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语诗心
一
很偶然地,读到一首名为《致中文系》的诗。诗这样写:
你必须是静悄悄地
在全校最古旧的一幢楼里
在别人发飞信的时候
用笔
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明信片
你必须是揣着馒头夹榨菜
在别人逛步行街的时候
坐在阴凉的山北
看整整一天的红杜鹃
你一定要在草坪上开班会
却在教室里化装跳舞
你一定要在咖啡馆里争论乾坤阴阳
却在中央广场上伫立
走神
你肯定在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
满以为可以把天空涂蓝
然后可以尽情地享受
落花时节的悲切
月上柳梢的激情
不料在大二的时候发现
这个世界上除了林黛玉和柳宗元
还有孙思邈和弗洛伊德
于是你跑到图书馆把所有的藏书
看完了前言和后记
结果在大三的时候
终于知道你会写的你想写的你能写的
都已经在发霉的书里装着
因此,你咬牙把所有的日记和作业
付诸一炬
以致在大四的时候
你什么都不能给老师留下
只好回到一年级的教室
去听过去忘了听的课
最后你毕业了
留下了喝空了的酒瓶
带走了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别人为了醉而喝酒
你却为了喝酒而醉
别人为了恋爱而谈爱情
你却为了爱情而谈恋爱
别人认为读书能够挣钱
你却认为挣钱能够读书
别人认为人生是一场梦
你却认为梦是人生一场
终于
当别人宁愿坐在宝马里
为自己而哭的时候
你还能沉醉在音乐厅里
聆听着《梁祝》哀曲
你突然发现四年里
什么都没有学会
只学会了
为他人
泪流满面
是的,几年的中文系生活,什么都没有学会,只学会了,为他人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中文系人的软肋,却也是一个中文系人最慈悲的情怀。
二
只是打了一个盹儿,岁月就滑向了时光深深处。曾经,带着满身的尘土,还有抹不去的忧伤,走进中文系,走进现代汉语,走进古代文学,走进纠缠不清的主谓宾定状补,也走进缱绻缠绵的诗词歌赋,戏曲传奇。
教授现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都是老头儿。相比之下,前者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一言一语中多幽默的调侃,玩世不恭。后者逐字逐句,脚踏实地,举手投足间多稳健,庄严肃穆。
坐在台下的青年学子,有人偏爱前者,爱听他山一程,水一程的漫漫讲述。也有人则爱后者,爱听他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诵读悠远而古老的《诗经》与《楚辞》,在抑扬顿挫的曲调下,古人的生活方式,生命理想,灵魂追求,渐渐明白如话,晓畅通俗。
教授古代汉语的王老师,是一位特别严谨,也特别严厉的女老师。在中文系,她亦是被列入“四大名捕”之中,学生们多闻名丧胆,便也不敢在她的课堂上胆大妄为,胡作非为。
有一段时间,上王老师的课大家都忐忑不安,只因为王老师会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被点名的同学要到讲台上讲题。一日,很是不幸,我这个一介布衣竟被王老师点名!
古代汉语相比较现代汉语,它太古老,相比较古代文学,它索然无趣。单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就要细分出好几种情况,何况其它?王老师追求完美,而我则是粗陋浅鄙之人,那节课上讲了什么内容,而今确乎忘记得一干二净了,只是王老师言辞犀利的批评,多年之后,依然印痕深深。
做了咬文嚼字的语文老师之后,翻开那一篇篇文言文的时候,面对着课下个别解释含糊其辞的文言词语的时候,才真真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悔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三
在中文系的几年,最喜欢上的课,一是古代文学,二是外国文学。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古代文学老师将诸葛亮的《诫子书》全文一字不落,一字不差地手写到黑板上的场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代名臣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字字看来皆是情,更是智慧,是大爱。
这位老师,还曾叫我们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这可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整个盛唐时代,其篇幅之长,字数之多,也是极为罕见的。老师说,谁能完整地背诵《长恨歌》并且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下来,他就给谁95分以上的期末成绩。
消息一出,台下躁动,众人聒噪不止。
“这么长的诗,几辈子能背会啊,太难了!”
“我只要六十分,六十分最贵,多一分浪费!”
“看来,我得想想别的办法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诉说着自己的看法。
那时候,我还很傻,像读高中时候那样,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从来都没有任何怀疑,也没有任何反抗,只有全盘接收。
每天早晨到教室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书,找到《长恨歌》,如和尚念经那般,嘴里念念有词,脸上一潭死水,恐怕连眼神都快要成为死鱼眼了吧?
勉勉强强地,在苦读苦背了一个多星期之后,终于可以比较顺畅地背诵全诗。“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年之后,到华清宫去,看到杨玉环曾经沐浴的汤池而今没有一滴水,只有摩肩接踵的人群时,看到后人雕塑的杨玉环石像时,读到李白的“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时候,最想背诵的,竟然还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只可惜,因为当年基础不扎实,曾经背诵的内容,这时只剩下了残篇只字,那些被岁月偷走的种种,其实又何尝不是我们一直从未用心的种种?
四
外国文学是一门比较陌生的学科。读中文系之前的十多年,接触的外国文学,有《伊索寓言》,还有《简爱》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且,这些经典,也被岁月风干成一片枯叶,黯淡而质地脆弱。
老师问“阿喀琉斯的脚踵”现在用来比喻什么?“奥革阿斯的牛圈”现在用来比喻什么?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云。
老师原谅了我们的无知与浅薄,用她的智慧,用她风趣幽默的语言,用她旁征博引的例子,用她生动有趣的故事,用她平易近人的态度,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走向外面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清楚地记得,老师的腕子上,几乎每周,都会有不同的首饰出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也渐渐喜欢上了给自己空空如也的腕子上,想方设法佩戴点什么。有时候是几颗珠子,有时候是一条红绳,有时候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
2017年夏末秋初,这位颇受中文系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外国文学老师,因病辞世。举行遗体告别的前一天,班上同学选了一位代表,打算请他代我们去,送亲爱的老师最后一程。然而不巧的是,第二天,走在半路,同学的车出了故障。
我们谁都没有见到老师最后一面。心里凄风苦雨,悲伤至极。
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人世的悲欢,活着的意义,很多很多的情感,在心底交错复杂。老师也许不知道,有一个曾经受教于她的学生,在她远走的那一刻,似乎终于懂得,为人师者的真正使命与责任,那就是,毫无保留地爱你的专业,爱你的事业,爱你的学生,还要很爱你的生活,以及你所拥有的一切。
五
中文系,给了我什么?那些来自课本的知识,十有八九,还给了时间,也还给了老师。中文系给予我的,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以及不容一丝一毫玷污的洁癖。中文系给予我的,是对语文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教育的忠诚。中文系给予我的,是在看清生活的残酷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一种深情,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一种自信与果敢……
现实的生活,落满尘埃。而你想要纤尘不染地生活,注定,要有所舍弃,有所拒绝,有所坚守,有所期许。这一份纯粹,来源于何处?我告诉你,来源于中文系。
毕业十年,当初那个青春年少的人早已不再,当初那个轻舞飞扬的梦,却还如旗帜一般,高高飘扬。
因为,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山一程,水一程,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
谢谢你,我的中文系!谢谢你,我的青春,我的梦,还有我不曾堕落,不曾丢失的初心。
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