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家庭聚餐, 无意中提到以前的邻居,说是他们家的老二离婚了,在我最初的印象里,邻居家是四个男孩子, 而且他们家的孩子和我们家兄妹几个年龄都差不多,经常一起玩,大人们也是经常隔着墙头说话聊天,有的时候甚至衣服都会相互借着穿,记忆里,经常看到邻居家的老二在自己家的井水旁边洗他们家上一顿吃饭留下来未刷的晚,然后还一边干活一边嘴里叨叨着:吃饭的时候都积极,吃完饭了就没人干活,这碗都泡烂了。
自然,在他们家里老二算是最勤快和干净的,也是最朴实的,相对于老三来说,那实在是个“大好人”因为老三调皮的劲头是谁都制服不了的,依稀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老三和校长打了一次架,而校长还是他的大伯,所以在整体印象里,有老三的对比,更加突出老二的实诚,也就那会大家经常会说,他们家估计只有老二会过的比较好,因为人勤快,实诚,
老二也不像老大,老大太精明,总爱沾点小便宜,干活也找最轻松的。比如,有一次给他父亲要去邻村拿药,而老大家正在忙着搬运东西,按照常理,老二告诉老大,父亲的药吃完了,老二直接去外村拿药就不帮老大干活了,可是老大听完老二的陈述却说:’你来帮我把这些东西搬回家里,然后我去给父亲抓药。"然后起身就走了,老二看着老大递到手里的东西, 还没说出口,就看不见老大的影子了,然后,老二嘴里絮叨到:“我把你这货都搬完了,你也不见得回来。。。”
老二和老四相比来说,也可能是老四年纪比我们略小的过,没有多大的印象,整体感觉没有老四那么通透,老二略显木讷,老四眼里有活,比如如果看到你拎着很重的东西,他会直接过来帮忙,但是换成老二的话,他就可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你提醒了他才会想到。
但是万万没想到,十几年过去,邻居家的这四个孩子都结婚生子,最后过的最差的最惨的却是老二,据说,老二家有俩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离婚后,妻子将俩个孩子都带走了,只留下老二自己,然后老母亲又怕老二想不开,不让老二住到自己家的院子里,让老二在大巴车上过夜,而且还将老二家的电路全部掐断。
可是老二为什么会离婚呢?据说是因为老二和老二媳妇闹矛盾,赌气回家,然后这一大家子开完家庭会议后决定派老大媳妇去劝架,然后老大媳妇见到老二媳妇直接说,“你赶紧跟我们家老二离婚,他本来就是那个样子,你找个什么样的都比我家老二强” 然后回头又跟婆婆说:‘老二媳妇迟早得回来,她不回来俩个孩子她自己养的起吗?即使离婚了,咱们家老二还能再娶一个。” 于是这段婚姻就这么莫名其妙的画上了句号。
可是老大媳妇为什么这么劝架呢?据说他们一大家子,也就是老大家和老二家都和婆婆一起吃饭,那在一起吃饭,孩子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争吵和是非,那么大人之间也多少会有些隔阂,但是没想到这些隔阂最终导致的是今天这个局面,
那老二为什么会同意离婚呢?老二觉得老大媳妇分析的在理,等着自己老婆求着自己回来,但是没想到,这激将法最后确是把自己家媳妇给逼走再也不回来了,于是老二和老大媳妇也杠上了,老二将自己离婚的事情降罪于老大媳妇身上,而且由于长期见不到孩子,精神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变得神神叨叨,
最后,最老实的人因为没有自己的主见,太过实在和听取别人的意见最终落得个这个下场,
相反,老大一家照样和和美美的生活,继续沾着老太太的便宜,从两份变成了独一份,老四家因为老太太太过偏心,没有必要也不去凑热闹,自己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老三算是混的最好的,老三接收了老丈人的事业,在县城里居住,偶尔回一次家,
反而现在是老二有自己的房子不能回去住,有自己的孩子见不到,然后蜗居在一个大巴车渡日,而作为亲属的人却不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还寻找理由是为了老二好才不让他回家里住。。。
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最后怪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