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08:00 被阅读0次

书河上亭壁  

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相关文章

  • 晨间日记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 水漫青年岸——蒋一坤

    钟表,可以回到出发点,却已不是昨天…… “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的黄河依旧波涛如怒,堪回首,十数年...

  • 诗画共读:秋山红树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北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 一日一书

    《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2017.11.01...

  •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 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

  • 《书河上亭壁》解读

    《书河上亭壁》宋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夕阳西下,我漫步...

  •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出自宋代寇准的《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

  • 分享~秋天的诗句2

    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唐·白居易《秋...

  • 散文||石桌棋盘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黄昏,躲在一棵大槐树下,远望座座群山,或似银蛇,或似苍龙,或似醒狮,...

  • 铃铛子简笔画团练+156落花片片融入泥~第三次作业

    从小便有画画的梦想,总幻想着有一天背着画架漫步在“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的郊外,让眼前的美景通过自己的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xj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