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691888/c3ce9d05a10cf4cc.jpg)
曹操听他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心想;不错,既然称为神鱼,自然是有灵性的,知道自己体躯太大,经常浮上水面,定要闯祸,不是碰翻船只,就是伤害生灵,所以它一直伏在水底,安份守己。一定要江面上起了浓雾,船只不通行了,它才浮出水来。
古书上说,每当一种叫商羊的独脚鸟儿出现时,天就要下大雨了;看到石燕成群飞舞,那便是起大风的征兆。这就是说,这类奇异的禽兽鱼虫出现,都与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今天这种少见的浓雾来看,就可以推断出,这件东西就是“卧鱼”。“卧鱼”是长江中鱼类的祖宗、首领,它一出现,那些子孙、部下都要恭恭敬敬地朝拜它,这便形成了长江水族大会。
哦,原来“卧鱼”还有这么一段故事,倒颇有兴味。曹操又问:“那末,惶惶之声又是什么呢?”
徐庶想,不瞒你说,诸葛亮的计我样样都明白,就是这声音,我到现在还不清楚,不知孔明是用什么东西发出来的。不过,要回答你这个问题还是十分容易的,说道:“此乃卧鱼吼叫之声。”
曹操想,有些鱼是会叫的,这确有其事。“卧鱼”身体这么大,又称到神鱼,叫出来的声音绝对不会象老鼠那样吱吱吱地叫,肯定特别响。
曹操越听越相信,越听越入神,似乎到江边来不是察看军情的,而是来开开眼界,见识一下“卧鱼”。
两旁文武听了徐庶的一派胡言,也都信以为真,都在卧鱼长、卧鱼短地议论纷纷。顿时,“卧鱼”两字不胫而走,四下传开,自后向前,一直传到水营门外面那班弓箭手的耳朵里。
大家一听,原来这东西不是怪物,叫“卧鱼”。刚才不知道它的尊姓大名,所以只能叫“长江怪物照箭”,喊起来非常拗口,不得劲。现在知道了它的名字,就可以直呼其名了。
这班弓箭手向着江中齐声叫道:“‘卧鱼’照箭睐!‘卧鱼’照箭哪!”一面嘴里喊,一面更加起劲地射箭。
曹操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卧鱼”既然是神鱼,又是难得出现的,正巧被我遇着,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让我再问问徐庶:“元直公,但不知见到‘卧鱼’祸福怎样?”
“丞相,见到‘卧鱼’乃是大吉之兆,主在克敌制胜,戡定一方。丞相定能踏平三江,生擒周郎。”
徐庶嘴上这般讲,心里想,你看见“卧鱼”是晦气的,非但不能过江,而且保你在赤壁一蓬火全部烧光。
接着,徐庶把话题一转:“不过,丞相,‘卧鱼’水族大会,焉能放箭射退?理应设下香案虔诚跪拜,通神祝告,叩头四个,‘卧鱼’自然退去。”
司马懿听到这里,心中暗暗说道,这家伙信口雌黄,完全在热昏。
哎,尽管他热昏,曹操就是相信。他想,怪不得放了那么多的箭还射它不退,原来“卧鱼”是不怕箭的,它是吃软不吃硬,一定要给他磕了头才肯算数。虽然我平时上朝见驾都是立而不跪的,皇帝作不了我的主,但是今天由不得我了,得罪了神鱼,恐怕对我的水战不利,还是磕了四个头让它退去了事。
不过,徐庶的说话是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的。不听他的话要上当,听了他的话又要受骗。现在他叫我不要放箭,看来这话靠不住,说不定幸亏是这些箭才把“卧鱼”射住,使它不敢靠近的呢。
万一我停止放箭之后,“卧鱼”游过来横冲直撞,把水营冲坍,把战船撞翻,叫我如何收拾?到那时,我杀你徐庶都来不及了。
所以我要来一个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磕头归磕头,射箭归射箭,这叫磕头射箭两不误。它若吃硬功,我在射箭;它若受软功,我在给它磕头。这样,万无一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