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学读《论语》者越来越多,但是良莠不齐,即便是那些所谓的大家,也不是用心的解读,他们好的没学,却学会了一百年前那些所谓大师的戾气,对中国传统文化毫无敬畏之心!每到此时,我便想起易中天教授在一个视频讲座中调侃孔子时那鄙陋的嘴脸,浑身不舒服!还有北京大学的那个叫做李零的教授,或许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但是,在对《论语》的理解上充满了主观臆想和偏见,似乎自己才是指点江山的那个人,比易中天还卑鄙!这些人还沉浸在从新文化运动到文革对儒学的态度中!东汉的王充对《论语》也有充满了偏见的解读;明朝的李贽更是把《论语》批驳的一无是处。但是,自古至今这些人对《论语》的批判,非但没有让《论语》失色,反而激发了《论语》的生命力,与其它的古典著作一起造就了宏大的中华文明!
对于其他的古典著作也应该有所选择的学习,这里,我们着重对《论语》的学习。那么,对于《论语》的学习该如何选择呢?读!多读!有条件或有兴趣的可以背诵。《论语》在历代只是学生启蒙的读物,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是孩童启蒙的读物,对于我们这些青年人、成年人来说,是不是就不值得读了?不是!就像我们在小学、中学、高中背诵的诗歌与文章,即便是成年了,依然留存在我们的脑子里。古代儿童读《论语》着重背诵,随着他们的成长逐渐的理解其中的道理,而我们现在读《论语》却可以边读边理解其中的道理!现在解读《论语》讲座和视频很多,有些很好,有些简直就是不知所云,所以,看讲座与解读的时候,不能觉得讲评书一样的热闹就好,要有所选择!杨伯峻先生的《论语集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鲍鹏山先生的相关作品,南怀瑾先生、傅佩荣先生的作品可以参考一下。当然还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供我们借鉴,就不一一列举了。
下面将自己解读《论语》的学而篇发出来,希望对想学读《论语》的朋友有所帮助。不足的地方恳请朋友们指出来。
30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夫子说:“学习过的东西又经常地去回顾理解并加以运用,不也很快乐吗?有朋友从外地(外邦)来(聚会、相谈,交流),不是也很喜悦(愉快)吗?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恼怒、怨恨,不也是君子之为吗?”
朱子: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者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治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今人读书,多是浏览性质的,不会再看第二遍,看过就忘得差不多了,不可能加以理解和运用。有些重要的知识,有必要时常的学读领会,只有确实读明白并记住了,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并引展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些都很符合记忆的规律,直到现在也值得学以致用。
有朋友从外地外邦来到这里相见并相谈,在那个时代,没有网络和现代化的通讯,外面的信息很多是通过远方来的朋友获取的,久别、相闻而不相见的朋友相聚,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而这里所说的朋友必是志同道合之朋友。
一个硬币有不同的正反两面,人们不了解你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却笃定硬币就是那样的,并用同样的方法去解读你。君子知道一个人认识的局限性,所以,并不因为曲解自己而恼怒、怨恨,这就是君子。小人反是。
30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若说:“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而喜欢冒犯(宗族长者)上位者,这样的人是非常少的。不喜欢冒犯(宗族长者)上位者,而喜好造反的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事物的修为,根本建立了,对于是非曲直的判断就有了自己的标准。孝顺父母、敬从兄长,这就是行仁的根本啊!”
朱子: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犯上,谓干犯在上之人。鲜,少也。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矣。此言人能孝悌,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做乱也。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词,谦退不敢质言也。言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或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曰:“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是人之本则不可。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而已,曷尝有孝弟来?然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若(前518年-前458年),字子有,汉族,鲁国人(今山东肥城市人)。唐玄宗尊之为“汴伯”,宋真宗加封为“平阴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有子”。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
孟子谓孔子殁后,子夏、子张、子游以为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曾子以为不可(详见《孟子·滕文公上》)。有若过世之后,鲁悼公曾前往吊唁,足见其为同门及鲁人之所重。
30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夫子说:“(用)花言巧语(来颠倒是非),(用)看起来很真诚的媚态(来苟同被取悦者的好恶),这样的人是很少会心存仁的。”
朱子:巧,好。令,善也。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圣人辞不迫切,专言鲜,则绝无可知。学者所当深戒也。程子曰:“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则知仁矣。”
这里,孔子对于巧言令色者是有所指的。就像当今社会,上位者即使得个感冒,下位者也会大包小包的拿些东西去看望之,对上位者百般的关切,实则口是心非。(当然也有天生奴性的人,即使做起这样的事情来,也觉得很正常。)作谄媚状意不在其身体之健康,而在其手中之权利。在以上场景中下位者用“巧言令色,足恭”来描述是再确切不过的。
30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做过的事):为别人做事,而不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的交往诚心实意了吗?(先生)传授给自己的知识回顾温习了吗?”
朱子: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且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谢氏曰:“诸子之学,皆出于圣人,其后愈远而愈失其真。独曾子之学,专用心于内,故传之无弊,观于子思、孟子可见矣。惜乎其嘉言善行不尽传于世也!其幸存而未泯者,学者岂可不尽心乎!”
看似很简单的几句话,做起来是很难得。整篇论语的言论都有一个底线:道德底线,或者是做人的底线,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来践行的。所以,阅读和理解的人,如果不是按照这个底线,而是他自己的底线来理解的话,不同底线的人,就会解读出不一样的意思来。譬如做事或为官,首先要先去做好、完成自己份内的事,然后再去考虑报酬。今人多不是考虑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没有?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薪水,而是一味地考虑自己应该获得多少报酬,却不去反省自己工作做得怎么样。其次,所谓的信,并不是毫无原则的承诺,与朋友的交往要遵从“无害第三方”基础上的“信”,一旦“信”是建立在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这样的“信”也是害人害己的,正所谓“好信而不好学,其弊也贼”,是那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基础上的“信”。再次,“传不习乎”四个字,能够坚持这样做下去的人真的是太少了,都知道“温故而知新”,而能够做到的却不多,现在好多人在中年拥有的知识量不及初中高中时知识量的一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