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要让孩子坚持练鼓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
本来嘛辛苦了一学期,难得有个假期,吃喝玩乐才应该是主题啊。每当我偶尔提起练鼓这事,小豆同学立马戏精附体,用可怜的眼神、哀怨的表情期望我放他一马。
老早就有过来人劝我: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
何况这个别人是我亲儿子。所以每当这个眼神出现,我就已经缴械投降了。不练了不练了,明天再说。反正我们又不考级又不走专业道路,学习目的纯粹是自娱。
2年多的时间,就这样不咸不淡的一路走来,母慈子孝一派祥和气氛。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1944/b691e33250873b8a.gif)
一切的转变,是从年初五开始的。
这天,小豆同学去了发小家。3个从小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兄弟,许久未见,终于有机会在一起畅快地玩游戏了。
小豆同学前夜给设备充足了电,一早一路欢歌。
谁知刚进门,IPAD 还没拿出来,就被严厉的孩爸告知:欲打游戏,先练习。今天过年轻松点,马林巴(不熟悉该乐器的,请自行百度),军鼓,钢琴,手风琴,所有的乐器基础练习走一遍,就能玩。
是的,你没听错。他们家俩男孩,平均每人学习3—4件乐器,每天的练习时间至少2小时,正常的时间是5-6小时。
即便是年初五,轻松着来,这几样乐器一圈下来,也得2小时。
小豆傻了。
果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小豆同学平时一向自傲,觉得自己是打鼓天才。平日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样能蒙混过关。
但看着比自己小2个年级,坐在椅子上比小军鼓高不了多少的弟弟,坐姿标准,基本功扎实,练得谱子比自己的都难,跟着节拍器一练至少半小时。我想,那刻他一定挺受伤的。
我把小哥俩的练鼓视频发给了小豆的音乐老师,她回我:我要去买个小鞭子。
回家的路上,老母亲适时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语重心长。
第二天练习时间,小豆同学一改一打鼓就要尿尿,拉屎,打哈气的怪毛病,不再讨价还价练习时间,小身板挺直,坐姿标准,节奏准确。
我在一旁忍不住偷着乐。
所以你看,我们每次忍不住滔滔不绝的那些大道理,都抵不过和别人的比较。
不用那么多借口和理由,一比见高低。
小豆同学心气高,自负骄傲,这种比较可以戳戳他的锐气,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当然这种孩子间的比较,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度”。
因地制宜的利用环境条件,适度的利用比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战略方法。
看把我能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