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这篇文章是我对自己行为的一次刻意反思。用刻意是因为文章用到的语言和流程都是对《思考快与慢》的刻意练习。所以,读起来会让人感觉生硬、干涩、甚至不是那么的准确正确,这不是一篇好的作品该有的样子。
而我选择这样做,是因为我的一次认知升级。以前对思考的理解就是“思考”本身,把思考过程认为是一个整体,但在《永澄:来,我帮你把思考的方法串成一个体系》中,我知道了思考竟然是能够分层级的。思考,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理解、分析、表达。
写作是表达的一种形式,而表达是思考是最显性的那部分。如果没有理解、分析为基础,表达必然会一团糟。所以,在学习表达之前,我必须先学习更底层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我放弃一部分表达的技巧,把跟多的注意力放在理解层面的练习中,也就有了这篇看起来干涩的文章。
如果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你感到不知所以,我不介意你放弃,更不介意你的批评。
写在开始前
1.为什么要进行反思?
发现“打印”事件中自己的问题,想要通过显性化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来觉察自己行为背后的大脑活动,找到这些活动背后的捷径,防止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2.怎样显性化?
01.陈述事实(不加任何感觉评论)
02.分析原因:S1、S2分析,流程验证;
03.总结问题的关键点
3.成果是什么?
文字+流程图
思考过程显性化
昨天在共读群里进行了一次关于打印永澄老师的公众号文章的讨论,我作为最初的信息统计发起人进行如下的反思:
一、事实描述
01. 2017年7月19日上午9点20分左右,我像往常一样点开共读微信群浏览信息,看到群里有人在讨论“想要打印永澄老师的公众号文章”,正好我也有此意,便发出了如下的信息。
02.之后,陆续有小伙伴加入接龙的队伍,CW主动提出整理人员信息,我退出群讨论。
03.之后的一个小时里,我下载了老师公众号文章合集的两个不同PDF版本进行比较,准备打印事宜。
04.同时,群里有伙伴提到可以把老师的文章分类打印,我认同她的提议,于是便和CW商量分类的标准,但由于对老师本身给出的分类标准并不知晓,便初步确定按老师文章本身自带的“理念、优术、…”标签先进行简单的分类。
05.有小伙伴N给出去年打印文章的流程思路,我做了收藏。
06.之后,我将PDF版本中自带的目录打印出来,对照电脑进行分类标注。(标注了1/5)
07.收到N的信息,停止了手头的打印准备工作。开始反思,准备做PORT。
建议二、行为分析
关于“打印”事件,我的行为基本如上。在做这些行动的时候,内心比较亢奋,充满了激情和冲动,想要赶紧把这件事情做好。而且因为第一次参加永澄老师的活动,群里有许多小伙伴都是跟随永澄好久了,自己也很想能够尽快融入这个团体中,所以,更加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来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系统1迅速的自嗨起来,进入狂奔状态。
行为01-03分析:
1-1我的思考:
在我的决策环节中也用了快思考,迅速的做出了选择。而我暗中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是不是愿意加入?我的回答是愿意。我为什么做出愿意的回答?因为我本身也有打印文章的需求。也就是说,当我和别人有同样需求的时候,别人的意见更容易影响到我做出选择。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的打印需求是真实的需要还是想要,这是另外一个判断了。需要专门去做PORT。
行为04分析:
行为4包含了2件不同的事情:
:4-1 4-2我的思考:
我为什么会认同关于分类打印的提议?在这个快速判断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捷径让系统1做出了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决策?
我想这来源于分类这件事情本身是符合我们的认知原理的,人天生会自动将同类事物归类处理。所以,分类的建议完全符合直觉,我果断认同。(我判断关于分类启用的捷径是天生直觉,而不是专家式。关于分类的原理,我记忆中能提取出来的是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中有过一些论述,我以上的判断也是基于此,但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有待校验。)
行为05-06分析:
有人给出了过去的整体流程,但我只做了收藏。也就是说对这个重要的事情我选择了视而不见。(中信008页有这样的论述:当人们太过于专注某件事时,就会屏蔽掉其他事情,即使是平时很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例外)。虽然,我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都是靠系统1的直觉,但是我却把99%的注意力都投入到之后的行动中,比如说版本对比,分类处理。因为太过于专注自己眼前做的事情,而屏蔽了非常重要的提醒信息。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专注是好事,但是专注之前真的要首先明白专注的方向,否则就会像我一样,专注于错误的事情而漏掉真正重要的事情。
行为07分析:
收到N的信息,停止了手头的打印准备工作。开始反思,准备做PORT。
07我的思考:
为什么她的信息会起作用,终于开启了系统2的监控,开始做出理智的选择?为什么上面的整体流程就没有起到相同的作用?
我想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在N的信息中看到了“PORT”。PORT作为触发器,让我迅速的联想到了“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如果没有搞清楚目的而乱动会死的很难看。所以,我被警醒,系统2开始发挥作用,思考为什么了。
而关于流程的提醒为什么会不起作用?我想可能是流程提醒正面强化了“打印”这件事情。因为看到流程我会意识到,去年有人做了,这件事是被认可的,所以我也能做。
在这两个选择中,流程告诉我了是什么,怎么做,这属于系统1的控制范围,而PORT提醒我了“为什么”,这是超出了系统1能力的事情,所以就不得不启用系统2。以前也总被师长提醒,凡事多问为什么,但自己也总是会忘记要多问为什么。现在我想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多问为什么了。如果不想在重要事情上被系统1控制,做出那个最直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平庸的反应,就必须在日常的小事上多做练习,让为什么把懒惰的系统2启动起来。只有小事上足够的训练,才可能在大事上应用自如。
小结:
以上的流程图都是基于2017年7月6日V1.0版本为基础做的,和2017年7月16日的更新版本流程,在验证方面有一些不同。因为理解力原因,我将会在文章后继续验证。
还有一个关于系统1的问题,我没有理解透彻:系统1在什么情况下会一路狂奔?是不是只要感到满足,系统1就不会停?在这个过程中系统2是不是真的毫无监控?还是说这时候系统2已经被系统1带跑了?(中信P008页重读)
用PORT澄清自己关于打印的想法
原始版本
目的:为了更加便捷、认真、系统、有效的学习老师的文章
目标:将电子版的文字打印成纸质版
成果:装订好的纸质书籍
任务:按一定的标准将所有文章分类标注;
联系打印事宜;
验收成果
如果把自己当时的想法做成PORT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我当时会认为打印成纸质版这个目标能够帮我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呢?从后续的任务和成果来看,我要的根本就是一本书啊,纸质书和好好学习之间有毛线因果关系啊?!又要被自己蠢哭了。目的和目标之间完全没关系,明显是被自己的系统1忽悠了。所以,打印事件完全是为了自嗨,完全推翻最初的美好假象。
更新版本
这件事到这里本该打住了。但这件事情的初衷目的其实是没有错的,错就错在方法上。那到底怎么能更好的利用老师的文章来进行学习呢?重新做一个PORT试试看:
目的:为了更加便捷、认真、系统、有效的学习老师的文章
目标:抓取文章中的核心概念,构建起老师关于解释、决策、假设、反思系统的框架
成果:四个系统的概念库、流程图、理解文章
任务:建立概念库
刻意进行流程图学习和训练
每天文章留言,每周出一篇作品
(具体的执行,我想也没必要非要从去年开始,而是从现在的每篇文章开始提取概念,建立概念库,根据实际需要回溯关联以前相关的文章,不断补充完善。
关于打印,我想需要哪篇,打印哪篇,逐渐分类整理,这比打出一整本来更加有效。打出一本来很可能只会积压。)
写这篇文的感受分享
这次分析越做越觉得有趣,也越有动力继续做下去。因为能够清晰觉察到自己的思考真的是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而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以为轻松掌握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是大脑的自我欺骗。看起来简单的流程图,自己光口头解释也能说的通了,但真正放在实际中去校验,就会卡壳,就会发现有些地方还是不那么通顺,就会有疑惑。今天老师的公众号还提到了“越是容易有启发感的东西,越容易忘掉,越是容易掌握的东西,越是掌握不住,没有大气力的投入,就不能掌握好!”真的是简单的事情看输出,复杂的事情看输入。
学习这件事,学了几十年,到现在才知道,以前并不会学习,以前所谓的学习,不是低水平的勤奋就是被体统1忽悠了的各种情绪快感满足。还好,一切正当时。收起浮夸,收起傲气,收起短视,慢下来,重头开始。
最后放一张我的男神乔布斯,虽然看起来和今天的话题毫不相关,但我喜欢他。2005年,乔布斯应邀在斯坦福大学演讲,他这样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我总是把一切弄得一团糟,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渐渐地,我开始有了一个想法,我仍然热爱我过去做的一切,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
乔布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