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为更好发挥修志以存史、育人、资政之功能,方志工作者务必坚持创新发展。本文立足于对2014年版《黎里镇志》编撰过程的回顾,建基于对该志书《老街》卷思想内容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如何遵循发展之道,服务历史文化名镇的创建,抓住关键,本着可持续发展、人本主义、辩证思维等正确理念,努力编撰一部好的志书,以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光荣使命。文章兼顾介绍了《黎里镇志》总撰新思路的确立过程。
【关键词】
创新发展 服务创建 修志问道
【正文】
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明确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实现编修志书以存史、育人、资政的宏大目标,方志工作者务必坚持创新发展观。回顾2014年版《黎里镇志》的编撰过程,深感:以不袭陈式、创新开拓精神设计总撰思路,这是编修一部好志书的一招先手棋;更应将创新发展观念落实到修志工作全程、体现于志书文本全貌、贯穿至方志诞世始终,方有遂愿“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几许可能。本文拟以介绍《黎里镇志》总撰思路的确立为引子,重点就如何以创新发展观指导《黎里镇志》《老街》卷的编撰,谈些肤浅的体会。
一、引子:改变定式思维,确定总撰新思路
唐·皇甫《渝业》在论及文学创作应如何发扬创新精神、突破固有模式时,着了“体无常轨,言无常宗,物无常用,景无常取”之极具概括力的十六字,读之,有所启迪:凡为文者,当力创裁体的新规范、设语的新蓝本、状物的新格式、取景的新角度。尽管二轮修志之滥觞,我们并未将《渝业》“体无常轨”四字论述引为新编《黎里镇志》谋篇布局的圭臬,可还顾既往,尤其是在吴江、苏州两级方志办公室专家领导数度亲莅,作出更为明确直观、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后,顿觉在如何编修一部令人耳目一新镇志的大格局、总思路上,获致了开新创格的良多裨益。
自2006年10月启动二轮修志工程,至2014年7月新版《黎里镇志》付梓面世,围绕着前志已有、如何续修的问题,展开多次讨论,编撰总思路的确定,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此言诚不谬也!
清嘉庆《黎里志》、光绪《黎里续志》和1991年版《黎里镇志》,树起了黎里修志史上的三座标碑,它们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阶段地、各具特色地记述了黎里镇千余年发展变化的史实。但,由于受时代局限、笔者资料掌握有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三部前志也确实或多或少地存在诸如覆盖面不广、部分重要史实遗漏和内容较为简单等弊憾,这给新修《黎里镇志》带来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和困惑。
直面现状,修志者首先达成志述目标与起止时限的共识:确定《黎里镇续志》为新志书名,记述年限自1989年至2006年10月。其后,在编撰思路的确立方面,曾作反复考虑:2008年4月,对已经掌握的大量史料加以主次抉择,建基于前志主体内容,提出续修与补漏相结合的二轮修志工作方法,即以续修为主,在卷后补载前志所遗漏的史实;2011年,在志书各卷基本成文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写作思路:仍以续修为主,将卷后补载的写法变易为“交错衔接”追溯前志,起始年限不定。续修——补载——追溯,“三部曲”式修志思路体现了修志者不仅明确续修是主要任务,也有补记前志史漏的责任担当,一定程度上演绎了由原先的目标单一,到后来的既有目标、也有手段,再到后来的服务于目标实现的手段之由简单刻板渐趋丰富灵活的创新特色。
2013年1月17日,《黎里镇志》总撰思路终于迎来重大的创新转机:特邀编审、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先生据已撰新志部分初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编纂新思路:“以续修为主,在脉络上追溯前志,在内容上搜集新材,在手法上独辟蹊径,形成一本与前志既有时序事件的勾连而内容形式又焕然一新的、完整意义上的《黎里镇志》。”全体修志人员根据这一编纂思路对各卷进行调整、充实,终至8月14日,受陈其弟先生与吴江区档案局方志办公室顾晓红女士等专家对《黎里镇志》初稿再予点评的启发,《黎里镇志》的编撰总思路补充确定为“上限追溯事物发端,对前志补漏、纠误,重点记述1989年至2006年10月的史实。北厍记述起始时间为2003年12月并入黎里镇。”
检阅新《黎里镇志》总纂思路由灼见初萌到最终确立的不凡轨迹,我们深切认识到:不为定式思维所囿,继承前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服务当今为目标,展开创新性的编修思路探索,并力求将创新思维的养分渗透至编撰全程与志书全部,这才是确保修志依循发展轨迹有序推进的正确的修志之道。
【注】图片来自《黎里镇志》,如侵联删。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