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时夏天读研究生时,全国就开始风行高校合并。本来一些规模不大的小校纷纷被大校合并,合并之后的高校成了一所所文理工医农齐备的综合性大学。江海市也未能幸免,时夏天所在的江海大学,2002年时被震泽大学合并。
其实时夏天1995年刚进入江海大学不久,办公室的老孙就说过有关合并事宜。可当时时夏天不放在心上,江海大学规模也不小,自成一体也不错,很有特色怎么还会被合并,而且当时自己就住在江海大学后门的家属宿舍,上下班很方便,真心希望不要被合并。很多时候都是宁可做小庙里的菩萨,也不愿去大庙里当沙弥。
进入1997年以后,很多时候大会小会就开始议论有关合并之后的安置事宜,看来合并就是一种必然。很多时候领导的高瞻远瞩不是底层老百姓所能想象,合不合并也不会和你时夏天商量,你只要奉命行事就可以。如果你真有本事,你也不用多想,你也没必要多想,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换一个地方,没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途也不一定。
从1980年以来,一个关键词就是“变”。从hzs到lccb,从乡到镇,从大队小队到村、宅……一切都在变化中,真的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也是在这变化中,不知不觉中农村老家几乎家家户户都造了新房,抬头望出去一片都是新农村的景象。与之同时jhsy也开始贯彻实行,这对于农村的传统观念而言,似乎是一个沉重打击!以前人们害怕一脉单传,如今你只能一脉单传,至于是不是能传只能凭运气,没准就断了香火。可你又能如何?
小孩子少了,学校生源就成了问题。时夏天小的时候,他所在的鹤鸣乡就有十几所小学,几乎每个生产大队都有一所小学,无论是乡办还是民办。可现如今?最起码时夏天曾经就读的小学早就荡然无存,每次走过曾经小学校址,看到校园内不再传来朗朗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机床的轰鸣声,时夏天总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悲凉。小学如此,他曾经就读的高中也被降级改名,学校还在,可看到那校名心里感觉阵阵落寞。曾经是一所完全中学,鹤鸣中学,如今成了东河第三初级中学。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时夏天曾就读的大学也被合并,看来他就是一个没有母校没有归属感的浪子了。如今自己所在的江海大学也被合并了,在他的心中不禁有点哀叹!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流浪儿,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又如同一叶扁舟,在风大浪急的河面,你又能如何?只能随波逐流……
合并了,离家就更远了。原先的江海大学虽然规模不大,可毕竟处于市中心位置。如今合并之后,就到了江海市西北角,离开时夏天老家更远了。这么远的距离做公交车单次就需要两个多小时,还好有校车,但校车点离开他家还得坐公交车,耗时半小时。校车早上有两班,6:30和7:30,如果有早八的课只能赶6:30的,那从家里出发的时间就更早。早上五点多就得起来,洗漱、吃早饭,赶公交车……晚上到家一般也不会早于六点。
小顾比时夏天还要忙,经过几年的努力,她已经是福乐家超市的店长,天天也是早出晚归!如今家里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里的小冉谁来照顾?谁去接送他?毕竟他才上小学啊。
2020.11.22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