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笔记(6):《红楼梦》之精神

《王国维点评红楼梦》笔记(6):《红楼梦》之精神

作者: 张三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2-11-08 19:24 被阅读0次

《红楼梦评论》的第二章名称为“《红楼梦》之精神”,在王国维的论述中,《红楼梦》的精神内涵依然在于解脱(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解脱”后面再说)。

这一章开篇引用了德国诗人伯格的一首诗,诗中反复追问万能的智者,为什么世上会有男欢女爱这回事,它是如何发生,又因何而发生。

又以汉成帝、汉哀帝、殷纣王、周幽王等溺于美色之事为例,除了这些昏庸之君就连唐玄宗和后唐庄宗亦是如此。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维持生活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为什么我们却会有无尽的忧劳呢?

古人说,人不婚宦,情欲失半——只要人打定主竟不结婚、不做官,烦恼就会减少一大半。

但出于执念,极少有人愿意接受这个道理,正如《好了歌》中所唱“世人只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即使平凡如你我,从心底将功名、财色乃至儿孙看淡了,便也离神仙的境界不远了。

但做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普通人如何才能走到这一步,如何才能在扰扰红尘之中寻求解脱?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做为超越《浮世德》而存在的旷世名著,它不但提出了这个问题,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里补充个历史背景,王国维这篇文写于胡适的“曹雪芹说”和“续书说”之前。王国维将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视为完璧,而且对后四十回中宝黛爱情悲剧与宝玉出家等情节大加肯定,对其推崇程度不亚于前八十回。

所以在王国维眼中没有“红楼未完”这样的遗憾,他认为《红楼梦》书写了人生之大悲剧,同时也给这个大悲剧找到了最终的突破口,最后宝玉出家是真正的解脱,是这个大悲剧最完美、最终极的答案。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七回,有这样的情节,贾宝玉问和尚:“弟子请问师父,可是从太虚幻境而来?”

那和尚道:“什么是幻境,不过是来处来,去处去罢了。”

苏缨在解读中引用《坛经》中“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大纲领:

所谓无相,就是接触周围事物却不执著于这些事物;所谓无念,就是既有各种心念生起却不执著于这些心念;所谓无住,是说人本来的心念就是迁流不息的。
——苏缨 解读

我们的心念像海绵一样会不由自主地吸附外界的东西,而得道者的心却像一片平静的池塘,当鸟儿飞来池塘会现出它的倒影,当它飞走,倒影也随之不见。去留无意,任其来去,不粘滞、不执著,即是佛性。

贾宝玉最后的开悟便是随僧道二人“来处来,去处去罢了”。

故携入红尘者,非彼二人(僧道)之所为,顽石自己而已;引登彼岸者,亦非二人之力,顽石自己而已。
……
而《红楼梦》一书,实示此生活、此苦痛之由于自造,又示解脱之道不可不由自己求之者也。
——王国维原文

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弃于青埂峰下日夜悲哀,有一天偶然遇见了一僧一道,便死乞百赖地要求他们把它带到“花柳繁盛地,温柔富贵乡”去体验一下。

但王国维说带石头入红尘的不是僧道而是石头自己,是它“凡心偶炽”有了欲念,在欲念的驱动下,这一僧一道只不过是个契机,若不是他二人还会另有他人,最终把石头带到人世间的是石头自己。

而石头在红尘中一番经历,饱尝人世之苦后欲念尽除,最终登彼岸、归大荒,也不因僧道之故,依然是石头自己顿悟而已。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贾宝玉失玉,王国维将“玉”解读为生活之欲,玉、欲之辨虽然略显牵强,但在王国维的哲学中却自有一番深意。

最终,王国维做了总结,《红楼梦》主要内涵是:生活的欲望和苦痛皆是由自己所铸就,而解脱之路也只能求诸于自己。正如他后文所说“自犯罪自加罚,自忏悔自解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国维点评红楼梦》笔记(6):《红楼梦》之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xgtdtx.html