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见了一个朋友,因为是老乡的缘故,彼此都在上海打拼,确实很难得,见面聊到到上海来的时间,工作,发展,以及现在的收入状况。听了之后感觉自己是真的自愧不如。

一、故事
95的小伙,来自甘肃天水,初中未毕业,12年来到上海,刚来在大众点评做地推。做了一段时间感觉不适合,换了一份做家具的外贸销售的工作,此时遇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贵人。因为这个贵人是从日本的一家公司挖过来的,他有幸成为这位贵人的助理,平时做的事情无非就是端茶倒水,其实这个贵人是一个脾气很坏的人,而且是个烟鬼,许多人都很难忍受他的严苛要求。即使你的肩膀上有头屑洒落,他都会说你半天;看到你的头发太长也会批评教育。也许这就是日本人做事的严谨,在这样的严要求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和教导之下,使他懂得了许多做事的方法和遵循的一些原则。一年半让他明白许多东西。

二、选择
最终他也没有说他是怎样转到新媒体运营的,在现在就职这家公司之前,他是做电视媒体运营,因为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所以被猎头挖到这家公司。面试时,问他薪资预期,他说了一万五,公司老板说给他八千五,让他实习两个月,看看推广效果。两个月之中,他让门店的订单由以前每天两三单的订单量,上升到了峰值的时候,每天有150单,两个月还没到,老板找他工资,他说一万五,老板说一万二,给他配两个助理。他同意了。

三、励志
这就是故事的全部,非常的简单,来自偏远山村,以放牛出身,初中没有毕业的屌丝,却凭借着自己的一门技术过起了小资生活。而且意识到自媒体的重要性,有自己的公众平台和头条号。与我们大多数刚毕业没几年,拿着几千块收入的所谓的白领相比,自觉形秽。通过和他的交流,能够深深感受到三十岁男人的睿智和成熟,而不是代表22的九零后,也许这也验证了古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四、反思
从这个故事中,我深深地反思,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只是自己努力还不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计划,而是因为自己的规划是虚无缥缈。其实早就知道,大学其实就是培养三种能力,一种是自我学习的能力,一种是与人沟通为人处世的能力。最后一种 就是资源整合的能力。认真想想这三方面似乎都不是自己的强项,而作为一个文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也许我们只能面对几千块的工资收入,而且在这个收入的基础上,你的工资增长也许遇到天花板,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能力。

五、规划
经历总是让许多曾经经典的话语历历在目地呈现在你的眼前。13年高中同学到上海找暑假工,和我待在一起,交流中听到他说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过了四门课,还有两门没有考,不够这两门难度不大。我当时就赞叹他很认真,他当时说了一句非常接地气的话,他说我学的是会计专业,这个证书就是我将来吃饭的家伙。14年毕业,他顺利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进入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号称是中国会计行业排名第五,15年在邯郸买了房,16年春节结的婚。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核心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一次跟堂弟交流,他说要学车,说他虽然小,但是有计划,他说技多不压身,现在想想,确实是如此。

六、本质
所以说不论你在谈大学无用论,或者大侃社会实践论。其实我们应该抓住事物的本质,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的大染缸需要的是能力,企业需要的是你能做哪些事情,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收益。而不是说你大学有没有毕业。获得了什么文凭,所以请不要给大学贴上无用论的标签,大学没有错,大学有没有用,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利用。
屌丝力作,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私聊。私聊不收费,转载也免费,交流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