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里的社交力主要是说孩子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有了不恰当的行为举止出现时,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教会孩子思考什么,如何思考可以影响孩子的行动,从而让他们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
本书通篇都在向我们阐述“我能解决问题”法。“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目标是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教给不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而对于那些已经非常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只要鼓励他们继续发展这些技能,从而变得更好,将其天赋逐渐变成解决问题的习惯。在生活中运用这一方法的重点是不总是期待立刻“正确地”解决问题,而且关注思考的过程,练习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不管是孩子与孩子,还是孩子与大人,只要出现社交问题,避免不了的就是言语上的针锋相对,这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对话体系。这个对话体系有6组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是/不(没),和/或者(还是),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稍后),相同/不同。
这些词语看上去并不陌生,可需要教会孩子灵活运用这些词语在生活中时,就有点难度了。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字词游戏,帮助孩子理解并强化这些词的运用。字词游戏很简单,可以用这些关键字跟孩子一起进行交流,比如“我是人,不是房子,你呢”“我是人,不是兔子”;“我们是该买香蕉还是苹果呢”“我们可以一起买”“不行,今天我只能选择这个或者那个”“不,我两个都想要”“听好咯,你可以先告诉我,你是想要香蕉奶昔,还是不想要香蕉奶昔”“我是想喝的”等等,除了刻意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或与孩子产生矛盾时,我们也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加入这些词语的运用。这是“我能解决问题”法的初始阶段。
“我能解决问题”法的第二步,是教会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让孩子理解一些感觉词,比如开心,伤心,生气,自信,疲惫,无助,骄傲和沮丧。了解了这些词之后呢,我们还可以跟他跟孩子一起玩游戏来帮助孩子感受他人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看图说话,我们要告诉孩子,情绪除了可以用眼睛和耳朵去感知,还可以通过问地方式去了解,这很关键,因为有的孩子不会主动询问。
除了看图画,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感受故事中主人翁的情绪,让孩子描述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画画,让孩子去表达情绪,其实绘画中,除了可以运用眼睛的不同区表达情绪,可以通过色彩去表达。玩布偶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说家,他们非常喜欢角色扮演游戏。
当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的运用这些词语时,问题来临的那一刻,就不会手忙脚乱了。比如,当孩子打断你说话时,最典型的说法就是“你真让我生气!你知道我在打电话还来烦我”可是在学过“我能解决问题”字词后,你会这样说“我能同时跟你和我朋友说话么”“我在打电话时你打断我,你觉得我会有什么感觉?”“当我不得不停下来跟你说话时,你觉得我朋友会有什么感觉?”“我知道你有事跟我说,当我打完电话之后,我会听你说的,现在你能想点不同的事情来做么?”等等。是不是孩子会觉得被善待很多呢?
在“我能解决问题”法的进阶阶段时,我们还需要加上几组词语介绍给孩子,它们分别是: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如果/那么,可能/或许,为什么/因为,公平/不公平。
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告诉孩子时机是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之前举的孩子打断我们说话的例子,就可以问孩子,这是合适还是不合适的时间。
如果/那么以及可能/或许,这是让孩子对行为后果的思考,同时它也让孩子知道,有的问题不是只有一个答案,需要我们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为什么/因为,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比如“我想去学校”“为什么”“因为那里有我的很多朋友”。
公平/不公平,这组词可以帮助孩子在做决定时,尊重他人和自己的权利。“你觉得妈妈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陪你的上面,而忽略了弟弟,对弟弟来说公平么?”“不公平”
上述的词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除了用上述的字词方式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思考,多角度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如何做到呢?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跟孩子玩假设性问题的游戏,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背景,然后问孩子,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帮这个小男孩想办法解决问题呢?孩子回答后,写下来,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提问,可以告诉妈妈第二种方法么?孩子回答后,继续写下来,接着问,还有第三种方法么?等等,在这里面,也许会出现相同的答案,我们需要处理掉相同的和跟问题无关的答案。
当然,我们也是人,也会有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但是没关系,请深呼吸,带着孩子离开现场,等双方都平静下来,再去根据“我能解决问题”法,去解决问题。
又或者,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真正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比如,一个孩子拿着牛奶,但是牛奶打翻了,我们也许会说:现在,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地板脏了,需要处理,这是你认为的问题,可在孩子那,却不是,他认为的是,这个牛奶太重了,或者牛奶盒子太大了,拿不住。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看到当下我们跟孩子要解决的是一个问题么?
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去练习,或者一个比较特别的井字游戏,想到解决方法的一方,在格子里打圈圈或者叉叉,先连成一线的一方算赢。
“我能解决问题”法,最后一关就是考虑后果,这是最有价值的一阶段。我们成人之中,有很多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没有习惯性的在行动之前考虑后果,结果后悔不已。为了避免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平常,我们就得训练孩子思考后果,之前的字词练习中,之前/之后和如果。。。可能会发生。。。的运用,都是可以训练的。比如:我需要倒入奶粉之前把水温调好。我需要吃饭之后记得漱口。如果你整完不睡觉,可能第二天就没精力上课。如果你一直不刷牙,可能以后会蛀牙的。等等。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假设练习,多多鼓励孩子说出一个事件的解决方案可能引发的结果是什么,从中选出一个好的办法。
所以,在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如何思考的,而不是思考什么,这样他们最终就能成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当我们的孩子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他的社交能力也就相应的被提高了。实验证明,他会变得更自信,更敢说话了,而且呢,还学会了如何更好的跟其他孩子交流,他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会知道如何跟别人和睦相处,而且在与朋友发生冲突的时候呢,他就不会选择用攻击性来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