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读清楚注释,明白作者,和出自哪本书。
2.端正书写:曹雪芹 红楼梦
板书: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3.交流平台读名著的方法读一读:出示课件,总结概括方法
——联系课文 猜测意思
——难解语句 暂且放过
——借助资料 扩大了解
——结合影视 加深理解
二、初读课文
(一)捋一捋课文难懂的词语
板书:掉风筝
1.忌讳 晦气(猜意思)
忌讳的近义词——禁忌
简单让学生懂,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2.板书: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自由读几遍
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籆子来。宝钗等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
高墩 剪子股儿 籆子
总结:难解语句 暂且放过
3.板书: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放风筝
黛玉见风力紧了,过去将籆子已送,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问:豁喇喇的声音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籆子
总结:在捋难词新词,已经把课文的事情的发展顺序捋出来了。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 放风筝
三、精读课文
(一)关注人物:宝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理由是?
1.画一画: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宝玉的语句。
2.想一想:宝玉的这些表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写一写:在描写宝玉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批注。
带着对宝玉的理解,读一读相关语段:
1.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问:这是有问题的,那么大的荣国府,有上百个丫头姑娘,但是宝玉想都不想就说这是——读,除了心地善良、率直。(学生暂时答不出,教师没有揪着,往下走)
2.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问:宝玉第一回想要大鱼风筝,没了,跟他商量过吗?宝玉第二回想要螃蟹风筝,没了,跟他商量了吗?如果是别的公子哥会怎样做?但宝玉生气了吗?宝玉干架了吗?你读出了什么?
(没有公子哥的架子)
如果现在出现了大鱼风筝、大螃蟹风筝、美人风筝,你觉得宝玉会选择哪个风筝?
会选美人风筝,从“细看”“欢喜”
读一读相关话语: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血肉,我见了女人,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板书: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 放风筝
女儿
师说背景:当时的社会男尊女卑
3.便恨的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开头都是说,结尾都是说,都没有骂,假如刚开始是大鱼风筝和螃蟹风筝,你说宝玉会?
举例让学生说一说清爽的女儿:黛玉、宝钗、紫鹃、探春、宝琴、翠墨
板书: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 放风筝
为女儿立传
四、对比《红楼春趣》“脂本”和“程本”的不同
1.《红楼春趣》已经学完了,还学吗?
为什么《红楼梦》原文和这篇课文不一样,为什么呢?
出示资料:《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原著,问世后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红楼梦》后半部分,由于某种原因已经失传,现在看到的…….
“脂本”“程本”
课本的《红楼春趣》选自“程本”。
2.抓住“这一放虽有趣,但不忍”理解黛玉的性格
3.打开作业纸,写一写:此刻你就是那个多愁善感、寄人篱下、心思细腻、心地善良的黛玉,你在想什么,写一写。
看着这空中飘飘飖飖的美人风筝,黛玉心想:
4.在“脂本”中宝玉看到黛玉放的风筝,怎么做?
五、关注宝玉和黛玉的知己知心之情
红楼春趣
(曹雪芹《红楼梦》)
掉风筝→ 拿风筝 → 放风筝
为女儿立传
叹知己无缘
六、看黛玉和宝玉的相关片段视频
说一说你的问题?
激发孩子的读原著的欲望
讲座:语文要素与中国古典名著导读
一、读名著的策略方法
——联系课文 猜测意思
——难解语句 暂且放过
——借助资料 扩大了解
——结合影视 加深理解
课程安排:第一课时:立足课程目标
第二课时:超越课程
二、古典名著导读
1.了解人物性格
2.把握名著精髓
3.渗透版本意识
4.激发阅读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