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127464/1ec4361b795c6e73.jpg)
这些天将行走于四川的几所学校,亚历山大。因为他们的需求等等不一,有要求给他们上一堂课的,有要求谈班级文化建设的,有要求谈备课组活动的,有要求讨论毕业班复习的,有希望讨论学校发展规划的,有希望讨论教师如何做课题的,也有希望探讨青年教师成长的,更有希望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各有所需,但对各校而言,都是真问题。有的已经合作了一段时间了,有的刚刚起步。其实,不论是已经合作了一段时间的,还是即将开启合作的,我是不主张课堂教学改革的,我以为今天的中小学课堂需要的是回归,回到教学的基本点上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等,努力将走偏的教学拉回到正道上来。入校指导,难就难在你必须尽可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又不能不懂装懂逾越底线。当然,乐趣也是不言而喻的,你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看到某些希望,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终究是希望。至少他们的需求会触发自己去将以往没有弄明白的东西尽最大可能弄明白。所以,这过程是一个互惠的过程。
教育没有速成之功,这本是常识,理解与尊重常识在今天真不容易,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总是那么热衷课堂的建模,殊不知课堂的特点在动态性与不可预测性。天下何来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所谓见招拆招的功夫,需要的不仅是经验,还有理论与智慧,尤其是那些在实证基础上得来的理论,至于智慧那就更复杂了。问题是当你坚持常识时,遭遇的不仅仅是一个“不理解”可以解释的。
异史氏曰,凡承诺能立竿见影,手到病除的,除了无知,就是狂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