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黄庭坚《赠张叔和诗》: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其中,【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作为清代张廷玉的座右铭,张廷玉历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尤为雍正所宠信,任大学士,三等伯,是清朝汉人唯一配享太庙之人。
张廷玉做到了言行一致而且贯彻始终的,其原因在何处?在于别人只是“口默”,而他则做到了“心默”;
何谓“心默”?心里清楚,脑子里明白,不争宠,不争先,不多言,不冒担风险,归根结底是“少欲,不争”。这也是他在官场中的成功立身秘笈。
道德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论语中有一段: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这句话大概的意思:
有人说,冉雍(孔子的弟子)已达到仁的境界,但不太会说话(表达能力不行);
孔子说:非得要那么会说话吗,如果每天用一张嘴跟别人打交道,引诱别人做一些事,会招致厌恶;
我也不清楚冉雍是否已达到仁的境界(这并不是孔子在否认冉雍,因为仁是内在的,外部难以看到,不可随意论断),孔子再次强调焉用佞,意味着强烈的否认,非得需要那么会说话吗?
我们用了三年学会说话,却需要用一辈子闭嘴。
历史滚滚向前,但人性亘古未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在职场中,亦如此,如何保护自己,最佳的方式就是【不如一默】;其实,相反沉默更是一种力量的表达。
如果通过人的表情、情绪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严重地讲,这是一个人缺乏定力和修养的表现。
在接下来的工作,通过团队协作,把整个工作方向、重点以及例行工作,梳理清楚,坚守本职工作,不触底线;但也不犯界,更不可大包大揽。
在例外之余,不断总结、提练,探索BT/IT管理机制,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人要有志向,要有使命,但更要谦和、仁义;
我们如果难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至少要成为不伤害他人,也不受他人伤害,而且有价值、有所作为的人。
我相信厚德载物,也相信德要配位,我们内心要去除贪、痴,扫除心中雾霾,让更多的阳光能照射进来,成为积极、阳光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