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昨天是参加曼陀罗培训的第三天,昨天的主要内容是胡珂婕老师带来的曼陀罗实操培训。
胡老师讲的很细致,从什么样的人适合用曼陀罗进行咨询,到曼陀罗心理治疗的基本疗程,再到曼陀罗如何分析,咨询师的状态等等各个方面,通过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把曼陀罗实操呈现给我们。
最重要的是有两个体验环节,第一个体验环节是训练我们进入曼陀罗实操。通过一幅呈现的曼陀罗,让每个人既体体验求助者的角色,也体验咨询师的角色。我们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呈现。
在我和我的搭档之间的体验当中,在我做咨询师的时候,我带入了李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小技巧,比如我能帮到你什么,你觉得我能帮到你吗?等提问技巧。在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很稳定的,但是当求助者抓住我的手的时候,尤其她的手是冰凉的。我感觉到我有一丝担心,因为我知道在设置中,咨询师和求助者是不能有肢体的接触的。我觉得我们违反了这一设置,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想把手退出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我退出来,对她来说,或者对我们的咨访关系来说是一种破坏。所以在这种犹豫不定中,我还是接受了这样的现状。
两两练起来咨询目标,我觉得商定的还是比较明确的,我知道咨询目标应该是咨访双方共同商定的,不是咨询师说了算。可是在我们商定的过程中,求助者说她不知道怎么办,她想听我的意见,听我的说法,也愿意听我的。我觉得那一刻我又有些好为人师,又有些过于主动了。我可能又站在了一个不平等的相处状态,或者说那个时刻,我没有更好的办法摆脱她的依赖,所以我三次确定——你真的愿意听我的吗?在那个时候,我也是想到在李老师的培训中,老师说如果对方真的想要依赖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的让她依赖。但是在那个时刻,我们一定要觉察到我们已经被依赖上了,一定要想办法慢慢的再摆脱依赖。因为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是她自己能够独立。
在后来实施的过程中,好像是我们还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去。
当我作为求助者角色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咨访关系,尤其是我,我是有阻抗的,对方也觉察到了。就是因为咨询目标不是我们商定出来的,而是她提出来的,她也没有询问我的意见,就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下去。
最后在总结的时候,我们真正的感觉到我们知道在咨访关系当中应该做到尊重平等,应该以来访者为中心。但是在实际实操的过程当中,我们却很难做到,就是因为我们做的还不够多,练的不够多,我们还不熟悉,还是很容易陷进普通生活的模式当中,而不是真正的咨访关系。
胡老师带实操第二个体验环节是,一个咨询师角色,一个来访者角色,利用现有的曼陀罗进行个案,胡老师做督导。
晓坔做咨询师,我做来访者。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一些不舒服的,因为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些远,而咨询师好像并没有关注到,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所以那一刻我心里是带了一点挑衅的,我觉得我自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放松的,我也能感觉到咨询师是有一点紧张的。因为我感觉到她提问的时候是有一点小心翼翼的,而且会不时沉默,或者说在思考应该怎么问,而且她的关注点更多地是在画,而不是我,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疏离。
在中间有一段时间,应该是咨询师先沉默下来,在此期间,我也在不断地看那幅画,我自动带入到了生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联想到了在生活中对母亲是抱有遗憾的,母亲曾经跟我说过,想要让我陪父母一起到济南来玩一玩,虽然我没有拒绝,但我一直以忙为借口,一直没有陪他们来。
在这一刻,我想起来,有一次跟朋友到天齐渊公园的时候,她说起她开车拉着她的父亲一起出来放风,我就想到了我母亲曾经的梦想。人家刚刚学学会开车,刚刚买上车,就能拉着老父亲出来玩,而我是多年的老司机新手,连个车也开不了,而母亲又坐车不方便,出行对她真的是一个难题。也许母亲的这个愿望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愿望而已,也许真的终其一生是没有办法满足的。
九点半的晚餐这一刻,我是有愧疚,有自责的,想到这里,心里是难过的,悲伤的,可是好像这种感觉又说不出来。在这个时刻,我感觉到如果咨询师能够给予及时的引导,对我可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帮助,但是咨询师没有给到。她只是很笼统的说能感觉到我很难过,我觉得和咨询师是隔了距离的,她并不能共情到我,我的情绪想出出不来。
在整个咨询的过程中,我觉得咨访关系的建立是很重要的,而且咨询师的细节的把握能够影响到求助者的状态,比如咨询师和求助者距离的远近,比如咨询师的状态,比如咨询师的提问,比如咨询师的引导等等。
最后,胡老师就我们的咨询过程进行了督导,带领大家做了思考,总结,当然也帮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情绪整理,也对咨询师角色进行了总结。主要还是让我们自己反思,领悟。因为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领悟到。
综合一天的理论以及实操,我觉得我们学什么不重要,用什么才重要,会用什么更重要。知道很容易,做到却不容易。从知道到做到就是从头到脚的距离,虽然不过一米多的距离,却好像隔了千山万水。
百合花开了两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