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历史上的四大圣人是哪四位吗?他们就是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摩尼佛,中亚的耶稣基督,希腊罗马的亚里斯多德。这四位圣人曾经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段(上、下不超过两百年),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活动着。他们对人类的历史,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四位圣人中,孔子代表了中国。在中国的古代,平常百姓是不受教育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做平民教育的教育家。他的精神叫作有教无类。就是把教育开放给所有人,不管出生高低贵贱,只要愿意学习都可以向他学。孔子号称有三千个学生,那时有三千个学生是非常多的。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西元前五百多年)为了发展他的教育理念,周游列国,从老家山东开始,把当时的中国绕了整整一圈。所以孔子也算是中国最早的旅行家。
说到四书五经,四书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和他学生的对话。他的学生叫曾子,写了《大学》这本书。他学生的学生叫子思,是他的孙子。孔子请他的学生来教他的孙子。子思写了《中庸》,子思学生的学生叫孟子。思想留存在《孟子》这本书里。如果从时间的发展看,整个思想传承的顺序应该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我们读的时候却要从《大学》开始读。现在所说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学就是从这个意思而来的。《大学》这本书和《论语》、《中庸》、《孟子》是从汉朝一直到清朝,所有读书人都要读的书。科举考试从明朝开始。六百年之间,考试的用书就是四书。
先讲《大学》,大学之道就是怎样能成就大人之学的方法、道路。你们知道什么是大人吗?大人是年纪大?还是体积大?是声音大?还是学问大?权利大?大人是要从品德和修养上来判断。品德高的叫大人,品德低的,耍小手段、小心机的叫作小人。有德行有修养的才叫大人。大人之学是比谁的道德比较高,谁的心胸更宽广,谁能为更多的人服务。能为更多的人服务的人就叫做大人。“大学”是大人之学的简称,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大人的学问。成就大学是有方法的,学习成为大人的方法就叫大学之道,“之”就是“的”,道就是方法。大人的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习成为大人的方法。“大人”指的是修养大、心量大,品德大的服务得多的。孔子把人分成三等人,上人、中人、下人,就是大人、普通人、小人。大学之道有两个步骤和一个目标。第一个步骤是“明明德”,第二个“亲民”。“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意为开发、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为光明,形容人的德行。开显我们内在就有的好德行。虽然我们都有好德行,但是每个人被遮蔽的程度不同,要把被遮蔽的光明本性开显出来就叫“明明德”。每个人天生都有光明的德性,天生就具备好的天赋。如何证明每个人都有“明德”,孟子说看到有人快要被车子撞了,会很着急、不忍心,就证明人天生就有好的品性不需要教。自然会发出不忍的心就叫做“明德”。我们该怎么样成为一个大胸怀的人,把原来天赋里面的好品性,彰显出来呢?需要修养自己的行为,从微小的善的部分不断不断地扩大。但只修养自己未必就帮到其他人,所以必须要有第二个条件“亲民”。就是接近人群,帮助人群。向内提升自己的品德,向外有实际帮助别人的作为,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做到了才叫做大人。只修养自己为何不叫大人呢?看到有人受苦虽不舍但没有行动。只有给需要帮助的人几块钱,不修养自己的品德,算不算大人?赈灾给几百万算不算大人?如果有做好事帮助他人,是为了求好名声那可以算是好人,但不能算是大人。孔子对大人的要求,目标是“止于至善”。如果纵轴是明明德,横轴是亲民,都要达到最高点,在第一象限的最高点叫作“止于至善”。大框架先画出来,接下来细部功夫。五个步骤,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从知止而来,止是目标。一个学期有四个月,要学点什么。除了学校的作业,还要学游泳、二胡,有了目标才能去实施。知道了目标整个学习才会有方向。这个目标也称之为计划。有计划有方案是行动的第一步。知止而后有定,才会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学校组织出行,每人只有50元,就要计划车费,买水、买饭多少钱。计划里面没有冰激凌,看到冰激凌怎么办,不吃饭了吗?那就没有定了,所谓的定就是必须要放弃计划以外的东西。有定才能产生纪律。抉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能够舍弃不要的东西,即使那是非常华丽美好的。选择更难的是舍,A、B、C男都很好,只能选一个,怎么办?放弃不了就选择不了。专业、科系、职业都是这样,每个都觉得很好,就选择不了。穿衣服,两件都喜欢,要穿哪一件?要用目标回过头来做决定。如果有100元要准备做一餐饭。采购时心里设想好要做两菜一汤。有了计划,心里就不会乱。如果没有目标,看到冰激凌、饮料就买了一堆,那就没有钱买菜了。长大后选择男、女朋友也是一样,是想要站在一起比较般配的,就会挑长得好看的。想过比较好的生活的,就会选有钱的。那孔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的标准,要选那个品性好的。从目标回头来决定选择。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就不会乱了,安定下来。安而后能虑。安定下来,就能深入地思考。虑而后能得,得就是收获,思考以后就会有收获。
接着我们再来说论语,论语有二十章,五百小段,论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易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学而时习之,是常常练习,定时练习,有朋友一起共同学习。习字的繁体,上面有两个羽毛,小鸟学飞,是不断地挥动翅膀,直到能够飞起来。学飞叫习,学会了叫成,学成。“时”,是定时练习,常常练习。定时在技术上做操作,会受到场地、空间的限制。没有环境可以在心里面练习。模拟练习,走路时,睡觉前,车上,没有办法游泳、打球时可以在心里面练习。不在场的练习,一天可以练十个小时,设想球从右前方来,我该怎么接?学习必须实际上做技术操作,但只有技术操作没有心里操作熟练度会不够,而只在心里操作没有实际上的操作则会生疏。实际上的操作能让肌肉的记忆力增加,心里操作能提高心里的记忆力,两方面互相配合,两个方面必须都要进行。学而时习之,不易悦乎。越练越纯熟,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有心得,就会很欢喜。内在的欢喜叫做悦。有朋自远方来,外在的,表现出来的欢喜叫做乐。都是讲正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就是不高兴,愠。例如你拿了奖牌,其实你没有骄傲,但别人认为你很骄傲。如果有共同学习的朋友误解我们,我们不要介意、不要埋怨。可以练习,原谅别人,不生气,这才称得上君子。普通人和大人中间的叫做君子,不是大人学做大人,努力上进往大人方向走的都叫做君子。反之,不学好,不上进的就叫作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