珍珠鸟》。1988年,当选为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1995年,当选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东亚副主席;同年,出版小说《石头说话》。1998年,凭借小说《石头说话》获第六届十月文学奖。2000年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2003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倾听俄罗斯》、画集《名家·名品》。2006年,完成艺术理论专著《文人画辩》。2007年,出版散文集《灵魂不能下跪》《爱犬的天堂》。2009年,出版文集《绵山神佛造像上品》、小说散文集《散花》、学术著作《消逝的花样》。2011年2月,出版《冯骥才画集》。2012年9月,出版文集《冯骥才课文》。2016年出版小说集《俗世奇人》(足本)。2018年,出版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 。(网上材料)
我从参加工作后,每天教数学,都是数字计算,好在我的爱好是看书读书,读过的每本书几乎都是精读、默默朗读,并且这是我几十年来的唯一爱好,也没有什么明显收获,如果强加自己收获了什么,可能就是强大的内心、孤傲的性格、富足的精神生活,尽管物质上始终一无所获。
有时,感觉自己就像一粒种子,被扔在了贫瘠的土地上,甚至偶尔会被人恶意得踢到墙壁上,再吐上一口唾沫。但是空气中有阳光、雨露,那是上天的普惠,没人能挡着住,石头下的种子还能发芽,所以我活得很好,无所畏惧。
有幸,我读到了《俗世奇人》,冯骥才的当代作品,不由一句感叹:“真好!”
特意去书店买来一套《俗世奇人》,老板说一般都是买《二》的多,我就一二三四全买,只要是系列。
那书的缺点是太薄,精读一天至少一本,不到三天读完。
在网上听书,篇篇几乎听遍。
我开始细细扒拉冯老先生的生平事迹、所著作品……原来这老头儿挺优秀,并不是语文课上介绍作者时单薄的“当代作家、画家”仅此一句。
算来,现在冯老已经八十一岁高龄,我曾做梦:如果有幸见他一面……该有多好?我一定当面请教老先生,他是如何描绘出了一百年前天津卫那些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小人物,精炼的语言还那么风趣幽默。
我不敢想,像我这样普通的一粒种子,发芽后在草丛中都看不见的一个,将怎样茁壮才有机会和一棵参天大树对话?
惟有祈祷,愿冯老先生健康长寿,等到那一天——我可以去拜见、去聆听……哪一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