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Ⅱ教育教学散文想法
教育||透过语文“言与意的转化”看体育教学

教育||透过语文“言与意的转化”看体育教学

作者: 一便士的月光 | 来源:发表于2020-02-08 19:35 被阅读0次

    此文基于三个思考:

    01  贾齐《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2005

    体育课程既然冠以课程之名而归属于课程的范畴, 理所当然的就应该与任何课程一样遵循“文化传承” 这一课程成立的一般普适的基本属性, 也就是说任何课程都必须视文化的传承为己任。任何忽视、违背乃至否定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基本属性的, 都是对课程的误读和背离。

    思考:阅读此文频频有震惊之感,2个点触动颇深,其一是课程的“文化传承”;其二是关于终身体育的点(在此不展开)。2005年的文章,时隔15年之久,文中所述教学现实竟然并无多大改变,细思极恐。是什么出现了问题?理念!好,最大的疑惑来了,体育课程的文化是什么?我们要传承的是哪些文化?课堂上如何落地?

    在体育活动中,人本身就是目的,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在奔跑、跳跃、投掷、翻腾、格斗、对抗中,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情趣、意志和主体意识,从而找回了自我。在竞技运动上看到了疾如旋风的速度,力拔山兮的力量,劈波斩浪的气势,更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不肯屈从于物欲的灵魂,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价值。——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没有找到很好的答案,暂且放如上这段话。一时想不通的东西就不要去想,静等顿悟的那一刻会很美妙,ok,进入下一个点……

    02 与师对话

    “人有三六九等吗?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大师?我们培养是什么样的学生?是精英吗?最终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首先是,其次是教师,然后才是体育教师。” “一定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体育看体育。”——一篇篇带有“启示”的文章,一次次语重心长的对话,“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为什么从这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了学生的什么?单元设计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内容之间的衔接存在什么关联性必要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什么能力?多从教育情感的角度去思考目标等的撰写,一定要真正的去践行,有机会多来听你的课……”——三言两语道不清老大在撰写方面细致入微的指导,背后蕴含着教学的“道”,理念至实践,实践再到理念,如此循环方可真正得“道”。

    03 听百家讲坛 王崧舟老师《爱上语文》有感

    特别好,强烈打call,对教育、课程、教学等理解大有裨益。把语文中的文化一点点都解读出来并且告诉我们方法怎么去落地,“明月”“钟声”“高山流水”“大雁”……一词一句,均蕴含着浓浓的中国味、文化味,听完王老师的解读,顿有任督二脉被打通三分之一之感。

    语文中的文化慢慢听明白了,在字词间,有了一定的理解;体育中的文化在哪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文作为最成熟的学科,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承的学科,透过语文来看体育,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未曾登高楼,何来天涯路,期待有一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文来了:透过语文“言与意的转化”看体育教学

    《爱上语文》共12期,听到第六期,《言与意之间的转化》,内心有点澎湃,忍不住想写点什么,好,动手,仅是自己一些浅薄的认识,欢迎评判指正。

    01 老师给学生什么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的老师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而有的老师则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还有一些老师更是提倡让学生获得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学习既是对文字音、形、义整体架构的学习,又是对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建构。要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有落地生根的感受,就需要学会转化密码。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该如何转化其中的密码?又该如何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语感的积累水到渠成呢?”——王崧舟

    大星思考转换:放在体育教学亦然,教学三个层次:1.单一技术的传授派(直抵标准技术的直线教学);2.学习动作/技术的方法派(利用较丰富的练习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曲线式的教学);3.动作/技术基础上提倡体育品德、三观等“能力”派,(姑且称之思维导图式的教学)。

    体育学习既是对动作、技术整体架构的学习,又是对体育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建构

    要提高学习体育的能力,让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有落地生根的感受,就需要学会转化密码。那么,我们在体育学习中该如何转化其中的密码?又该如何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体感的积累水到渠成呢?”

    综合一句话:体育教学中,从“技术观”到“能力观”如何转换?转换密码是什么?最终让孩子爱上体育课、爱上体育。

    此乃核心,先来看看王崧舟老师的一则教学案例,个人特别喜欢,非常精彩,这样的课堂,谁又会不爱语文呢?

    02 教学案例.思考

    前面大量诗词的解读不多赘述,这篇白话文: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王老师提到也需要意象的参与,由言到意的转化

    大星思考:这里的诗词与白话文,我将之理解为在体育教学中的开放性运动项目和封闭性运动项目,开放性的运动项目“言到意”——“动作到战术 以赛促练”比较好理解,那么封闭性项目呢?意象在哪里?教学上怎么体现呢?“意象”在体育教学到底指什么?想不通的暂时放一下。

    案例:两位老师的两种上课的方法

    第一位老师:分析课文的重难点,认为饱经风霜这个词学生不熟悉,又不能望文生义,因此他的课堂重点围绕饱经风霜这个词。老师认真负责,提前布置了预习,课堂上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说饱经风霜是家里穷,没有东西吃喝西北风,显然望文生义了。第二位学生说饱经风霜,表现一个人吃了很多苦,意思较准但还不够准确规范。第三位同学说饱经风霜指一个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并且说他是预习时查过词典搞清楚,然后抄到笔记本上的。老师表扬了这个同学,然后请其他同学一遍两遍反复背诵饱经风霜的意思,直到背下为止。

    第二位老师:首先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你见过的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学生开始自由发言,语言较为形象。第二,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车夫的脸,并且不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但还要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生活记忆,课堂气氛活跃。第三,老师进一步启发:会看脸的人,用一只眼看这个人的外貌,用另一只眼看这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那么同学们看到的这个车夫是怎样的呢?有同学回答累,白天黑夜的拉黄包车;有同学回答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第四,冬天车夫是双脚拉车,玻璃渣刺破了脚,地上一滩血,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说我会掏钱,有的学生说我会拉车送到医院,有的学生说我会找警察。老师肯定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自然的理解鲁迅的崇高品质。

    大星思考:

    1.初看第一位老师的上课模式,重难点突出,层层递进,看着没毛病,最终掌握“饱经风霜”这个词。就像我们的体育课,将前滚翻的重难点定在滚动-团身紧——1节课紧紧围绕这个重难点,采用比如夹红领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让学生来做一做展示展示,看看谁翻得好,做得对——最后告诉你标准的是如何的——按照标准动作反复练习巩固——最终为了学生正确掌握前滚翻这个动作。

    2.那么对比第二位教师呢?突然心生激动之情,幡然醒悟般的惊叹,哦,原来,“饱经风霜”是这样的“饱经风霜”啊!这个转换的过程,放在前滚翻,我们看到了什么?怎么借鉴这个思路?

    首先导入跟生活跟孩子们的自身体验接轨,孩子们心中的前滚翻、滚动各种的有哪些(滚性的练习);

    其次不能用“饱经风霜”但是要描述出来,那么就是不能直接教前滚翻,但是要把关于前滚翻的一些方式方法和辅助练习呈现出来,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及核心;

    然后“回看脸的人,一只眼看脸,另一只眼看社会地位等”,那么就是前滚翻的教学不仅仅是前滚翻,一只眼是前滚翻另一只眼是前滚翻的组合和应用,即省纲的“三个一”;

    最后,“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那么就是在前滚翻的教学中不仅是动作教学,更是情感的体验,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配合、激励等情感的升华。

    找到点“意象”的味道了吗?

    最后,来看看王崧舟对这两个案例的解读:

    这两种课堂相比:

    第一类课堂:对“饱经风霜”的掌握是消极语汇,“饱经风霜”这个词语在心中是蛰伏的,学生不一定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应用

    第二类课堂:则是一种积极语汇,学生对饱经风霜的掌握是活跃的,觉醒的,虽然有可能不能具体地解释“饱经风霜”的含义,但可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大星思考:同理

    第一种:以“技术主导”的课堂,学生对这个动作仅仅停留在动作层面,是消极的学习;

    第二种:能力导向”的课堂,学生可能不一定做到动作标准,但是却是为身体蓄能可以“运用”的,不仅仅限于单个动作的,是积极的学习。

    第一类课堂:就是由言直接到意,而没有经过象,这是一种纯逻辑的理性的学习,属于左脑学习,人的意愿,直觉潜意识没有打通,这样的语言是没有根的,不能深入到学生的言语世界、精神世界。

    第二种课堂:则是由言经过象再到意,是左脑参与、右脑加工的全脑型学习,学习中有学生的思考、体验、想象、猜测、参与、融会,这样的学习便是有根的学习,学生永远处于觉醒状态。

    星补充备注(结合手头读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开篇就是斯佩里关于左右脑的研究报告书p3-11页  ):

    ①根据研究成果,我们现在知道左脑更擅长言语、写作、数学运算、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右脑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②重点一句话,根据近期研究:基于大脑半球负责特定任务加工观点的教育模式将是非常危险的,在针对正常人的教育上,我们要避免只关注大脑的一个半球。

    大星思考:王崧舟老师这段话说的非常清楚,很有内涵,为什么倡导“能力观”的学习,这是左右脑的全脑型学习,比“技术观”多了“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激活学生的过程,更多的深度思维、合作学习、参与、情感等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象”的过程。从而衍生出什么?我们的评价、目标指向要随之改变,从关注结果转换到关注过程,这一“过程性”的评价就是关注“象”。(评价具体不展开)

    03 “意象”的方法(“能力”的方法)

    还原诗中意象的四种方法 (王崧舟 ):

    1.赋形还原。讲诗中的画面、场景、细节,立体、生动、形象、鲜明地重新展现。

    2.切己还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还原、表现、融入,这时张志和词中的白鹭,就仿佛是自己的旧相知。

    3.联想还原。启动阅读积累,比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可以联系李白《白鹭鸶》中的白鹭,“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傍。”李白诗中孤飞独立的白鹭就可以和张志和诗中的白鹭联系起来,代表一种孤独的自由和自由的孤独。

    4.象征还原。将诗中的白鹭与诗人的心灵境界、生命追求联系起来。张志和笔下的白鹭,其实象征的就是诗人自己,张志和就是白鹭,白鹭就是张志和。

    大星思考:这四种方法,到体育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怎么去转换思考呢?(还没完全想好,脑子有点打结,试着写写看)

    1.赋形还原=动作还原。通过前滚翻所发展什么能力,全部梳理出来,协调性、平衡、前庭功能等,不要只局限与这个动作表面的学习和对技术细节的细扣。

    2.切己还原=教学情境(真情景)。如前滚翻与生活的关系,自我保护;篮球的应用,真情景中的教学,技战术的体现,会打比赛的体育教学。教学上多与孩子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及生活化基础联系起来去思考。

    3.联想还原=动作/技战术的迁移。如:战术间的相通(足球篮球中进攻、防守、配合、时机等);同类动作间的相通(体操类平衡、协调、身体姿态、控制等);不同类动作能力发展的相通(投掷:田径的投掷与球类的投掷等)。通过学生已有已知的开展教学,并在教学中融会贯通的使用,“教方法”。

    4.象征还原=体育精神。最终体育课程回到最开头的,课程本质是什么?“文化传承”,体育的文化更多就是体育精神的传承。比赛中的规则意识就是做人的规矩;练习中的合作配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动作力求标准就是力与美的追求;比赛中的成败就是面对生活的态度……传递什么?一种奋发向上的活着的力量,这是生命的厚度!

    04 总结一下

    读到现在为止,你还会发现,其实我们真正要转化的,不是意象本身,我们真正要转化的是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我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开阔,变得越来越丰富,变得越来越高远,那么我们还原出来的意象才会变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具有魅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学好语文,要学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要把意象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精神内在的情感。——王崧舟

    大星思考:仍旧回到起点,体育的“文化传承”亦是精神的传承,殊途共归,要好语文学好体育学好任何一门课,最重要的都是把意象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气。

    05番外篇之“好课要有三味”

    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味”是对语文本体的一种守 护,它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 咬文嚼字”的“品味”。第二味是“人情味”,它指语文课要有情趣,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第三味是“书卷味”,有 “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 厚的文化底蕴。——王崧舟

    大星思考: 好的体育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体育味”,学-练-赛-用。第二味是“人情味”,体育课要有情趣,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第三味是“精神味”,有 “精神味”的体育课,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

    06番外篇之“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感谢王崧舟老师的提点,记住这个四个点

    今日份浅薄思考到此结束,“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享受学习思考的快乐……加油吧,小星,祝自己孤独且快乐!

                                ——2020.2.8 临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透过语文“言与意的转化”看体育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vi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