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零售投资理财创业
“做几天生意就消失”的快闪店,成为品牌营销新宠,其实你也能做

“做几天生意就消失”的快闪店,成为品牌营销新宠,其实你也能做

作者: 地气财经 | 来源:发表于2017-09-28 18:00 被阅读81次

近几年传统零售百货业业绩每况日下,一种新兴的模式迅速走红,那就是快闪店模式。

“快闪店”即Pop-up Store,这种新潮的营销方式起源于国外,从字面意思可以大概了解它的特点,就是临时性。

它与以往固定于一个购物中心的销售方式大不一样,这种店面设计往往是找一个出人意料的地点作为临时实体店,然后固定一小段时间在此贩卖,时间一到商店即刻拆除,然后再找一个新的据点进行新的店面设计。

这种“做几天生意,制造话题,打响知名度,然后立即消失”的模式,越来越受到品牌们的青睐,也为百货零售业提出了一个线下经营的新思路。

01

快闪店的魔力:成本低、话题大、效果好

全球第一家Pop-up Store 始创于2003年,市场营销公司Vacant在纽约SOHO区,为鞋履品牌Dr.Martens销售限量马丁靴。

2004年,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开设的Comme des Garcons快闪店直接带动了品牌当年30%以上的销售增长。

此后,快闪店这一形式备受时尚品牌青睐,迅速地火遍全球,也逐渐影响其他零售领域。

快闪店最初出现,是针对那些没有找到目标消费者,又正好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在繁华地段长期租铺开店的初创或是小众品牌,快闪店可以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话题与关注,而且成本也不是太高。

近几年,一些高端商场也开始给那些不那么高端的品牌来设置临时摊位,无论是高端LV还是快消品牌优衣库,他们都在拥抱快闪潮流。

快闪店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抓住了很多人性深处的东西,比如好奇心、对于转瞬即逝的事物的迷恋以及对于限量的追求。

Marc Jacobs曾在纽约为其香水Daisy开了一间为期3天的快闪店。期间顾客若要购买商品,则需要以“社交参与”作为货币来交换——他们得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中上传店铺的照片来换取香水、项链、手提包等产品。

3天之后,快闪店虽如期关闭,但那些照片却继续在社交媒体上成为引发讨论的话题,顺便为Marc Jacobs完成了一轮社交媒体推广。

02

中国的快闪店玩家们

不仅在国外,国内也早就有了快闪店的身影。

2015年开始,中国的快闪店进入一个快车道,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不同于国外可以将快闪店开在街边、广场、海边等公共场所,由于国内对户外公共场所管控较严,国内的快闪店大多选择开在购物中心,占比高达65%,后者的人流效应也是快闪店最看重的。

2016年,诸多品牌在中国挑着各自的心仪之地开出了许许多多的快闪店,让这个以“过时不候”为卖点的零售概念空前炙热。快闪店也由此被认为是一场短时间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创意营销活动”。

今年1月,一家名为“247”,带着life in 247标语的便利店出现在了上海新天地和香港中环的街头上。

这是New Balance为发布全新型号鞋款“247”,特意设置的快闪店活动。“247LUEX”作为首批中国地区限量1200双的特别款,也是这次快闪店活动唯一推出的鞋款。

今年五一期间,饿了么和网易新闻共同合作的“丧茶”店迅速火爆上海。“丧茶”同样是以快闪店的形式亮相,仅4天营业时间,却把“丧”发挥到了极致。足足刷了全国人民大半个月的朋友圈。

目前国内快闪店主要分为销售型、品牌推广型、引流型、市场试水型四种类型。

由投入成本及其盈利模式所决定,已有的快闪店以销售型和品牌推广型为主,占比分别可达44%和34%。

不论是设计还是与消费者的互动方式,快闪店都在充分的吸引着顾客的眼球,以期望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事实上,快闪店是通过引入具有个性化、设计性、趣味性、话题性的营销,不断地迎合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需求,重新给了给顾客一个来光顾的理由。

03

如何打造出现象级快闪店

快闪店多以推广产品、试水消费者、零售库存等为目的,为了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它们往往被精心设计,在视觉上具有震撼效用。

同时,这种“做几天生意就消失”的玩法,也是一种类似饥饿营销的模式。

对于一些品牌而言,一家设计独具匠心的快闪店可以帮助其迅速积累话题,获得关注度,并累积成品牌资产。

在此,地气财经也总结了一些快闪店的打法:

1.合适的选址,抢占流量入口

对于一间快闪店来说,选址和创意几乎同样重要,应该统筹起来考量。无论店铺本身设计得多么绝妙,如果选错了地方,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原本想要的效果。

除了大型的购物中心是快闪店选址的常客之外,画廊、艺术和手工艺集市、活动现场等,也是快闪店选址的地点。选址的关键在于,要让快闪店品牌本身的定位契合所在商圈的主要消费群体。

2.社交媒体前期预热,适时出场

Marc Jacobs早在快闪店开始前几个月,就在社交网络上展开了“粉丝拍摄时尚大片”的活动,从7万个报名粉丝里筛选出9位,拍摄品牌的秋季广告。

这种预热不仅聚集了人气,还吊足了胃口,让老用户拉来新用户,在朋友们之间形成“奔走相告”的倒计时期待感。

3.视觉冲击,激发顾客主动传播

快闪店所打造的空间是不是足以称奇的场景,是不是能够打开顾客的五官感受,顾客是不是能不由自主地拿起相机拍照、分享和推荐到社交媒体?

从这个意义而言,快闪店出售的不仅仅是商品,更多的是场景和品牌调性。

4.产品陈列,以有传播属性的产品为主

快闪店并不强调把更多的产品堆在店里。

不少品牌店都在研究出样产品的数量倒底多少为宜,有人认为可以应用2/8法则,有些品牌只是放置新品或者限量版商品,有的认为应该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潮”、“酷”的产品能产生具有社交传播属性的内容,能在朋友圈获得最多的点赞。

5.与顾客深度互动,留下难忘体验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快闪店跟常规店铺还有什么区别呢?

2016年11 月,爱马仕快闪店在京都祇園町的一栋老房子里正式开业。这家店设计成自助洗衣机的样式,提供为期一个月的丝巾清洗和服务活动,好评如潮。

快闪店店需要脱离本身销售的概念,以做线下展示、产品体验、顾客参与、客户定制和售后服务为主,包括提供相关领域的专业咨询。

顾客在快闪店里享受到满意的服务体验,会加深品牌印象,也会再次产生购买需求。同时,快闪店提供的激励也会促使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以达到传播最大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做几天生意就消失”的快闪店,成为品牌营销新宠,其实你也能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ym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