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个人主要关注诗词方面,接到这个邀请提问,反而觉得不好把诗词算进去了,否则的话太多了。我们提到古文名篇,一般都不包括诗词,甚至太长的散文、政论文,都不能算,要不然不论哪个朝代的奏章拿出来都是杰作。
太长的不算、诗文不算,那么就只有短赋、说、小散文,倒是相对容易选择一些。毕竟能够流传于世、耳熟能详的都是以简洁、精致、唯美为主。
这里稍微总结一些个人爱好,因为临时作答,有很多一时想不起,只捡印象深刻的记录,难免会有错漏。大家有好的可以在评论区补充。
中长篇,首推王勃《滕王阁序》、诸葛亮《出师表》。这两篇文章,其实也不用多介绍了。至于为何称之为中长篇,是相对而言。文言文精炼、简洁,这两篇都是七百多字,在今天属于小短文,在我而言可能就是几句废话就能填满,但是这两篇文章金句、警句叠出,《出师表》相对更像政论文,结构严谨,感情真挚;《滕王阁序》则更加华美,骈文余韵,是写景抒情自然融合的千年典范。
中篇当推韩愈《师说》、柳宗元《捕蛇者说》、苏东坡《前赤壁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几篇在三百到五百字之间,体裁稍小,其中只有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半散文半赋格式。这些都是初高中必学文言文,所以也就没必要在这里多介绍了。虽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声最盛,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但是个人更喜欢苏东坡的: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通天彻地的宇宙孤独,直将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幻化成人世美景,触手可及。
先秦散文也实在是太多精品,还有贾谊的《过秦论》等等都是上乘,至于司马相如的大赋,一则过于庞大,二则过于华美,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汉之前的散文相对来说文字更古旧,解释起来麻烦。不如后来者的散文,大家多学过,一看就懂,在这里聊起来也有共同感,就不选入了。哪天有时间专门写一篇聊一聊先秦直到明清的散文,再详细捋捋。
我们再看短篇,尽量选大家都熟悉的。
有周敦颐《爱莲说》、张岱《湖心亭看雪》、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第二篇上榜《太极图说》。这其中前三篇都是二百字以下,真的极微小,却是艺术水平极高的作品。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天下第一散文,几得公认,少有争议。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文言写景散文极品,至此为顶,而且挥洒于不经意间。一文可扛千年散文大旗。
周敦颐的《爱莲说》,写莲花,喻君子,寥寥数笔,字少言多,也是难得。刘禹锡的《陋室铭》偏向铭文,小而精致,文字美感十足。
只有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忘了教材有没有选用,但应该是没有。因为这篇小文的关键不是写得有多美、有多好,而是中国儒学发展到瓶颈阶段,周敦颐通过《太极图说》构建了一套儒学糅杂道家理论的宇宙起源说,成为理学、心学、以及后来阳明学等中国新儒学的理论基础。
老子的《道德经》、佛教的《阿含经》作为两家思想流派的理论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学说的哲学基础,即对世界的起源、宇宙的起源的讨论。而作为在中国霸占官场最久的儒学,一直到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才开始构建自身的理论基础,由此兴起的宋朝理学终于将儒学从经世致用之术发展成为一门修身修心的学问,并分出理学、心学、事功学三大流派出来。
如果只看文学艺术,《太极图说》没那么重要,所以咱们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要想了解中国儒学思想、宋朝理学发展,这就相当于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一样,属于必须通读领悟的小文章。字数不多,三百来字。摘抄几句,放在下面,大家就知道它有多重要了: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是不是颠覆了认知?原来太极阴阳转化的理论居然是从宋朝一个大儒三百来字的小文章中来。而这很明显是糅合了道家理论的发展,成为了新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
不说这是周敦颐写的,只怕很多人认为这是道家宝典。
以上就是随想随写的一些个人觉得称得上千古名篇的古文作品,当然还有很多,也有很多我可能也没读过,我这里选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也就是大众选捡下来的作品——这当然有点投机。不过大家喜欢的,才是真的好嘛。
只有《太极图说》,是在写儒家发展史中详细读过、并分析过,觉得地位于中国文化非常重要,而字数又不多,所以也放在这里。
大家有更多的名篇可以在评论区补充,我们一起涨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