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的霸权,开展了一场旷世大战,当然,从明面上来看,曹操的实力还是不够看的,曹操当时占据兖州,而袁绍实实在在的据说权力已经覆盖四州之地。
而袁绍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天下门生故吏数不胜数,所以说袁绍只要不作,不会有大问题,打败曹操,也并非不可能。
经历数次征战,两军在官渡两面形成对峙我想看,袁绍把粮食藏在了乌巢,并派大将淳于琼守卫乌巢。本来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淳于琼本人特别爱喝酒,长长喝酒耽误事。
许攸看出了这一点,不断像袁绍进建议,一定要守好乌巢,这是大军成败关键位置。可怎耐袁绍听不进去,不光听不进去,反而冷落了许攸。
许攸一看,整的是不相信自己,料定袁绍定然会失败,如果自己也跟着,兵荒马乱最终肯定要受牵连。
于是天天想着,怎么办。最终想到,不行,还是去投奔曹操去了,好在年轻时候,他和曹操有旧,决定了便直接趁着没人注意,偷偷跑去了曹操那里。
曹操一听许攸来了,高兴的连自己的鞋都没穿,快速的跑出去去迎接许攸,两人于是坐下来畅谈,在一阵互相试探之后。
许攸像曹操建议,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袁绍的主要粮食全部存放在乌巢,并派大将淳于琼,而这个人,好酒误事。
正好可以带领一部分精兵,轻装简从,趁着夜色,冒充袁绍部将,进攻乌巢,如果夺下,则不出三日,袁绍必定退兵。
曹操一听,大喜过望,于是便和部下商议,自己要亲自带领5000精兵,乘着夜色,去偷袭袁绍的存粮之所。
曹操手下大多不同意,可是并没有被曹操所采纳,曹操还是最终带领兵马,前去偷袭无变啊。留下几万人守住营寨。
曹操是幸运的,最终曹操成功烧掉了乌巢,袁绍知道后。立马派人去救,结果就是没有结果?结果派去的人,也成功被侧反。
一直在想,曹操为什么那么相信许攸的话,仔细分析了下有,第一孩童时期就认识,所以具备一定的信任度。
第二个曹操也许根本没有任何选择,因为,每天这样搞下去,曹操的粮食,早就无法支撑他,继续对峙下去。
也很容易被袁绍打败,如果袁绍能够抓住机会,保护好粮食,那么长期下去,曹操肯定会被搞垮,只是他太不听人言,最终导致惨败。
第三个,曹操强大的洞察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