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高南校区曾经是郑州第二师范学校(又称荥师),1989年建校,2001年和郑州一师合并后纳入了郑州师范学院,后来又成了荥高南院校区。
当年荥师的校园曾栽植了许多珍花异木,包括荥高师生公认的那棵最美的白色樱花,那棵婷婷如盖、绿叶婆娑的鸡爪槭,那“半开时节”红白妖娆的海棠,那爬满紫藤、凌霄花也垂挂葡萄的绿荫花廊,那株华盖垂地、黄花满枝的木香,那丛丛金花朵朵、明媚绚烂的棣堂,那金黄玲珑、幽香彻骨的腊梅,当然还有几层楼高的松树,两人合抱的垂柳,迎风飒爽、带来无限荫凉的一排排白杨树。
一号教学楼和升旗广场之间,更是整个校园的景观带:花树高低错落、绿意葱茏,假山藤萝缠绕、流水淙淙,几只大小乌龟在水游哉悠哉,或爬上小桥慵懒地晒太阳……
如今,花树美景仍在,但对高中师生来说这份美好已经大不同前:高考升学的指挥棒操纵着在校的活动,成绩就是一切,时间就是分数,于是学生们一日三餐被限制在30分钟内,早中午三餐后都要上课前自习,原来的课外活动也被取消。
于是赏花观树,闻香识草,看落日云霞,听鸟鸣虫吟,对于行色匆匆、脚步匆忙的高中师来说,成了难得的奢侈和享受。而背默诗文、单词、概念、公式,演练数理化习题,以及各种套题、模拟、周末考,成了高中生活的主旋律。学生在校的活动轨迹,自然随时间表形成了固定的三点一线——教室、餐厅和宿舍。
前几天,因为高考监考,荥阳一中、四中和登封嵩阳中学的许多老师来到荥高南院。其中有些领导是八九十年代的荥阳师范(郑州二师)的毕业生,他们在昔日的母校漫步,流连那熟悉的一花一木、亭台假山。
四中一位领导感慨地说:荥师当年对未来老师的培养全面而严格,多亏了母校专门开设的美术、音乐等课程,他到现在还会画画、弹琴。又遗憾地说:这么好的校园,作为高中真是浪费了,光管理维护就要花好多钱,却又没物尽其用。
的确,偌大的校园和完备的教学设施,现在荥高还在用的并不多:两座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两座餐厅,两栋学生宿舍楼。而荥师当年特别设计建造的实验楼、图书楼和音乐楼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被闲置荒废了。
曾经严肃又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校园,如今只剩朗朗读书声。那些昔日养心怡情令人放松愉悦的地方,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作用,无可奈何地尘封在美好的回忆中。
那进门上方绘有乐器图案的音乐楼,当年设计得非常现代和气派,墙上爬满了藤蔓摇曳的爬山虎,美丽而别有情趣。这座曾经歌声阵阵、琴声悠扬、舞姿翩然的艺术殿堂,如今人去楼空,闭门锁户。
那四层的图书楼,阅览室曾经宽敞明亮、冷暖皆宜,如今却满是尘土、蛛网,窗户老旧,几乎连门也不能保持完好,只在考试时才偶尔起用一些教室。
春去秋来的轻风吹过,拂不去音乐楼尘封多年的冷清和寂寞;年年的学生来来往往,不曾在图书楼稍稍停留驻足。只有假山池里露头的几只乌龟,还时常被老师们围观调侃:神龟出世,今年高考,荥高是不是又要独占鳌头,再创奇迹?
荥高南院最美的樱花 荥高南院最美的鸡爪槭 假山池的乌龟 1号教学楼前的景观带 2号教学楼 餐厅前的柏树参天的道路 封闭的音乐楼 荒废的图书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