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忧·日更我的日更计划想法
当利益和道义矛盾时,你会如何抉择?

当利益和道义矛盾时,你会如何抉择?

作者: 恋上菠萝 | 来源:发表于2021-11-12 18:41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快乐的星期五,我们的半只脚已经迫不及待地踏入了周末。但俗话说得好,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的“风雨”就是周五下午的马原课,我得在马克思哲学的知识海洋里遨游足足三节课,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我非常肯定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只是老师的讲课还是比较枯燥的。

    不过今天这堂课还是有些不同,老师抛出了一些很富有现实意义的选择题——

    “如果你的至亲被歹徒绑在火车铁轨上,火车已经逼近你的家人了。而这时你的身边有一个很胖的人,如果你把他推下去可以引起火车的注意,让火车提前开始减速,让你的家人得以存活。但问题是由于惯性之类的因素,它可能会把你所推的这个人给撞死。你是推还是不推?”

    再比如说:“你是一位优秀的警察,破了一个绑架案,捉住了犯人,但是这个犯人把人质藏了起来,就是不告诉你或者以让你把他放了为条件去交换人质的信息。你也可以选择严刑逼供他,但这样做对这个犯人的行为是犯法了的,会断送你自己的前程并把你送进监狱。你是逼供还是不逼供?”

    其实这两个例子可以衍生出不同层面,不同侧重点的讨论。比如我在这里专门把事件设置成“一命换一命”的模式,像“你的家人”指的是单独的爸爸或者妈妈,“这个人质”指的是一个小女孩或者一个小男孩,不然这个问题涉及到集体和个人的问题,有点像美国人总是和中国人辩论的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对错与否。要说这个,还得专门再找一天专门仔细思考,这又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我今天主要想讨论的是:“当自身的利益和心中的道义矛盾时,我们会作何抉择?”

    在这两个具体的事例中,你选择救你的亲人,是因为你们之间感情很深,在家人和陌生人发生危险时,我想几乎所有人先关心的一定是自己所在乎的人,这是一种私情;而如果你把一个陌生人推向危险的境地,这是不道德的,这是小人的行为,君子耻之,你不是一个有道义修为的人。在第二个例子里也一样,究竟要不要用一个警察所被赋予的正义感使命去交换自己的前程和未来?无论你做出哪一种选择,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其中没有对错之分,体现的只是价值观的偏向。

    莎士比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我想说,现实往往比这个问题还要复杂,因为还有好多个衍生问题——到底生存是什么?毁灭又是什么?具体的来说,这两个事例里的矛盾,其实是就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矛盾。做出选择的背后,是一个个人性的深层次矛盾——就我们而言,究竟现实层面的毁灭是毁灭,还是精神层面的毁灭是毁灭?讲到这里,我有种和历代许许多多著名的哲学家们在通灵的感觉,跨越时空和时间的连接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感觉。

    关于物质与精神,灵与肉的讨论是世纪的话题,从来没有停止过,凭我一个区区十九岁的女孩,肯定是没办法拎清的。不过说到灵与肉的分离与统一,直接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就是宗教和神学。本质来说,宗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通过创造一个神,一个完美的,不可能犯错的,光芒万丈的,洁白无瑕的造物者,去让广大的教民有一个宇宙的中心和一个稳定的,对于万事万物的信仰。其实这个信仰就是一个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方法,它直接教导了芸芸众生如何评判自己本身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褒贬对错。而且,宗教最厉害和先知的一点就是——以天主教为例:它先否定了现实世界,因为人来到世界上是赎罪的,本来就罪孽深重的人不能再违背教义增加自己的不幸,不然可是要下地狱的啊!这样强力的恐惧,让人们根本不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私心,一切以教义的准则行事。在宗教里,“肉”是不值一提的,是不洁的;“灵”才是至关重要的,是唯一的救赎。所以虔诚的教民就没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了,他们从思想上就根除了这样的顾虑。

    其实上一段论述,是我在思考关于上面这些事例时意外的收获,并不是我脑海里本来就有的,要用以论证这个主题的思维。这大概就是思考和写作的意义,不知不觉的,年轻的我居然参透了一点关于宗教运转体系的问题。我们中国不是一个信教的国家,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科学和辩证的价值观,这对应着的我们都是无神论者,虽然我们有佛祖啊什么的精神寄托,但跟西方世界的宗教信仰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另一方面,我们有类似于宗教的精神和行为准则——那就是道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我们,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间的乡村社会的生活中,就把这种道德约束刻在我们的血脉中了,我们不需要神权的控制。

    其实我认为在中国古代,这两者的矛盾是没这么尖锐的。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物质方面。在古时的农村,人们没这么多物质方面的不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决定了有衣穿有饭食就已经让人满足。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飞,对于财富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一层楼上更有一层楼。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入侵,不经改变了社会性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其次,精神方面。道德意识的约束被削弱。我们都很清楚,古时的中国,都是熟人社会。一家的鸡飞狗跳甚至可以传到隔壁好几个村去。那时,大家的意识中没有法律,用的是道德来检验周围人和自己的行为好坏。所以道德标准,就成为了一种强力的“约束”,如同宗教中的神的权威一样。神的教义警告你,如果不好好洗清自己的罪孽,你就要下地狱,被烈火烧死!在古代,道德也有这样的震慑功能。如果你做了什么不道德的是,村里的人都会鄙视,唾弃你,就像今天说的“社会性死亡”。并且,现在的人可以随随便便把自己转换到一个新的环境,从某一程度上来说,可以重新开始。但在以前的中国,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就局限在那一个村里,想逃避也没办法逃避。再者,现在的人们处于城市中,这可是一种陌生人社会。个人主义盛行,每日的疲于奔命更是强化了“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思想。道德不再是约束我们的有力手段,牺牲道德达到利益目的的事例比比皆是。

    不过,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虽然这种种的发展越发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灵与肉,但是“存在即合理”,它也为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既然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对我这一代人来说,更是成长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我们不应该呼吁倒退回到那样的状态,用理想主义指导行为,而是应该站在自己本身的基础上,即逃脱不了物质需求的现实上,冷静的想想,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下,该如何平衡和做出抉择。

    很不幸的是,对于这两个事例,我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随着我的成长,我可以隐约地察觉到我的趋向性,我想我可能是一个比较物质和现实的人,利益对于我来说有更多的可操作性。这大概也是我选择简书日更的原因。如果我是一个纯现实的人,我可能会套用一些热点文的模版,聚焦在怎么把标题写的火辣辣,夺人眼球,但是我不是;如果我是一个纯精神的人,我根本不需要在原创软件上投稿,因为我只是满足我自己的创作和思考需求,不需要大众的关注、他人的肯定和变现的机会,但我也不是。所以本身我的行为,就在反映着我的矛盾。写到这里,我们也可以来思考一下,那么多表面看上去清高的作者们,在他们决定投稿的那一瞬间开始,他们是否在心里也承认了自己的现实性,只是碍于这样的身份一直压抑着呢?这可能是又是下一次会讨论的问题了。

    最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会怎么做抉择呢? 你又是哪一类人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利益和道义矛盾时,你会如何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po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