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精读打卡已经结束两天了,突然有些不习惯了,生活不充实了。
这两天忙于个人的事情,都有点不想写总结了。但是想到《微习惯》里说:“哪怕累,也要写写,或许就能超出预期目标呢。”十天下来,仅仅坚持一个微习惯就要克服好多因素:情绪问题,动力问题,决心,目标,制定计划…
我只有克服了这些才能顺利坚持下来,知道归知道,但是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消极情绪还是会让我有压力,我还没有到那种将真理付诸于实践的境界吧。
好,回顾一下这十天的经历和感受。
一开始刚要参与十天精读的时候,会觉得突然加入一个新的事情,会不会做不好??很明显有退缩的心理。我的大脑已经觉知到外来事物入侵,提出来抗议,所以我有点焦虑。
微习惯真的是需要“微小”,前几天打卡的时候会一下子写好几个点,打卡到第八天的时候,我数了一下已经写了16个点!!所以到最后两天我只好再琢磨自己还有什么可以考虑的。
总结下来,我觉得:
微习惯:微小
今天和别人探讨:如何让一个不爱学习英语的学生提升成绩??
如何??假如不让他们玩游戏,他们就不学习了怎么办?或者他们宁愿不玩游戏也不学习英语呢?
我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软硬不吃的学生,我就只好说利用兴趣去引诱他们学习,或者只要求他们学习一点,不需要太多。特别强调只学习一丢丢,希望对方明白了我的意思吧。
忘了刚开始为什么想要学习英语了,隔三差五的,没有怎么坚持下去。大概也是从去年开始的,我买了BEC英语的书,想要开始学习英语考级。那时候我清晰地觉得自己要靠学习英语养活自己啦。我记得当时有人说我:“这个学习英语有什么用,就是因为以前不用功。”那个时候一下子有三本书摆在我面前,我就看了其中一本,另外两本可以说看都没看过。
我给自己预设的太多了,我可以好好学习BEC,然后参加考试,我就又有一个证了…每天的确不是很忙,但是我只翻了前面两章,我就放一边啦。没有计划,又觉得目标离我有点远,我在心里想:这么多书,什么时候看完呢?用功了也不一定行。所以我也就只是包里放了一本书而已,太阳出来的时候可以挡挡阳光。
开始英语打卡的时候也遭到过别人的质疑:你的发音不标准,别丢人了。
但大概是每天打卡了就行,前一天看到在朋友圈晒的图,第二天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打卡。说到抵触情绪,肯定也是有某一天到十一点多了,一想:“完了,没打卡呢今天,但是又瞌睡。算了,今天不打卡啦。”不用花时间去做这件事,应该很开心的呀。没有,我觉得有点惭愧,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坚持很久了,打卡就是很平常的事,不会从心理上排斥了。
我想大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让我坚持下去:我每天都在朋友圈发打卡记录,就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如果不打卡,回头朋友问起来,我也不好意思说因为玩耽误了。
微习惯:思考
自从开始每天的读书打卡,每天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去印证和表达出来。和别人讨论什么观点的时候,不会再据理力争。但是遇到对方死脑筋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着急,就比如说,以前我没有提前做过计划,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有些事情就会被拖到很晚才解决。所以当我知道提前做完整的计划能有多少好处的时候,我就建议别人也这样做。但是我觉得好的,别人不觉得,他们认为这是束缚,谁能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到时候再说吧。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如何说话的书,现在换了一本看,但是每天看到的理论和技巧,我没有应用到生活中来。就好像,我们总希望别人能按照自己的心思来,经常脱口而出:你那时候为什么不能这样?你那时候为什么不能那样?应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很不善于处理这种情况,再看看书找找答案吧。
这十天的精读打卡很有意义,着手于一个很小的点,思考其中的道理,无论是关于别人的还是关于自己的都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听起来也很押韵,但是其中的深意,如果不是从书里面去寻找,大概这也就是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的套话吧。
我们也知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什么事情不明白的就去问,就去实践,不要等着一天天过去,最后抱怨整天哪有时间。或许对你说:“去做就好了。”你会觉得还是没有行动的欲望,那就每天只坚持一件事!坚持一件小事吧,或许你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