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零售的哲学
作者: 铃木 日本7-eleven创始人
书不厚,读起来也很快。作者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内容,解析了日本7-eleven从无到有,到创新,到扩张,一路走来的
建议阅读方式是先通读,明白整体架构,中途碰到有闪光的地方再回头进行细读和思考。
下面,分享笔者所得的几点启示——
1. 从消费者真实存在而未被满足需求中,得到确切且可以为之持续奋斗的初心,也是定位的基础
711是方便的,日常生活的,提供高品质产品的。这个定位是基于大百货年代中,消费者存在而未被满足的需求。
所以24小时营业,是顺理成章的,并不是噱头。
在自然灾害中做到首先恢复营业,是顺理成章的,不是纯炒作。
拒绝盲目扩张,在一个区域内密集开店以确保物流服务的质量,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后期突破千难万险要在店内提供ATM机,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不是要进入新行业或改变定位,依然是基于初衷。
2. 在初始期先服务好一个小范围区域,但具有可复制性
711的策略是在一个小范围的区域内密集开店,因为密集的网点一方面能够共享物流降低成本,也能够在一个范围之内有更多的曝光,占领此范围内的消费者心智。
当这个区域建设好了,再去下一个区域密集建设网点。
这里对于我的启示是,一开始不要贪多求全,打造样本市场,但同时需要注意这个样本市场是可以复制到其他地域的。
现在看起来,网红生鲜盒马就走的是这条路,以三公里为半径定义自己的服务区域,先服务好三公里以内的范围。例如竞品承诺两小时送达,盒马就挑战30分钟。
3. 创新的难度也意味着对于竞争对手的壁垒
当铃木意识到在店内取款是一个真实存在而未被满足的需求时,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去争取。跨界金融很难,争取未成,那么自己进入金融业?更难!但还是去做,做成了。
像是第一个在门店内设置ATM,并且要用自己申请银行牌照的方式去达成。这样类似难度的创新想法,许多职业人并不是想不到。但想想,笑笑,可能就被吓退了。
在当今社会,大家说创新很难,并不完全是,因为人人都能想到的创新点,之所以至今还没人去实践,不就是因为比较困难嘛。可是去做了,真正穷尽各种方法去做到了,就厉害了。
看到别人将想法变成现实之后说一句这个idea我之前的想过的,这滋味必然不好受。
4. 心中保持一个鱼钩,置身信息的洪流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去筛选信息? 铃木给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心里有个鱼钩,然后沉浸于信息的洪流。
那个鱼钩,对于铃木来说,是711的初心和愿景。对于我们营销人来说,可能是品牌尚不清晰的人格建设,可能是产品推广的难点,可能是还没挖到的目标消费者需求,可能是个人职业发展中的困惑……
心里有个鱼钩,才会有信息上钩来帮助你。
就好比同样是读《零售的哲学》,其他小伙伴的心得也有与我不同的。所以读书之后不藏私,多交流,也是钓上大鱼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