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回想我的愤青十年!

作者: 門吉师爷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6:16 被阅读556次
    ·作者

    又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今天,我不想站在民族大义、社会道德的制高点去作无谓的评价。我只回想我的十年愤青岁月。

    1994年,自认为是"进步思想青年"的我,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鲁莽,一纸将时任乡党委书记告书上级,开启了我的愤青元年。幸好书记爱才惜才,约谈并给我讲了许多人生道理和列举了些现实的无奈,才未酿成大祸。

    或许是读书期间读过大量鲁迅先生的文章,并受他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像他一样,专注于国民性的研究,决意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落笔于对社会思想的揭露与批判、为现实的中国社会发展服务。

    出了社会,我非常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每天坚持读报,而且一买就是十几份不同门类的报纸,买书报的费用占据了我一大半生活费。对新闻评论,深度解读类的文章尤为喜欢。这段时间,练就了我一目十行,快速浏览,迅速归纳与判断分析的能力。当年我周边的朋友或许还有印象,在办公室或夜宵摊,常有我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高谈论阔的身影,寥寥数语,就将天下局势分析通透,独到见解,层出不穷。现在回看当年,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啤酒厂家和夜宵摊主提供了业绩和效益的保障。

    1999年,我因帮一陌生老人拾起掉在地上的小袋子,而与他结缘,成为忘年之交。老人姓秦,江西南昌人,左眼患眼疾失明,擅长剪纸。当我帮他捡起小袋子时,他很礼貌地对我表示谢意,相互客气了一下后,他问我属相,并从袋子里取出剪刀和纸,不一会就剪好一只栩栩如生,猛虎下山的虎肖形剪纸。送给我并笑着说,"小周,你可不能学纸老虎咯"。

    秦老师女儿在顺德教书,他会隔三差五来顺德小住十天半月。因为异地他乡,认识的人不多,所以来了定会带一小包家乡特产来看我,然后闲聊。他给我讲得最多的是他的知青生活,我给他讲得最多的是国内外时政新闻,一老一少,畅聊甚欢。

    2004年4月某个早上,与因身体原因近一年没来顺德的秦老师又见面了。为表达地主之谊,我请他晚上到某小饭店小酌。出发前,我特意整理了一些我之前写的文章,请他指正。在等饭菜上席空闲,他看了几篇文章后,对我声色俱厉地说,"小周,从你的文章里,我感受不到正气,尽是挑刺,一身戾气。我感受不到你爱国,你是把不满通过青春的荷尔蒙发泄到了社会和国事上……"。他非常激动,说完把我那些所谓的"檄文"摔了一地,甩门而去。

    原以为我会得到秦老师的高赞,没想到他会毫不留情面地甩手走人。面对突如其来的阵势,我懵了。自以为自己有"位卑不敢忘忧国"的志向,"一寸丹心图报国"的情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豪迈,因为我的文章传递出来的戾气,瞬间被秦老师给杀得片甲不留。

    那一夜,我彻夜难眠,把所有文章全部烧掉,结束了我长达十年愤青岁月,自定为愤青殁年。后来,再也没见到过秦老师。而今想起,心生遗憾。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待人和事物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和判断,愤青变成了"瘀青"。对社会上的人和事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比如中国人过洋节,之前必定上纲上线扣上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大帽子。现在看来,不就是商家用于促销的一个噱头罢了。正如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中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形式不能代表内在,与其抵制,不如投入精力去发掘、保护、传承、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那才是言行合一,骨子里爱国的有志之士。越抵制说明越不自信,如果我们国家真的非常强大了,根本就不用害怕过人家的节日减少自己节日的氛围,也不用煽动和绑架民族情怀去抵制一个“假想敌”。我常调侃动不动就抵制的朋友说,你能抵制医院(西医),我就服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思想不能丢。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 强调“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当代自媒体空前发达,许多所谓的"事实"非常有可能是杜撰而来,用于博眼球,赚流量。何况亲眼见着的东西,也未必就是真的;亲耳听到的话语,也未必就是真相;事情未知晓全情,不可妄言与妄判。自以为已全明白,其实是知晓甚少。所以不妄评,不妄为也是一种爱国。

    爱国,可以傲骨,不可傲气!

    圣诞节,回想我的愤青十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圣诞节,回想我的愤青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if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