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先生说:“我觉得,念过《红楼梦》、而且念通《红楼梦》的人,对于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处世的道理,以及中国人的文字艺术,和完全没有念过《红楼梦》的人相比,是会有差距的。”
“即使在二十一世纪,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要我选择五本世界最杰出的小说,我一定会包括《红楼梦》,可能还列在很前面。”
在别的很多大师、读者的心中,在世界文学领域,《红楼梦》也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经典著作。
《红楼梦》阅读有待语文教师推广
只是,遗憾的是,接下来,白先勇先生说——“‘五四’以来,我们的教育政策一向重理工、轻人文,尤其偏废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造成学生文化认同混淆,人文素质低落,后遗症甚大。”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红楼梦》,都认可《红楼梦》是经典,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但是,能“读通”这部经典的国人有多少,可说并不容乐观。
很多人不愿读《红楼梦》,其中也包括一些专职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询问原因,有人说:《红楼梦》里人物太多,人名都记不住,人物关系完全搞不清楚。
当然,绝不是说,哪个人不读红楼,他的文学修养就不够;哪位语文老师不爱读红楼,就不是称职的语文老师——当然不能这么偏激。不过,如果我们身为语文老师,能够帮助更多国人,不再“畏惧”这部经典,走进这部经典,那必将是很有意义的事。
正如白先勇先生的友人张淑香教授,在力劝白先生在台湾大学开设“白先勇文学讲座”教《红楼梦》导读时说:“你应该在台大教《红楼梦》。”“现在大学生很少有耐心看大部头的经典作品了,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阶段呢?经验告诉我们,读《红楼梦》原著的小学生更少,而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现象,让我们身为教师而感受到,小学生面对《红楼梦》时,也迫切需要师长的引导。
我想,如果在小学开设《红楼梦》导读课,在孩子的心田里播下红楼的种子,引导孩子阅读原著,或者为他未来阅读原著打下基础,也或者为孩子的阅读作适当引导,必然是很有意义的事。
在小学高年段进行《红楼梦》导读,是可行的
在小学高年段开设《红楼梦》导读课, 可行吗?我认为完全可行。
笔者以及笔者的家姐,都是在小学阶段读完《红楼梦》原著,其实很多读者、大家,也都是在很年少的时候读完了《红楼梦》原著,比如张爱玲,当然,后来她为了写作论著《红楼梦魇》,必然又反复、多次研读了原著以及相关书籍,但,最初完成原著阅读,也是在很年少的时候。
虽然今天的小学生处在现代白话语言环境中,但《红楼梦》毕竟并非文言著作,而是一部半文半白的古白话小说。小学生,尤其是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读过古诗词,也在课内外阅读中接触过一些古白话小说的片段,有的学校、班级,还引入了文言的“小古文”阅读作为校本课程,所以阅读《红楼梦》原著,虽说会存在一些阅读障碍,但绝非完全不能阅读。
所以,在小学高年段引入《红楼梦》导读,是完全可行的。
在小学进行《红楼梦》导读的适宜学段
在小学引入《红楼梦》导读,安排在什么学段合适呢?
当然是放在小学高年段比较合适,毕竟大多数中低学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够大,阅读能力相对较弱,阅读古白话小说,难度较大。
而高年段学生识字量已经接近3500个,已具备相当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也具备一定的阅读古白话的小说的能力。所以,在小学高年段引入《红楼梦》导读,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适宜的。
在小学进行《红楼梦》导读的策略
一、借助87版央视电视剧作为阅读辅助
《红楼梦》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杂,书中很多内容,如生活内容、习俗、礼节等,离今人,尤其是小学生比较遥远,所以小学生阅读原著时,确实会觉得枯燥,而面临不小的障碍。
影视剧、舞台剧等艺术形式,音像画结合,较之文字,可以给观众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观众的观剧兴趣;同时,影视剧等艺术形式较之文本,演绎故事更加直观生动,情节性强,更便于观众理解剧情。所以,借助影视剧等艺术表演形式,作为小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的辅助,可以帮助小学生减少阅读障碍,培养阅读兴趣,是切实有益的。
具体而言,笔者推荐中央电视台1987年版的电视连续剧(以下简称87版央视电视剧),作为小学生的阅读辅助。这是因为:
1、剧本尊重原著精神。
尤其是80回后的情节安排,这部剧的制作方并没有一味遵照目前通行的120回本,拍出大团圆的结局,而是邀请了国内多位著名的红学家、剧作家,像王昆仑先生、启功先生、周汝昌先生、杨宪益先生、曹禺先生等等,一位位大家,慎重地根据原著前80回中留下的伏笔线索,重新设定了故事发展,尊重了原著精神,应该更为尊重曹雪芹的原意。
2、剧作细节方面较严谨。
这部电视剧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的红学家、文学家、美学家、民俗家、礼仪专家等,各相关专家学者作为顾问,比如沈从文先生,剧中的服饰都是经他考证的,王朝闻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等等。所以剧中反映出来的礼仪、习俗等等,都能尽可能尊重历史,较为严谨。
那么,电视剧资源怎么使用更合适呢?笔者以为可以有两种方式:
1、阅读文本前观看。
就是说在学生阅读原著之前就推荐学生观看电视剧,以达到熟悉情节、人物的目的,这样可以为阅读文本做铺垫,可以扫除一些阅读障碍。
但,也有可能出现学生观看电视剧也存在很大困难的情况。
2、阅读中观看片段
教师在进行课堂导读时,在引导学生读过文本之后,再安排学生观看与文本对照的相关剧集片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阅读兴趣,寓教于乐。
二、选择带有脂批的版本
《红楼梦》的版本极其复杂。在众多版本中,可分为两大类:带有脂砚斋、畸笏叟评语的手抄本,迄今为止,发现的抄本有十几种,如甲戌本,己卯本,即使最全的庚辰本,也只有七十几回,简称“脂本”;另一大类,一百二十回全本,最先由程伟元、高鹗整理出来,世称程高本,有程甲本和程乙本。当今通行的版本,即是以120回本为蓝本。
版本众多,张爱玲的《红楼梦魇》里,便将各个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比照。而一九八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以庚辰本为主的《红楼梦》,此后庚辰本大行其道,但胡适、林语堂等红学大家,似乎对程乙本更加推崇。
小学生阅读哪种版本呢?目前中国大陆大众读者能接触到的,一般都是庚辰本为主的《红楼梦》,其中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为最受认可。可喜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了程乙本的《红楼梦》,这也是很著名的出版社的出品。
笔者向小学生推荐的,是凤凰出版社的《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因为凤凰出版社这个版本的《红楼梦》,前80回,以带有脂砚斋批评的“庚辰本”为底本,后40回,以“程甲本”为底本。这个版本带有脂砚斋评语,保留了脂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原著,领悟曹雪芹的原意,也改变了脂评本残缺的不足,又保存了作品的完整性,且并不拘泥于庚辰本,个别地方参校其他版本,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
另外,笔者推荐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程乙本《红楼梦》。
三、红楼可以“碎片化”阅读
平时教学中,我们会引导学生要尽可能少作“碎片化”阅读,但读红楼却可以“碎片化”阅读。
《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各章之间是独立的,可以从任何一章读起。所以,只要学生愿意走进红楼,捧起书读,就可以随意地读,而不用拘泥于从第一回、按顺序读。
笔者曾将《红楼梦》作为床头书,每晚睡前拿起来翻翻,翻到哪一页感兴趣便读下去,不感兴趣便换掉。却正是在这样的“碎片化”阅读中,将《红楼梦》读熟了。设若当初阅读时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每读必按顺序,也许兴致大减,读不下去了。
四、引导学生代入自己,帮助建构人物间的关系
《红楼梦》中众多的人物名字、纷繁的人物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阅读障碍,甚至也是成年读者的阅读障碍。
怎样帮助学生理清这欲理还乱的人物关系呢?
笔者在教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尝试着让学生代入自己,将自己当成贾宝玉,然后再逐一介绍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黛玉等片段中涉及的人物与“你”的关系,再出示人物关系图,进一步帮助学生建构人物关系,收效不错。
五、多激趣,培养小学生愉快的阅读体验
1、选择富有童趣、接近孩子生活的片段
引导小学生阅读《红楼梦》,一定要寓教于乐,除了借助电视剧帮助学生有愉快的阅读体验,还应该在选决定阅读文本时,精心选择,尽可能首先选择富有趣味性的,接近学生生活的片段推荐给小学生阅读,先让学生觉得红楼之中也有乐趣,学生才肯读红楼,才可能乐读红楼。
引导小学生愿意走进红楼,激发起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愉快的阅读体验,这是在小学进行《红楼梦》导读的重要目标。
比如笔者首先选择的文本是“宝玉上学记”、“顽童闹学堂”、“宝玉有枪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宝玉过生日”等与小学生生活较为接近的片段,让学生阅读时有亲切感:原来那时的孩子也会闹学堂啊?也怕写作业、会请枪手做作业啊?原来那时过生日是这样的啊!学生有了亲近感,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而不要选择“看上去很美”实际却并不最适合小学生的片段,比如“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 “元妃省亲”等片段,虽然更为大众所熟悉,场面浩大或者描写精彩,但少了趣味性,离小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很难引起共鸣,并不是首先推荐给小学生的最佳选择,可以待学生有了一定阅读兴趣后再引导阅读,也可以不读,宁可不读,也不要因为让学生阅读时有艰涩难懂的不愉快的阅读体验,而打击了学生阅读积极性。
2、不把“导读”变“精读”
《红楼梦》是深刻的,但小学阶段的导读,切不可进行艰深的解读,内容上了解即可,文字上也不可作过多解析,不要把红楼“导读”课上成“精读”课。因为精读可能会使教学过于枯燥,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阅读厌倦。我们的目标只是激发小学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愿意走进这座“楼”,播下这部经典的种子。
总之,培养小学生愉快的阅读红楼体验,是小学阶段进行《红楼梦》导读重要教学目标。
六、课堂以阅读短小的片段为主
对小学生导读《红楼梦》,阅读的片段篇幅绝不要长,短小的篇幅可以减少学生的阅读畏难情绪,可以推荐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其他章回或全书。
比如笔者就将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分为两次导读,一为“宝玉上学记”,一为“顽童闹学堂”。剪短篇幅是小学阶段导读《红楼梦》的重要方法。
七、读红楼可以不求甚解
《红楼梦》相对于现代白话作品,确实存在一定阅读障碍。所以,不求甚解应该成为小学生处涉红楼允许的态度。
我们引导小学生读红楼时可以告诉他们:如果对某个章节感到阅读障碍比较大,完全可以“跳”过去,或者“囫囵吞枣”,不必拘泥于按顺序读或精读,等以后感兴趣了、能力强了再读。
《红楼梦》本就不是一遍就能读透的书,许多大家终身致力于反复研读红楼,不同时期而往往会有不同的解读。
八、在阅读过程中相机介绍浅显的写作学特色
从小说的角度看《红楼梦》原著,这部书写作手法丰富,神话架构、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等等,各种小说元素都很值得细细品味。但是,我们的导读对象只是小学生,所以,绝不要讲这些专业的术语,不要进行深入的写作角度的分析。
但,也不是完全不讲,在引导学生阅读片段时,片段中涉及的、浅显的写作角度的知识,当然可以给学生介绍,而且,这也是重要的、帮助学生把握原著内容、故事情节的、人物纠葛的方法。
比如,在导读《宝玉上学记》,即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时,笔者结合文本向学生介绍了《红楼梦》中谐音的手法,让学生猜一猜,各位请客相公的名字,分别谐音什么,学生猜得饶有趣味。
在导读《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在文学常识题中读到过“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引导学生了解刘姥姥三次进贾府,而每一次进贾府,情形都迥然不同,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进而了解曹雪芹“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写法。
此外,文本涉及的文化礼仪等,也可以相机介绍而不拘泥。总之,这类内容,可以结合具体片段,在阅读情境中推介给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原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帮助小学生减少阅读障碍。
九、推荐浅显的红学论著,了解红学家
紧靠老师课堂上的这几节《红楼梦》导读课,是不能完全帮助学生阅读《红楼梦》的,那么对于想要阅读《红楼梦》全本原著的学生,怎样可以继续辅助他们阅读呢?所幸我们有一些大师,他们的相关著作足可以辅助初读者完成阅读,教师可以推荐适合小学生的相关著作。
1、白先勇先生《细说红楼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部书是白先生在台湾大学开设《红楼梦》导读通识课的讲义。全书上下两册,白先生把这部经典完全当小说来导读,能“对其中多方面之意蕴都做到了深刻细致的分析与说明。既能有入乎其内之体悟,更能有出乎其外的超妙之评说。”
2、蒋勋先生《蒋勋说红楼》,上海三联书店
蒋勋先生这一套书共8本,也是先生教授《红楼梦》导读的讲义。
这两套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当地加以解读,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扫除不少阅读障碍。
3、了解其他红学家
国内外知名的红学家有许多,教师都可以介绍给小学生,为学生以后的深入研读奠基,如周汝昌、胡适、张爱玲、俞平伯等等,在红学研究上都极有成果,著作丰厚,刘心武先生虽自谦并非“红学家”,但他的红学研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的相关红学著作也并不艰涩难读。
这部分大家的著作,并不推荐小学生阅读,只在介绍。
笔者读书不多,这些年唯《红楼梦》读得较多,也读了一些相关著作,心里非常偏爱这部经典,便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同行,能一齐致力于推广红楼,在小学生的心里播下红楼的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