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22:48:00
在第二模块,我会教你如何管理你的笔记术,毕竟先要利其器,才能善其事,管理好笔记术,才能管理好思维。
学完第二模块,你会知道: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术;·如何对笔记进行整理和管理;
·记笔记的几大诀窍与误区。
今天这节课,我要教你的就是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笔记术。
一、面对众多笔记法和APP,如何选择
经过第一模块的学习,你应该了解了不少笔记法和APP,知道了笔记的强大功能。事实上,除了我们课程中提到的,市面上还有非常多的笔记法和APP,像为知笔记、微软的OneNote,等等。有的你听说过,或者身边的朋友曾经推荐给你,有的你也是第一次知道。但笔记APP这么多,你不可能同时用好几个APP来记笔记,肯定要选一个,要不然真的是太麻烦了。
那面对这么多的选择,应该怎么办呢?
先来说说我的经验。我对现有的笔记法不能说全部精通,但也基本上每种都试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一开始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探索每种笔记法和APP的优缺点,结果这无形中挤占了我记笔记的时间,因为有的时候去探索每个新发现的APP的功能,会像刷抖音和追剧一样,停不下来。
后来,我总结出了一套筛选方法,在这里分享给你,希望你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工具的探索上,从而节省时间去积累知识,深入思考。这套方法共分四步:
第一步,明确需求;
第二步,大海捞针;
第三步,给每个笔记术一首歌的时间;
第四步,从一而终。
四步选出适合你的笔记术
下面,我先来讲一下第一步。
第一步:明确需求
任何笔记术都有它的优缺点,没有一个对每个人都完美的笔记术,因为每个人对笔记的需求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在课程中告诉你就用这个,别用那个,那个不适合你。因为有的人喜欢手写,有的人喜欢电子笔记;有的人主要用笔记存储一些看到的信息》有的人主要用笔记记下读书笔记或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想用笔记记账,有的人想用笔记做日程管理。
所以,虽然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笔记术,但却有对某个人来说是完美的笔记术,关键就是看是否符合这个人的主要需求。
要找到属于你的完美笔记术,第一步就是要先明确你对笔记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根据需求去找合适的笔记术。很多人在选择笔记术的时候,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忽视自己的需求,完全被某个APP的强太功能给吸引了,像冲动购物一样立马开始用了,但这个功能可能一年也用不到一次,而那些每天都需要的功能反而不够好。
要明确你的需求其实不难,难的是你会发现你不只一个需求,不知道要满足哪个。当你有多个需求的时候,你需要确定哪个是你的主要需求,也就是你使用的时间最多,频率最高的事情,甚至可以根据时长和频率这两个标准为你的需求排个序。
比如你工作特别忙,经常需要多线程工作,所以要用笔记做日程管理,需要到时候提醒你;但同时你也喜欢用笔记下工作中的小灵感,除此之外,你还有很多要用到笔记的地方。分别用不同的工具记在不同的地方真的很麻烦,必须做出取舍。
经过分析你发现,日程管理基本每天都在用,频率非常高,但灵感却不是每天都有,其他的也只是偶尔才用。所以,日程管理就是你最重要的需求。明确了需求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步,寻找能满足这个需求的笔记术了。
第二步:大海捞针
根据需求寻找笔记术的时候,你会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因为市面上和笔记有关的方法和软件真的是太多了。那有没有更省时省力的方法,让这片“大海”变成“小水池”呢?我自己会使用这样一种方法,非常有效,比盲目地去找要快很多。
这种方法是,先去知乎等网站搜一些总结的帖子,特别是那些高赞的,让自己对一些笔记术有基本的了解。当然,我们这门课其实已经告诉了你一些高效的笔记法。如果不是用手记,而是确定用笔记APP,那就只锁定在几个主流的笔记APP上。因为这些主流APP功能一般比较全,更新得也快,能满足你需求的可能性更大。
拿我自己来说,我对笔记最大的需求是,能帮我把所有的收藏的信息归拢到一起,让我想找的时候能快速找到,也就是我们在第一模块第三课讲的信息管理。根据这个需求,我把范围锁定在了几个主流APP上。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要确保你在这一步能有几个笔记术备选。很多人其实没有大海捞针的习惯,觉得没必要,浪费时间。他们一般都是听朋友推荐说印象笔记好用,或者有道云笔记好用,然后也不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就直接用上了,用了几个月,才发现没那么好用。但这时候已经上了“贼船”,在这里已经存储了大量的材料,就算遇到了一个更适合的,也没办法换,因为成本太高了。
所以,大海捞针这一步一定不能省略,要花一点时间从众多笔记术里筛选出几个备选,然后再从备选里面选择你最后要用的那个。怎么选呢?我们来看第三步。
第三步:给每个笔记术一首歌的时间
当你有几个备选的时候,要花点时间去试试每种笔记术,看哪种是最适合你的。因为就算知乎的回答再厉害,推荐给你的笔记术的朋友再靠谱,都比不上你亲自上阵去试试。
可以给每个笔记术一首歌的时间,一首歌也就四五分钟。你用这四五分钟的时间去试试这些笔记术就可以了,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因为超过了五分钟,你就会很容易开始去关注一些不必要的细节,比如这个APP怎么删除笔记,删完几天后不能恢复,这些跟你的主要需求完全没关系。
所以,试的时候,要牢记自己的主要需求是什么,不能盲目地去瞎试,不然四五分钟完全不够用。如果你四五分钟还不知道这个笔记适不适合你,那你可能就犯了我刚才提到错误:看到这个APP的这个功能太酷了,就决定用一用,但实际上这个功能根本满足不了你的主要需求。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的主要需求是用笔记做信息管理,我手里的备选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这三个主流APP。我在试的时候对有道云笔记的“语音笔记”功能特别喜欢,因为它能直接把语音转成文字,但想到我的主要需求是信息管理,最后还是选择了印象笔记,因为在这方面,我对印象笔记的体验更好。所以,“需求”这两个字是你在选择笔记术的时候一定要牢记的。
到这一步,其实你就已经选定了一个笔记术来记笔记了。但我们还剩最后一步
最后一步是,选择了一个笔记术之后,要从一而终,不能三必意。意思是说,如果你选定了一个笔记术之后,而且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换另一个。因为只要换了,一般都会涉及到把不同地方的笔记内容整合到一起。虽然我们在下节课会讲简单高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方法再简单也是有时间成本的。笔记术是为了帮我们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不同笔记术之间换来换去,和这个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可以换笔记术的情况只有一种,那就是你的主要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长期的,不是暂时的。比如,原来你要用笔记做日程管理,但你换了个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的工作,所以日程管理不再是你的主要需求了,思维创意变成了主要需求,那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换个笔记术。
但能不换尽量就不换,因为最后费事的还是你自己。如果你无法从一而终,总是觉得自己正在用的笔记术别扭,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在排除了是自己喜新厌旧这个因素之后,也可以考虑你在第二步或第三步出了问题,重新进行第二步或第三步。除此之外,也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笔记术可以完全满足你的需求,不过也不用担心,你可以DIY出你自己的笔记术。
二、DIY出自己的专属笔记术
DIY出自己的笔记术,并不是说让你凭空发明一个笔记术,而是把现有的两到三个笔记术结合起来。你可能会想:这样的话,和刚刚讲的“从一而终”不是冲突吗?会不会DIY半天,结果笔记被记在了不同地方,找起来很麻烦呢?
我告诉你:不会只要你按照我下面讲的来做。不过如果你有这样的担心,还是很值得表扬的,说明你已经把握了记笔记的精髓:怕麻烦,高效率!
下面我就来讲一下DIY自己的笔记术的前提、方法和原则。
先来看前提,自己DIY笔记术的前提一共有两个:一个是没有单个的笔记术能满足你的主要需求;另一个是,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希望次要需求也被满足。如果满足了这两个前提中的一个,都可以考虑结合两到三个笔记术。
但现实是,很少有人能满足这两个前提,大多数人其实还是我们刚刚讲的三心二意而已。只不过刚刚是不能从一而终,换来换去,而这里呢,是脚踏好几条船。
所以,在选择是否同时使用两到三个笔记术时,一定要慎重。如果确定了,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有主有次、功能明确。意思是说,要分清楚哪个笔记术是主要的,发挥什么功能,哪个笔记术是次要的,发挥什么功能。
就我自己来讲,印象笔记能满足我大部分的需求,读书笔记、信息管理,都是在印象笔记里,它是我的主战场。但是有的时候我需要看PDF,并需要做批注,所以我就会用我们在第一模块第四课介绍的iPad+iPad pencil+Goodnotes。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个是在记笔记的时候,不会乱,因为功能非常明确,只要看PDF,我就用Goodnotes,其他都用印象笔记;第二个好处是,因为记笔记的时候不会乱,之后搜索的时候也不会太麻烦,就算不记得是在哪里记的,也可以先搜索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印象笔记,大概率都是能搜到的。
自己DIY笔记术的方法也很简单,还用我刚才讲的步骤就行。第一步,明确需求;第二步,大海捞针;第三步,给每个笔记术一首歌的时间;第四步,从一而终。
先确定你的需求是什么,有哪些,然后找到可以满足需求的笔记术,注意,如果是笔记APP工具的话,数量一定不能超过三个,超过三个的话,你自己都会乱。事实上,很多人都不需要这四个步骤,因为想要DLY的人一般都是对各个笔记术有所了解的,不用再从头开始。你选择出的笔记APP工具可以是互补的关系,发挥的是不同的功能。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用一个工具来整合我们在第一模块讲的麦肯锡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等。比如,我和你分享一下,我自己是怎么把第一模块讲的麦肯锡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与印象笔记结合起来的。
很简单,按照在那两课里讲的在word里插入表格的方法,直接在印象笔记里插入表格。如文稿中的图所示,印象笔记里的表格也可以设置不同背景颜色,点击“匹配笔记宽度”,可以一键让表格与笔记同宽,不用像word里那样用调整单元格大小。
建议你在印象笔记里保存一下模板,下一次用的时候,不用再插表格,直接复制就行了。
如果你更新了最新版的印象笔记,你会发现它提供了很多模板(以前的模板是发布在印象笔记的官方博客上的),其中就有康奈尔笔记法模板。
新建一个笔记,然后选择模板。
不过,我还是喜欢自己设计一个,然后保存下来。
这样就完美地把第一模块的笔记术DIY到了一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现在回头看看第一模块,虽然介绍的笔记术非常多,但实际上都可以灵活处理,归拢到一起,DiY成一个笔记术!
三、总结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结束之前,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节课我们先讲解了从现有的笔记法和APP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主要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需求;
第二步,大海捞针;
第三步,给每个笔记术一首歌的时间;
第四步,从一而终。
接着,我们继续讲了,如何DIY出自己的专属笔记术。如果确定使用两到三个笔记术,要遵循一个重要原则:有主有次、功能明确。但实际上,很多笔记术都能结合成一个,我介绍了如何在印象笔记中使用麦肯锡笔记法这样的思维模式类的笔记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